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iush1224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Aug 2020
文章: 0
引用:
作者aya0091
【新疆棉風波】斥歐美抹黑中國 華春瑩:美國才強迫黑人採棉花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326edi036/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拿出美國黑人採棉花的照片,反擊西方國家指控。

---

中國各種發言人超會出大招,拿「時空環境不同」的東西證明美國更壞

你的意思是共匪跟台灣當今政府一樣嘍?
     
      
舊 2021-04-19, 08:22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ush1224離線中  
smoguli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54
引用:
作者aya0091
【新疆棉風波】斥歐美抹黑中國 華春瑩:美國才強迫黑人採棉花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326edi036/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拿出美國黑人採棉花的照片,反擊西方國家指控。

---

中國各種發言人超會出大招,拿「時空環境不同」的東西證明美國更壞


你是在證明紅綠本一家?

這次風向帶的很差噢
 

此文章於 2021-04-19 08:53 AM 被 smoguli 編輯.
舊 2021-04-19, 08:48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oguli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阿北:藍綠都是垃圾

阿北現在不也成為很多人口中的垃圾

所以真實狀況是搞政治的都是垃圾

反正我在台灣藍綠紅白都被扣過帽子

足以證明一個沒有參加任何政黨的也會被視為各種政黨人士

扯火力發電就被當成是反核,我可沒說反核,我也沒說挺核

扯火力發電就被當成是挺綠,我可沒反對減少火力發電空汙

然後又有人說什麼都不要,難道要用愛發電?

咦?難道國家政策我可以說了算?如果不能,我愛說啥就說啥

台灣的空汙要動的刀可多了,台灣的能源政策要動的刀也多了

停不停中火根本沒差,多了就多一分汙染、也只多一分電

少了也只少一分汙染、也只少一分電,整體還是一樣體質不良

跟台鐵站票、圍籬、異物偵測一樣,不是單一項就能翻轉體質

所以不管誰爭贏了,其實都沒有改變現狀啦,空汙依舊、缺電依舊

難道我說來個核5放金門,輸電到台灣,炸了也是福建先倒楣,這樣就能成真?
舊 2021-04-19, 09:07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itsture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25
引用:
作者aya0091
另外2/3你可以說說看如何改善啊,不要只覺得好笑

但火力發電遠遠小於1/3,那扯中火更是在哈囉?

改善5%也是改善沒錯,但大的不改善不處理,空氣能多好?

還有,你數學真的錯了,這個境外是全年度統計1/3


開礦、氣候...

數學錯誤? 我懂了 原來妳爸媽平均一顆睪丸 這數學超正確
每年1/3 是每天都飄來全年1/3的量?
而當地的2/3 永遠比不上每天持續運轉的工廠汽機車等?
數學這樣用 真不愧是每天創新名詞綠色代表

汽機車? 這真的更好笑
跟挪威還瑞典那個小女孩一樣搞笑
電力靠目前的再生? 想讓人笑死?
每個愛炒太陽能 再生能源 環保的
怎麼都不敢面對現實阿
拜託回我一直問的問題 廢掉核四的是誰? 台灣真的電夠用?
有種把中火真的停了 不准發電阿
不對 直接炸了更好 省的偷開
別在那邊什麼偷開 然後台中市政府又在那配合演戲 說什麼
汙染問題
真的有種讓全台斷電兩天看看阿

順便 https://youtu.be/hrO8Q9o79ao
再來 你所愛用的台塑...要不要去查一下他在台灣的污染紀錄?
要不要去查一下 他在美國有多乖?
雲林六輕自從蓋好後 當地健康變成怎樣?
我懂了
原來全都是對岸害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對吧
舊 2021-04-19, 09:08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tsture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itsture
拜託回我一直問的問題 廢掉核四的是誰? 台灣真的電夠用?

咦?不就執政黨,這也要問?

台灣電當然不夠用,用電大戶一堆

然後呢?核4就爛攤子,有本事蓋核5嗎?

"每年1/3 是每天都飄來全年1/3的量?"
我有說每天嗎?我不是說平均有1/3的日子
中文看不懂?那我好好解釋,就是365天,幾乎有1/3的日子
也就是121天,而且這些日子飄來的空汙就佔了1/3
所以這你所謂的短期,就能飄來1/3的總量

"而當地的2/3 永遠比不上每天持續運轉的工廠汽機車等?"
所以你又想表達什麼?當地的2/3不就是每天持續運轉的工廠汽機車等

除了看到你只覺得好笑以外,沒看到你想表達什麼

你左笑境外1/3空汙,右笑汽機車、再生能源
左罵台電偷開中火、右罵台中市政府配合演戲
再扯台塑汙染

我可沒說全都是對岸害的
但你說的真的很像"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還有什麼沒被你罵到的,盡管罵吧,我懂
舊 2021-04-19, 09:23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holisony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46
我只記得以前15-20年前左右的台中空氣很好,天空藍透透。

近幾年去台中看到真的,根本看不到藍天,

這樣你跟我說火力發電沒有影響,都是對岸造成的,恩,果然愛台價值滿分。
舊 2021-04-19, 09:29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lisonyy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holisonyy
我只記得以前15-20年前左右的台中空氣很好,天空藍透透。

近幾年去台中看到真的,根本看不到藍天,

這樣你跟我說火力發電沒有影響,都是對岸造成的,恩,果然愛台價值滿分。

這是科學問題

15~20年前台中燃油車跟現在一樣多?

15~20年前中國汙染跟現在一樣多?

15~20年前沒有火力發電?

好好想想吧

再說一次,沒說火力發電沒影響、也沒說都是對岸造成的

空汙比例搞懂先,每個都要解決,這概念不難懂吧?
舊 2021-04-19, 09:37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cdx
*停權中*
 
cd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引用:
作者itsture
43~~
再來 你所愛用的台塑...要不要去查一下他在台灣的污染紀錄?
要不要去查一下 他在美國有多乖?
雲林六輕自從蓋好後 當地健康變成怎樣?
我懂了
原來全都是對岸害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對吧

台塑在越南也很乖

https://tw.news.yahoo.com/%E9%80%86...-010123904.html
逆轉!高院判台塑越鋼村民可在台提告求償 王文淵、王瑞華等13人列被告
2021年4月14日
舊 2021-04-19, 10:17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dx離線中  
kounikov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134
10~3月東北風可以扯境外是沒關係,通常夏季南風、西南風吹起來之前3~5月就是東風或偏南風,6~10月西南風

到時候西南季風再看看會扯什麼原因,夏天看花蓮以北、蘭陽平原到台北一帶就知道境內空污嚴重度,還有晚上時風比較小也可以觀察西半部

觀察了空氣、氣象15年以上,以前參考資料都會看氣象局+環保署,現在都看境外資料了,直接看別人的風場模擬跟全球空汙網站

近兩三年真的很膩,我是說大內宣,很膩。
舊 2021-04-19, 10:33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ounikova離線中  
中國戰螂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21
文章: 0
引用:
作者aya0091
https://airtw.epa.gov.tw/

早上看是台北最紅
但現在更誇張的是東部平原也一樣嚴重了

https://i.imgur.com/uoXMR12.png

全台灣只剩中央山脈空氣品質不受影響
真的要避免肺癌,請搬去中央山脈或國外空氣好的地方

不然台灣要改善,要動的刀可多了

燃油車一定排第一
工程車、卡車、貨車、巴士、公車、汽車、機車啥的通通改電動

工業、發電業也都要全面落實廢氣排放符合規範,嚴格稽查+重罰!
餐飲業一樣要過濾油煙,嚴格稽查+重罰!

至於境外汙染,這個我還沒想到有啥阻絕辦法
海岸邊廣植防風林不知道有沒有用?

總之,只禁火力發電,改善幅度極小



所以呢?

不能抱怨燃煤電廠空汙?
舊 2021-04-19, 10:38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中國戰螂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