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效能極限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ean2715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6
5g能達成 cinebench r15才算穩 目前沒人達成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機
XEON E5 2690 2.9G*2
ASUS Z9PED8 WS
G SKLL DDR3 2133*4G8*8
希捷3TB
GTX670
繪圖機
XEON x5687 3.6G*2
ASUS Z8NR d12
三星DDR3 1333 ECC REG 4G*12
WD 1TB*2
GTX 580
遊戲機
XEON E3 1290V2 3.7G
技嘉GA-Z77X-UD5H
金士頓DDR3 2400*4
SSD 128G
希捷2TB
GTX680*2
老兵機
XEON 5492 3.4G*2
HP XW8600
三星DDR2 667 FBD 2G*8
WD 500G*2
GTX 480
舊 2015-09-05, 11:10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an2715離線中  
anomal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引用:
作者sean2715
5g能達成 cinebench r15才算穩 目前沒人達成


cinebench r15 無法一直連續跑, 所以當初被排除. 但感覺好像沒有很嚴苛?

剛剛跑5.0G第一次就過了
 
上傳的圖像
文件類型: jpg cinebench.jpg (329.7 KB, 705次瀏覽)
舊 2015-09-05, 11:36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omaly離線中  
kajagugu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45
感覺 cinebench r15 沒比較嚴苛+1
舊 2015-09-06, 07:28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jagugu離線中  
清心福全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3
最低電壓正常開機 跑MARK99 正常看片上網使用OK
上傳的圖像
文件類型: jpg 未命名.jpg (175.1 KB, 563次瀏覽)
舊 2015-09-09, 07:36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清心福全離線中  
Jose Chin
*停權中*
 
Jose Ch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您的住址: 関内
文章: 246
引用:
作者清心福全
最低電壓正常開機 跑MARK99 正常看片上網使用OK


水冷?有開蓋嗎?..
舊 2015-09-09, 08:40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se Chin離線中  
我部悍將刘刕
*停權中*
 
我部悍將刘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675
引用:
作者anomaly
看起來是這樣, 其實頻率已經有大概10年卡在 4G左右, 基本上都是物理/材料問題, 都很難解, 所以才逼得大家搞IPC進步, 多核心, 等等.

高電壓部分有些猜測. 最近幾代的CPU都有內建FIVR, 但Skylake-S裡頭沒有FIVR. Skylake-S的Vcore是描述主機板在供電IC源頭的電壓, 也不是CPU pin看到的電壓, 經過一層層metal (14nm broadwell是13層, Skylake不詳) 以後, 到了CPU core的電壓真的是多少其實並不明確, 一般人也量不到.

Haswell的Vcore可能是真的實際在 CPU Core跑的電壓

因此我猜 Skylake Vcore的基準與Haswell/Broadwell Vcore不太一樣


憤怒的Intel玩家表示:


此文章於 2015-09-09 09:51 PM 被 我部悍將刘刕 編輯.
舊 2015-09-09, 09:41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部悍將刘刕離線中  
anomal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i7-6700K挑戰24/7 5G之路 #10

"穩定" 一詞對每個人都定義都不一樣. 因此就延伸出不同的測試程式.

小弟在前面有提到幾個壓力測試軟體, 後來選了x.264當作快篩工具

1. x.264 壓縮 (AVX2/FMA3)
2. ROG Realbench 2.41 (AVX2/FMA3)
------------------------------------------
3. prime95 (AVX2/FMA3, 讓CPU發燙專用)
4. Intel Linpack (AVX2/FMA3, 讓CPU發燙專用)

上面畫了一個分隔線, x.264/realbench都是真正應用程式會用到的東西, 也大概是一般消費性軟體的最高連續負載. prime95/linpack則算是人造負載, 因此可以產生超越一般軟體對CPU的負載. 挑選這些軟體主要是他們都有利用到AVX2以及FMA3指令. 而這些指令最耗電, 也可能(小弟自己猜測)是過去幾代, 所有Intel CPU中最慢的Speed Path.

Speed Path是IC設計的一個概念, 描述的是CPU中有一系列堆疊起來的邏輯閘, 這些邏輯閘被賦予要運算一些東西, 每個指令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邏輯閘, 複雜度不一. 每種運算都需要某個時間完成, 若clock在運算完成以前就來, 這些邏輯閘就會出錯, 導致CPU進入不正確的狀態. 換句話說, 最慢的speed path會決定一顆CPU可以跑多快. 我們超頻時加電壓其實是在加快邏輯閘的切換速度, 讓最慢的speed path變快, 相對的也就可以在不出錯的狀況下提升速度.

回到主題, prime95以及linpack既然是人造負載, 只要跑這些軟體時運算正確, 其他軟體因負載較小, 就會是正確的 (手法也要對). 小弟過去測試x.264 跑 4.9G是穩定的, 但因為電壓過高而退回到 4.8G, 跑比較合理的電壓. 其實一般使用者用 x.264/realbench, 連續測試24小時就大概永遠也不會看到藍屏. 小弟前些時候寫的結論也是以x.264為測試基礎.

但若想要模仿原廠的測試條件怎麼辦? 可以考慮跑prime95或者linpack來操CPU. 要跑這些程式以前請確保CPU的散熱非常好, 從室溫到破百只需要1-2秒, CPU沒有好好散熱就會一直被throttle. 到底有多熱? i7-6700K的出廠4.2G turbo速度就已經足夠讓功耗超過91W (6700k的TDP).

小弟知道大家都是要看血腥的, 因此特別附上經過長時間測試, prime95可以穩定跑的設定

4.8G電壓從原本1.408V變成1.456V. 功耗從125W變成175W.

功耗有點嚇人但開蓋後加上水冷有效的將溫度控制在合理範圍, 電壓也有逼近小弟個人的24/7上限, 但還可以接受.

有需要絕對穩定的大大們可以用prime95/linpack做壓力測試, 一般使用者可以考慮只跑完 x.264/realbench就可以宣稱穩定了.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 決定用哪種程式做超頻穩定性的驗證會決定最後可以超頻到多快
上傳的圖像
文件類型: jpg 4200-delid-prime.jpg (472.4 KB, 522次瀏覽)
文件類型: jpg 4800-delid-prime-comment.jpg (450.0 KB, 529次瀏覽)

此文章於 2015-09-09 11:36 PM 被 anomaly 編輯.
舊 2015-09-09, 11:31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omaly離線中  
清心福全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3
引用:
作者清心福全
最低電壓正常開機 跑MARK99 正常看片上網使用OK


未開蓋,廉價組合水冷,預設不吵,房間27度待機不超過28度
舊 2015-09-09, 11:42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清心福全離線中  
ouchma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86
好久沒看到超頻文, 訂閱先
舊 2015-09-10, 12:06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uchman離線中  
limit55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8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55487-1-1.html

大大看一下這個吧 壓縮機的
舊 2015-09-11, 01:42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mit555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