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1,384
|
不排名不公不成績
沒有競爭意識 那學生超快樂學習 98%的人永遠脫離不了舒適圈,甚至墮落不思進取 就別怪畢業之後最高只能領22k 而剩下那2%就是挑戰自己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1
|
引用:
這個想法你可以和美國人說看看 我只知道馬航失蹤班機的引擎微弱訊號是美國人第一個抓到 不是公佈成績逃離舒適圈的台灣人 我也只知道太空梭噴火冷卻系統是美國人發明的 也不是公佈成績逃離舒適圈的台灣人 更不用說不管 Intel、AMD、NV這些 design house 都是美國公司 如果 Jensen Huang 只在台灣創業 大概也沒辦法搞 design house 了 不是搞 ODM 就是 OEM 所以脫離舒適圈真好 沒辦法發明 卻只能領 22K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您的住址: 晚上黑壓壓一片的那區
文章: 99
|
引用:
說真的 我並不贊同薪水不能被討論 人力銀行 公司企業老闆 可以在螢光幕前講22K 18K會不會太多 員工連提都不能提? 美國那套歸美國那套 要學又不學到全 有本事把歐美公會那套也搬來台灣 美國有工會組織 加班也保障你的勞力付出 連中國執行勞動合同法都比台灣積極 台灣哩? 公部門立法卻不執行 你信不信 今天要是在國內要仿照歐美公會 台灣一堆工商團體會跳出來講:不適合台灣的體制 恐損及台灣企業競爭力 等等的屁話 但是看到"薪水不能被討論" 搞不透明的薪資議價 馬上就學了 總經理? 幹~還不是領人家薪水的 要是基層員工大家都低薪 早晚有一天這把火會燒到他自己 不相信? 去比比中國中小企業的總經理薪水就知道了 總經理自己也是溫水裡其中一隻台灣青蛙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請問你在學校考試或者其他測驗,是為了跟別人比,還是只是一種學習後評估 如果你認定是前者,你就會覺得要公布成績並且排名 如果你覺得只是看看自己學了多少,還有哪裡可以補足,那要不要公布成績或許對你來說只是其次 所以我說,隱私沒有甚麼一定的尺度,端看你要做的那件事情如何看待那些個人資訊而已 如果你問我成績要不要公布,我會告訴你我有兩套標準,就是如上,例如:假設今天我是在一個比賽場合,我一定會要求比賽單位一定要公布每個人的成績與標準,不然我怎麼知道這個比賽是不是公平或黑箱作業? 誰跟你說訴求隱私的人就是認定成績通通不可以公布? 沒有對錯,但你至少要讓別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是只因為什麼競爭意識 希望我這樣寫,能讓一些朋友了解為什麼隱私權這個概念很重要,我們講隱私權不是在爭甚麼一定不能公布、公開,而是對於你自身相關的個人資訊,你有一個空間或者所謂的權利去訴求別人要尊重你個人資訊而已,別看到隱私權就覺得說訴求這個的人,是在給大家找麻煩,你覺得不重要的,不代表別人就也該覺得不重要 此文章於 2014-03-18 09:46 A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家庭背景的了解, 當然多少也能給面試主管一些資訊. 父母俱在, 家大業大, 你是獨子, 可能你只是出來做個幾年經驗, 就要回家接棒. 父母臥病, 巨債纏身, 公司也可能不太敢 讓你管到錢.... 我覺得一些基本資料的提供, 沒提及隱私的(債務多少? 甚麼隱疾?...etc) 應該還可有空間.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引用:
這是因為帝國廣土眾民 外加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想當帝國子民 就算只要前0.1%的人 數量就很驚人了 大多數帝國本土人 沒有什麼競爭力的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1
|
引用:
不能贊成你的想法 那些發明也只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的成功 和總人數多寡沒關連 重點是能不能培養出這樣的人 再拿前陣子英國和美國比核融合反應的最小年紀研究員來說 今天臺灣能不能讓小孩有這樣的發展空間 還是只注重你父母是誰?你在校成績如何? 小弟我看履歷 從來不看父母、地址、成績這些欄位 但是我雇用的人每一個都是菁英 我部門號稱公司內的菁英部門 裡面有碩士、學士和高職生 或許也有專科生吧 所以那些無用的資訊 我不大懂台灣人到底想從裡面得到什麼?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1
文章: 27
|
引用:
我只知道台灣學美式教育的下場...不是那麼美好的 還有很多所謂美商 不一定都是本土美國人開的 很多都是新移民建立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引用:
這麼說吧 鬼島人口2300萬 帝國人口約有3億(不含非法移民) 如果要找到閣下希望的“能以一個人或團隊獲致重大成功”這等精英 以比例算 帝國的精英數量大約是鬼島的14倍 當作一個研究的時候 閣下覺得是鬼島的一個團隊成功機率大還是帝國一次用14個團隊下去玩的成功機率大? 引用:
鬼島可以 但是要先看祖上是誰 引用:
說句冒犯的話 隔行如隔山 閣下手下的精英放到別的環境不一定還是精英 學歷家世不是全然無用 很多時候 家事或是學校好 想幹些什麼事的時候 往上往下就能找到個熟人引薦了 而且說句老實話 很多時候這樣也好 因為功夫好不代表人品好 能透過自己信的過人引薦人進來 遇到爛橘子的機會比起海選低多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66
|
其實我也覺得公司需要太多關於個人隱私的部分來了解個人的背景,實在不好。
也曾看過一個說法是以前白色恐怖,造成公司必須要了解員工的家長跟身家,但以現在來說是不是需要,我覺得除非是想要靠關係(其實很多公司多少還是有想要搭關係,或者避免記者),不然不應該透漏這些資訊,甚至應該嚴格禁止... 在學的成績我覺得也不一定是重要的,當然有傑出表現應該多寫,但很多成功的人常常不是前幾名畢業的,反而中段出頭的不少,人資應該多看多從訪談中了解能力,不是單看紙面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