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MiLEAhPaiN
Golden Member
 
SMiLEAhPa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8
您的住址: 常被查水表的小房間
文章: 3,005
用筆電玩遊戲簡直是在殘害自己...

1.鍵盤難按,有些遊戲衝刺是連按兩次WW或是AA之類的,按不順手就被怪打趴了..
2.規格不夠代表你只能開低效能,魔法特效不明顯,被敵人打到不自知,最後就成團隊拖油瓶
3.螢幕小、機器散熱差,全速運轉壽命短。


不過PCDVD應該也沒有規定說一定要到哪一版發言吧?
     
      
__________________
https://smileahpain.tw
回復的去年一月的資料,重新來過吧...

此文章於 2014-05-14 01:55 AM 被 SMiLEAhPaiN 編輯.
舊 2014-05-14, 01:53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iLEAhPaiN離線中  
ff1073
Golden Member
 
ff107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2,599
引用:
作者Designer
1.0TB 5400RPM SATA +32GB mSATA - 這種 config 是讓你去用 Intel 的 iSRT, 32GB mSATA 不能直接放OS或資料, 是拿去做機械硬碟的 cache, 效能方面, 理論上是可以趨近SSD啦, 如果你使用的 hot data 都有被cache 到的話...


ISRT必須使用SATA Raid模式,早期主機板只有Z系列有Raid,我看過很多筆電並沒有支援
Raid,所以這32GB大多拿來做自家的快速開機用,而iSRT我實際使用的狀況只能提升一
倍讀寫效能,當時我測試的WD黑標只能提升到230MB/s讀,寫入速度忘了...

Seagate混和碟還比較快
 
舊 2014-05-14, 02:11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f1073離線中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談過的不重提, 分享幾個方向.

遊戲硬度+玩家要求 決定 獨顯強度. 只要遊戲開得起, 降解析降特效都有機會跑得動.

可以看一下自己玩的清單, 不難得知該款筆電是否可勝任.

我的筆電改裝只有兩個重點1.RAM加滿 2.換SSD. SSD不用拼多大的容量, 只選intel.

如果覺得不夠大, 又嫌外接硬碟累贅, 其實我是用外加SD flash來解決, 需要時再加,

儲存空間是持續降價的, 買很大擺著預防未來要用的意義不大. SD目前已經有到128GB

的容量, 重量只會多8公克. 你的資料一定有許多是靜態的, 不然不會上百GB不夠裝,

這些不講究讀取寫入速度的靜態檔案, 就可以放SD卡的空間. 我自己加64GB才兩三千,

不必像SSD一跳就是雙倍容量雙倍價格. 其他螢幕/鍵盤/品牌 都可依自己偏好決定.
舊 2014-05-14, 05:36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  
crabster
*停權中*
 
crabst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用筆電玩遊戲簡直是在殘害自己...

1.鍵盤難按,有些遊戲衝刺是連按兩次WW或是AA之類的,按不順手就被怪打趴了..
2.規格不夠代表你只能開低效能,魔法特效不明顯,被敵人打到不自知,最後就成團隊拖油瓶
3.螢幕小、機器散熱差,全速運轉壽命短。


不過PCDVD應該也沒有規定說一定要到哪一版發言吧?


外接鍵盤比外接顯卡方便多了...
ThinkPad的鍵盤改革這兩年常被罵,
可是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反正有選擇的時候絕對不會用筆電鍵盤.
舊 2014-05-14, 05:40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bster離線中  
crabster
*停權中*
 
crabst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引用:
作者ruinousdeity
影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Yk2LbU7s-8
http://forum.51nb.com/viewthread.ph...%D3%CF%D4%BF%A8
簡單說就是透過將PE4L插入THINKPAD這種有EXPRESSPORT插槽的筆電
來實現筆電的CPU+獨立桌電用的外接顯示卡

我用PE4L,因為很便宜,額外需要的東西就只有PE4L+EC060A模組、你想要用的顯示卡、
推動顯示卡的電源供應器(瓦數不用大,因為只推顯示卡)
如果你不喜歡顯示卡跟電源裸奔,可以找一個機殼來鎖顯示卡跟電源,
z..在系統區有推過一個MATX的迷你機殼,合體的時候就直接把筆電擺上去就好
沒屋頂找PE4L,也就一家有賣,淘寶也有看了480RMB,我嫌麻煩要等就用沒屋頂的
官網可以轉接模組的線材訂製,不過不曉得數量是多少起跳就是
http://www.hwtools.net/Adapter/PE4L%20V2.1-tw.html


淘寶也有別家的,感覺比較有質感.

關鍵字: EXP GDC
EXP GDC 笔记本外置 外接 PCI-E 独立显卡 Expresscard 套装
壓克力殼
舊 2014-05-14, 05:46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bster離線中  
JJ19
Power Member
 
JJ1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688
引用:
作者吉他之繩
所以說我買個四萬塊的獨顯NB,自己換上個一萬左右的SSD,也就行了?


我就是這樣做的
這樣找NB時不用被規格綁住,也能使用自己喜歡的SSD

我也是不想再搞DIY

但是發現NB買來,還是得花了很多工夫搞懂NB的備份跟回復方式
後來搞懂後,就索性把HD換成SSD

NB送修時可以拆HD再送修.所以不會有保固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性子是拿來磨的,不是拿來使的
舊 2014-05-14, 09:17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J19離線中  
rainwens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引用:
作者吉他之繩
沒有啦,純粹家裡用的,我人不常在家,不想自己DIY,有問題的話想要直接一通電話請人載走就OK了。且DIY的各方面匹配度問題靜音問題等等,三十歲的時候搞夠了,現在不想搞。
(如果是個美女我就考慮搞啦)

我現在也傾向這樣,以NB為主,輕薄又省電,稍微貴一點沒關係。
房間太小,桌機反而占空間也不方便搬移,還要花時間組。


話說1TB 5400RPM SATA +32GB mSATA跟512GB mSATA比,
差異最大的是價格吧......

不介意重量的話,15"散熱會比較好一點,中高階獨顯NB若散熱不好容易熱當。
舊 2014-05-14, 11:51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wens離線中  
Phenix
Golden Member
 
Pheni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2
引用:
作者rainwens
我現在也傾向這樣,以NB為主,輕薄又省電,稍微貴一點沒關係。
房間太小,桌機反而占空間也不方便搬移,還要花時間組。


話說1TB 5400RPM SATA +32GB mSATA跟512GB mSATA比,
差異最大的是價格吧......

不介意重量的話,15"散熱會比較好一點,中高階獨顯NB若散熱不好容易熱當。

那個價差其實應該就是落在SSD 跟 hyper HDD 的頭上了吧
舊 2014-05-14, 11:53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enix離線中  
chaotommy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引用:
作者Phenix
那個價差其實應該就是落在SSD 跟 hyper HDD 的頭上了吧

http://www.ncix.com/detail/wd-black...-92417-1078.htm

WD BLACK² Dual Drive 2.5" 120 GB SSD + 1 TB HDD WD1001X06XDTL SATA III MLC Laptop Upgrade Kit

舊 2014-05-14, 12:18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otommy離線中  
x2mms
*停權中*
 
x2mm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750
筆電過保自己換硬體ok

螺絲上面有貼貼紙,移除不保...新nb
舊 2014-05-16, 08:22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2mm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