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你會這樣想很正常,為什麼會這麼痛那邊不舒服,說真的,醫師真的不知道,大多數的情況,醫師也只能用刪去法,這個原因不太可能,就刪掉,不然就是用猜的(沒錯,就是用猜的),找到一個最可能的答案,那就是你的診斷結果 或者這個藥不行,那換一個,那支藥又不行,再找一個;幾種手術可以用,找一個可能比較好的手術,用那個 東搞西搞,最後就是觀察再看看,不行,再想辦法 總之,我只能跟你說,現代醫學其實能解決的問題太少了,醫師能做的事情,遠比你想像中的少很多 這樣講,那就是說不要相信醫師嗎?不是的,我只是跟你說這很正常,人類身體有太多問題真的就連醫師都說不準,有這麼簡單的話,那香港腳早就從地球上絕跡了 此文章於 2016-01-25 06:15 P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746
|
現在醫院的醫生看診是否都不面對病人?
引用:
全世界的疾病 高達幾十萬種 說真的 醫生不是神也是人 被誤診機率也很高 新聞講過 病人被醫生誤診過的機率高達五成 有些病人被誤診 原因可能來自己跟醫生溝通的不良等等 我曾經帶過一個客戶去看醫生 客戶不講他自己身體怎樣? 說他兒子 怎樣 不孝等等家庭狀況 跟醫生講 這對醫生診斷 我旁觀者看來根本沒任何幫助 但就是有這種病人
__________________
我回應你的文章 你也幫我回應我的文章 就很感謝你了 ![]() 此文章於 2016-01-26 07:14 PM 被 abo5738 編輯. 原因: 改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很殘酷沒錯,但就是這樣 所以我一向不太喜歡把一個病患為什麼沒辦法診斷正確,或者沒辦法完全治療好,完全歸咎於醫師 或者說病患本來好好的,結果突然走了,一定是你醫生怠忽職守,不然就是本事太差等等 因為現代醫學能做的,其實真的很少 此文章於 2016-01-26 07:24 P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092
|
引用:
我覺得傳統式的看診 可以拿筆直接寫寫塗塗 順便問診比較有實際感覺 現在問診的紀錄 理學檢查都要用打打字打進電腦 這輩子也學不會不看鍵盤就打 這很困擾.... 沒有發現越是年紀大的 越不會打字 以前問診醫面紀錄是不必看紙張的 可以一面問一面寫 ....沒辦法 就有醫師 問診完畢後 三五分鐘停下來輸入剛剛的資料 通常這都是很年輕的醫師 ..... 是不有一套系統[能依面寫進電腦又能不中斷把臉撇去看鍵盤]?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310
|
引用:
怎麼可能, 這樣筆跡不會很潦草嗎?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746
|
現在醫院的醫生看診是否都不面對病人?
引用:
就手寫體英文 當然潦草 可能只有醫生自己看得懂 記得之前國內有說要推病例中文化 一堆醫生反對 講了一堆牽強的理由 我看真正原因是怕中文化後 被人公布病例 看懂中文的人很多 怕被民眾檢視說內容亂寫等等 要是我是醫生當然不希望中文化 ![]()
__________________
我回應你的文章 你也幫我回應我的文章 就很感謝你了 ![]() 此文章於 2016-01-26 09:59 PM 被 abo5738 編輯. 原因: 改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310
|
引用:
病歷不是寫給自己看自爽而已, 同事也會看. 寫太潦草, 甚至於亂寫只會讓自己被公幹而已. 我以前字寫最整齊就是寫病歷的時候. 中醫如果用英文病歷那的確是很怪. 但西醫本來就全是英文專有名詞, 所以病歷用英文是很自然的. 我看很多中文用詞反而是很不順眼. 像"理學檢查", 你google"理學", 看得出跟醫學有關嗎? 所以physical examination怎會翻成理學檢查? 病歷是專業內容, 是寫給同業看的, 外行人看不懂也是理所當然的. 就像法律條文, 雖是中文, 還不是一樣要問律師.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病歷中文化我覺得是一件不能說沒有效益,但效益是非常低的事情 你有機會去看真正的病歷,Google 一下就有很多範例 其實病歷中的英文並沒有想像中的難懂,很多都是非常簡單的中學文法,沒有人寫病歷像是寫漂亮的英文文章 病歷對非醫療專業難的是在:你沒有醫療專業,你沒有辦法知道那些描述代表的是甚麼? 就算翻成中文好了,你沒有背景,翻成中文你一樣看不懂,不然就是會有更多的誤解 以前有篇文章我覺得寫得不錯,還好還在,如下: http://www.thrf.org.tw/Page_Show.asp?Page_ID=2033 如果醫師翻成中文,沒有英文一對一的字彙對照,只會讓民眾更難理解病歷的意義 很多人以為中文化就是資訊透明,錯,除非你有辦法讓民眾也能有和醫師類似的醫療知識,不然中文化和資訊透明是兩碼子的事 引用:
我看也只有等語音輸入成熟才有可能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你說的對,數位化程度一定會影響醫生與病人之間溝通的模式 但是我要表達的是,以現在的數位化程度 醫生不可能需要忙到連與病人面對面講話的時間都沒有 會講話只面對螢幕的醫生,大多數都是先天的個性使然 會面對面與病人講話的醫生,就算是資訊數位化後 也還是會抽出時間與病人面對面溝通的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那我理解了 你講的這種醫師,我也看過,簡直就像機器人一樣 醫師其實有很多種,有些醫師真的就是跟他講話,好像病就好一些,有些真的超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