![]()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沙村廣明有部很有趣的作品:"聽我的電波吧"(波プ聞ゆサゑホ)
女主角是個很嗆辣的人(性格,不是指外表) 有回廣播人寫了封信投書,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 女主當場就抨擊曰:那只是老害在"美化過去"罷了 只記得好的事,壞的全部忘光光 還時不時教訓年輕人不懂事…… (全都跟他一個樣就對啦,氣候不變遷、人口不爆炸、環境不污染、世界太平…)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9
|
引用:
一堆早餐店的茶 好像也都是用茶包泡的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25
|
引用:
住外的的真的很難自己煮水,都是用買的比較多;其實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吃下的早已不知道有多少了吧XD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93
|
我覺得好笑的是,比起用自來水加RO的,喝礦泉水的 "聲稱" "看起來" 都比較健康呢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10 您的住址: 三界火宅
文章: 396
|
引用:
我來理一下…… 好事從自身做起。別人的部分有緣就講,沒緣就放在一旁。 我到大街還是市場,會自帶袋子杯子會重覆使用,一星期碰到同類的 次數不超過兩次。這個就是時下的現狀。 重點是我在乎我自己。雖然空氣也有毒,這是共業沒辦法。不過自己 可以控制的是,減少吸氣的次數。靜坐時一分鐘只消一息(不到)。 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好處,不知道該不該講……見了閻王好交待。 補充:我發現大部分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基本都要有人帶(現場 實際操作一次或幾次)才比較能學得起來,我基本也不脫離這情況。 光是在這裡文字寫一寫然後看了就會的,此等極為罕見。可以說是人 上之人了。所以已經有好習慣的人,作動時能給週邊起示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文章於 2024-01-10 02:07 PM 被 typh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4
|
比起塑膠容器,化學纖維更容易變成微粒,
我就曾經看過家裡的薄紗布料用久後碎成片, 碎到可以跟灰塵混在一起隨風飄。 另外濾水器用的濾心也含有很多塑膠材質。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207
|
如果不會沉積替代
沒有與身體受器結合 或是會干擾內分泌的物質 可能是還好 不過能免則免 這個影響性要時間證明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大環境如果一樣, 其實很難避免, 很多東西的運送過程中也都是靠塑膠製品.
所以與其在此類問題上糾結, 我更傾向於在生活態度上的找尋做出自身的判斷. 要留下更少的足跡, 為什麼? 是因為能源? 是因為環保? 還是純粹生活習性嗎? 因為當你呼吸/吃喝, 通通都是有微粒, 就像去北京要沒有霧霾, 印度沒有細菌. 無可避免. 而沒有規範下, 你願意做, 別人不願意, 那也沒用, 地球就一個, 台灣就這麼大. === 不然, 就等人口縮減吧... 人變少了, 製造出來的自然就會變少, 不論變少的是哪一種人.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208
|
塑膠微粒 vs. 手機輻射??
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確切證據可證實對人體有實際且長遠的傷害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5
|
引用:
引用:
雖然這些化學或微粒物質在生活中已經避不了,但可以的話還是少用一點比較好 能減塑或自備餐具、容器當然很好,重點就是重複使用 能多重複一次就少使用/消耗一個,畢竟塑膠袋發明的本意也是如此 雖然私底下還是希望多數人可以'盡量'這樣做 但畢竟沒有強制性規範(道德、法律、環保..?)的約束下 如前所說,就只能慢慢擴大影響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