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鋼彈格納庫
文章: 202
|
引用:
摩托雷神 ~~ ![]()
__________________
前方有測速照相 , 請放慢素肚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49
|
我看到的實際例子:
一、我父母年輕的時候,他們和人去保齡球館玩,休息區賣咖啡冷飲,餐桌本身是小蜜蜂、小精靈的機台,螢幕在桌面下─飲料放桌面上抽屜有搖桿。當時他們的觀念電動玩具是神聖高科技電腦衍生產物,點一杯咖啡玩一場小精靈是很潮走在時代尖端。這是很早期的時候,後來出現很多『電動間』和莫名其妙的樸克機台才把印象搞爛。 二、長輩驚嘆遊戲3D畫面那麼好,但是不相信薄薄的光碟放得下這些內容。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鋼彈格納庫
文章: 202
|
引用:
這個我有印象 !! 是小精靈的餐桌機台 ~ 桌面是一塊大的深色玻璃 !! 那時我才讀小學好像是三年級吧 .... ![]() 而且餐廳還播放著黃鶯鶯的英文歌曲 ~
__________________
前方有測速照相 , 請放慢素肚 !
此文章於 2023-06-14 08:45 PM 被 ULTRA99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鋼彈格納庫
文章: 202
|
引用:
整台 PS5 包含 FF7 重製版遊戲都灌進去 !! 記得還要多帶一台可以接 HDMI 的 4K 大螢幕 ~ 拿去史克威爾公司 , DEMO 給他們看 !!! ![]()
__________________
前方有測速照相 , 請放慢素肚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6
|
看到畫面的人會跟你說這是電影不是遊戲...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雙子星裡的孤星
文章: 1,044
|
ff7 remake的劇情
傑西在ps1版應該沒那麼多戲吧 ![]() ![]() ![]() ![]() 以下有劇透 可是應該也還好啦 人帥真好啊 ![]() ![]() ![]() 傑西很婆很會撩啊 ![]() ![]() 貼圖當然都是實機運算 接近動畫質感了 ff7 remake ps plus每月遊戲有送過 2020年推出的ff7 remake 算是很有誠意了 ps4只是比較糊一些跟30fps 而ps4 pro就比較精細 可是一樣30fps ps5就接近3k可以60fps了 ![]()
__________________
心好累 定價香到爆的3900元含小烤箱的林內瓦斯爐(日本製造)開箱 3900元林內瓦斯爐(日本製造)大部拆解 以跑步健走美食旅行為主喔 莫名跑走去(個人網站歡迎來逛逛) 我的個人 IG 此文章於 2023-06-14 09:07 PM 被 莫名一言 編輯.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320
|
1997 年喔,
那個時候用的硬碟還是用 MB 再算的, PS 第一代才剛發行, 剛有主機在用 CD, 當年的 CD 拷貝機最低等的 2x 速度要至少 500 美刀, 比 PS 還貴. 藍光基本上不存在, 還在爭規格, MP3 基本上也還不算存在, 大家都還在聽 CD 跟卡帶, 只能打電話的翻開式手機是有錢人的玩具, 網路是打電話進去的那種. USB 那是什麼! 還是帶各桌游回去吧! 但是小心不要帶錯被當成拜惡魔教的被抓去打抓去關.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
|
用FF7來比較,我反而期待用FF8來比,畢竟當年的FF7人物是Q版,Re是正常人比例製作的,
差異過大本來就會很令人驚豔。 倒是想看看FF8Re版的效果如何,畢竟FF8可是FF系列首部完全使用現實比例角色造型的作品, 不知道推出後Eyes on me還會保留嗎。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320
|
引用:
這台剛出帶回去裝滿遊戲跟電影帶回去。😂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79
|
引用:
1996 年我就知道有 MP3了, 也因此買了第一張音效卡。 那時就覺得一定會流行起來, 不過也不知道要怎樣才能賺一波, 想到的只有賣大補帖。 硬體廠也觀望了一兩年才開始有隨身機出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