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臺北
文章: 1,463
|
撈到最多油水的,不是車輛公司,是炒地皮的...........
__________________
主機: CPU: I5 14400 M/B: GA B760MH SSD: 金士頓 NV2 1TB Gen4 HD: WD 4T + TOSHIBA 3T RAM: 金士頓 Fury Beast D5 5600 16G VGA: MSI GTX 1650 GAMING X 4G LCD : 優派 va2407h CASE: 銀欣 FARA VIM PRO 玻璃側透 POWER: HEC MASTER 750W 金牌80+ Speaker: Genius SW-J2.1 500~1200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
引用:
15000人日運量是以現在的c1-c8通車預估, 全線通可是要上看8萬7 引用:
分段通車當然是分段日人次考量, 問題就連現階段都大概只有1/10, 完成後會變10倍人數搭乘嗎? 當初高捷預估人次也一樣, 現在看到搭乘人數最多就只有預估人數的1/4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7
文章: 0
|
引用:
全完成才會發揮轉乘的效果,1+2》3,懂嗎?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7
文章: 0
|
捷運這東西,要嗎1條都別建,要嗎就要連接成網,進入良性循環。
在中間,就會惡性循環。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7
文章: 0
|
維基:
行政院將推動八年期(2017-2024年)的軌道建設,將投入4,241.33億元的特別預算,推動包括:「高鐵、臺鐵連結成網」、「臺鐵升級及改善東部服務」、「鐵路立體化或通勤提速」、「都會區推捷運」、「中南部有觀光鐵路」等五大主軸共38項軌道建設計畫。 比起20年前的幣值4444億(也差不多8年完成):木柵、板南、淡水線。 前瞻基礎建設軌道計畫4241億實在便宜,料又多。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
引用:
部份段完成本來就只評估部份段人數, 所以c1-c8才只有15000人的預估量, 37站全完成是要上看8萬7 問題是從高捷的搭乘數字來看已經看到大幅浮誇的數字, 當初預估5-60萬人搭乘, 現在只有1/4再多一點 後來環狀輕軌要興建時遞交的報告, 預估110年高捷搭乘人數已經大幅下降到17萬多(現在就17萬人), 完成環狀輕軌搭配運輸的人數26萬多 高捷預估每日人數可以從60多萬掉到17萬多, 輕軌第一階段預估1萬5, 結果一般日搭乘只有1500, 最高也只有5000不到 你怎麼又敢去相信現階段8萬多人的輕軌預估運輸量? 結果一連串藉口 一開始-> 只通C1-C8而已啦 下一次: 只通到哈瑪星而已啦 下一次: 等全部蓋好再說啦 . . . 最後: 蓋都蓋好了不然想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7
文章: 0
|
北北基人口700萬,高雄人口277萬
北捷資料: 1998 4.96+11.68 1999 5.86+28.92 2000 8.35+65.07 2016 20.65+181.52=202萬 若是只有1縱1橫,轉乘不方便,我會騎摩托車或開車。 若是形成路網,我會把車賣了,使用公共運輸。 這中間會有一個轉捩點,臺北過了轉捩點,高雄還未達到。 如果高雄捷運形成路網,加上公車接駁,共用單車,步行。到那時 環狀線內禁行摩托車,每天捷運運量該有80萬,臺北20年來成長6倍。 若不一步一步做,就永遠達不到運量。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
引用:
是該一步一步做, 這一點見解相同 要捷運路線的話, 通常在北部都是從公車運量大的地方開始做起 公車搭乘人數到達一定量就知道這個路線可以有足夠的搭乘族群來養, 再去考量興建軌道運輸 例如萬大樹林線就是跟307公車幾乎重疊, (除了過河路線不同之外), 這種路線就可以考慮以軌道和公車交替疏流 但是高雄的作法...根本就不是一步一步啊? 公車沒多少人搭, 就捷運直接先編一個運輸量的美夢來爭取 直到人數遠低於自償標準BOT財務失敗後由地方政府舉債買下 相同的事情在輕軌又再次發生, 仍然運輸量是喊假的, 也一樣興建後乏人問津, 遠遠低於預期運量 這樣的軌道運輸明知虧錢也還要推嗎? 而以高雄的民情風俗來說, 要禁止機車進入有可能嗎? 台灣目前還沒有這種大面積禁止機車的區域 真要說因為觀光的目的而蓋, 那未來東至宜花東, 中央南投日月潭集集, 南至墾丁, 北到金山萬里等等都有蓋的意義, 這些景點也都是有名的觀光地點. 但是在這些地方蓋的意義是2天捕魚5天曬網, 根本沒有自償的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你自己看看自己查的資料... 北捷初期兩條線還被笑沒連起來的時候,運量就多少了... 北捷是「太慢蓋」,需求早就在那邊等著了 高捷是甚麼情形?蓋著等? 高捷初期規劃就已經吸收了北捷的經驗, 在規劃上可說是比北捷好太多 結果到現在幾年了還在講沒有路網所以沒有載客量? 兩條線沒有互相連結? 兩條線經過的地區不是高雄高人口密集度的核心區? 那為什麼雲林不能蓋著等? 苗栗不能蓋著等? 台東不能蓋著等? 宜蘭不能蓋著等? 你高雄就可以蓋著等? 為什麼高捷拿不到政府預算要用BOT硬幹? 然後BOT還掛掉現在市府來弄? 也別嘴甚麼北捷如何如何 北捷就是通得過政府的需求審查所以拿得到中央預算,就是這麼簡單 高捷拿不到預算的時候就不應該硬上了,因為就算規劃有問題才拿不到預算 講難聽點,當時的中央政府還是自己人 自己人都不給自己人預算了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此文章於 2017-05-05 04:05 PM 被 blair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31
|
其實很簡單,
在那邊分北中南 在那邊分縣市 在那邊分天龍地鼠, 還不就是挑戰火? 1.乾脆把北捷炸掉, 高雄捷運炸掉, 全台灣沒有捷運線, 大家就平等了 怎麼可以獨厚首都? 對吧 2.再不然, 北捷蓋幾條, 苗栗捷運 南投捷運 金門捷運就跟著蓋幾條 怎麼可以獨厚首都? 對吧 3.為什麼只有首都 大台北地區可以有捷運網? 我們國家應該每個縣市輪流都首都 這樣大家就平等了, 今年苗栗當首都, 明年南投, 後年台東 外國人wiki查台灣資料, 幹~ 首都每年改..... ![]() 怎麼可以獨厚首都? 對吧 每天都用嘴巴吃飯, 用肛門大便; 是不是獨厚嘴巴? 輪流好不好? 還是說 每次都嘴巴吃雞排 這樣不公平??? 也應該分點雞排塞鼻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