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我講個生活實例 給大家一個版權定義觀念.....
我剛畢業退伍後沒兩年 在學校的電台工作 曾經到美國 去買一些專業用的配樂 (廣播劇用) 那時台灣還沒有 三一法案
我是到 好萊塢 capital 圓形大樓購買 當時的價格 如果你要買來作職業用途 一張連版權費用要 一百多塊美金 但是 他們知是學校的電台要買 每張單價只收了我三塊五毛的成本費..但要我發誓簽署了張文件 保證 不公開發售或複製 作營業用途 只作為教育機構研究和使用.......這是我對版權法的首度認知......
當錄影機要推廣到家電時 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因為錄影機就是複製拷貝的機器,,,後來修正的版權法令 就是... 複製的產品 只限於 家用 或教育學術研究 不能公開銷售或展示的營利為目的,,,(每張 DVD 前面都有聲明 我不知各位對文字的理解力是怎樣?)
換言之 如果你拷貝軟體放在自己家做學業報告 上網收集資料 這屬於研究類 (我買了 DVD 自己看自己爽)
可是如果你在公司用這套軟體 對不起 你就是在營利使用
連包括在公司上網 etc
因此 海盜者 複製 DVD 作營利為目的 他絕對違法 BUT
我們是消費者 拿回家自己爽著看 到 PCDVD 發表心得或討論 大家共賞 我沒有收取費用 這屬於 學術研就使用..
所以商家只能勸導你不要買海盜 或 硬體水貨.....但沒有法令讓消費者禁止買........台灣在推動三一法案 版權宣導時 商家 都把有利於 教育使用或研究使用 不去強調 所以有 正派家庭 會因為家有三個在學學生 而花了 三筆正式版的 Window 軟體 的現象
所以我看這標題 大家各有論點 其實我覺得 都不是問題的問題......這是我的心得向各位報告一下 (^^)
PS: 按照慣例 我不會回覆 跟我不同看法的人 請包涵
     
      
舊 2001-01-01, 09:06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現在在線上  
tenkk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文章: 38
我覺得軟體公司並沒有將非營利用及營利用
區隔的相當清楚
一套office
個人非營利用,有誰看過有人買原版的嗎
不要用?很難吧

每次看到一堆歌手在電視上宣導
請不要跟盜版商成為共犯
就讓我覺得納悶
沒有因盜版而獲得不當之得利或
公然散播盜版
到底犯了什麼法

個人覺得,1500以下不錯的國產軟體
還是給人賺啦
不然搞不好真的會倒閉



[這篇文章曾被 tenkk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1-01-2001).]

[這篇文章曾被 tenkk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1-01-2001).]
 
舊 2001-01-01, 10:40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nkk離線中  
Charlie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San Jose, CA
文章: 1,264
To Y.C.Lin:
我覺得學校的老師這樣做,好的多餘壞的(對學生好,對發展商不好,短期來看不好,長期來看是好的,基本上用的人多了,怎麼可能不好,帶動其他的利益),如果一個學生大學訓練完了,為了不用正版, 那些OFFICE都沒有學,包括操作專業知識的那些工具都不會,嘿嘿!我想出去要找頭路,會有困難吧。

像我們老師,就花了十幾萬買了FOUNDATION的軟體給實驗室用,雖然在家裡還是用COPY的。因為怕把正版搞丟了。至少這樣出去人家問你會不會用這個工具也比較好講說我會,“比較”不會碰壁啦!我覺得 至少主流的產品跟你相關一定要會,不然要要知道人家在說什麼!!

在外國,他們的軟體會有分EDUCATION和正常的,如果由學校出面和廠商購買的話,會比較好,學生比較不太可能啦!!現在微軟也有學生版了啊!!學校的公佈欄看看吧!!只是不多啦!!



------------------
Life is Hell without Music
舊 2001-01-02, 01:04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rlie離線中  
Veronica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Hong Kong
文章: 50
我也很想知道在家裡有多少人真正需要用office打私人的東東?
有多少人用access處理家裡的事務?用Poerpoint來教兒女家課?

大多也只是上上網、打電郵、那都是免費的吧?

舊 2001-01-02, 02:05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eronica離線中  
jo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118
降價!降價!降價!
每每聽到唱片業者抵制盜版,總是花在宣傳,贈品,周邊海報...等等,我很好奇,難道不能降價嗎?CD從100多到200多到300多,但所有人都知道,CD的硬體成本有多低,一張CD幾毛錢就有了,當然我知道製作費等其他 的開消,但所謂合理的利潤難道非要到一張CD300多塊嗎?記得在某報導上看到張惠妹的專輯花了4000多萬的製作及宣傳費,須要賣25萬張才回本,試問,若將其宣傳費用省下,且將單張CD降到100元左右,我相信絕大 多數會買正版,且唱片公司的利潤絕對不會少於現狀,說穿了,不過是捨不得到口的肥肉!
我絕對贊成合理的利潤是必須的,但問題是唱片業者本身的訂價根本就是暴利,而且是黑到不能再黑,難怪盜版如此盛行,看看電腦遊戲吧,當降到一定的價錢時,大多數人自然會支持正版.所以在那之前,我當然 還是盜版的支持者!
舊 2001-01-02, 04:20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n離線中  
Naz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0
您的住址: Keelung Taiwan
文章: 287
好險各位不在日本...日本一張CD要台幣快900...
美國的CD好像頗貴的...看EXPRESS的價錢要14塊多...
台灣的CD說真的已經蠻便宜的了...只是歌手太氾濫了...
品質被弄得有點低落...如果每一張專輯都相當不錯...
有蔡琴"機遇"的水準...我想就算三百多也不會有人說話..
我寧願花貴一點的錢聽好聽一點的音樂...
也不想花一百多塊來聽讓我難過的音樂...
我想這就是沒有人閒一區DVD太貴的原因吧...
我覺得蠻貴的...一張23.99的DVD...加運費加字匣...
可能會破1000...可是仍然有人去買...
對我來說...品質比價錢重要多了...寧缺勿濫ㄚ...
舊 2001-01-02, 04:56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zi離線中  
Veronica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Hong Kong
文章: 50
其家大家口中常說支持盜版,
有沒有想過沒有正版就沒有盜版!
大家都跑去買盜版、你們口中的爛公司全倒了,
難道叫盜版商自己開發軟件嗎?

那些正版要有一定的支持者才可生存!
你們支持盜版的同時是否要支持那些花錢買正版的笨蛋呢!
沒有我們這些笨蛋買正版那有盜版你去拷貝呢!
舊 2001-01-02, 05:32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eronica離線中  
isseymiyake
Power Member
 
isseymiyak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DNA
文章: 544
每次看到這種題目,就知道又是一個沒有結果的討論,其實盜版行為是不分國界的,美國人照樣有人使用盜版軟體,只是不像我們這邊嚴重,把剽竊他人智慧財產當成事業來做,每次看到路邊賣大捕帖或盜版CD,就 覺得政府執法單位是幹什麼吃的?
其實要真正消除盜版是不可能的,但是減低盜版卻是可行的
就是"教育"下一代如何去尊重自己與尊重別人,培養自己的honor,試想哪天你賴以維生的創意被別人剽竊並大量生產而影響自己的生計時,你會怎麼想?

舊 2001-01-02, 06:30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sseymiyake離線中  
Alex
*停權中*
 
Ale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40
節錄一篇在Tom's Hardware的文章:
自從Fraunhofer研究院發明了數位音效壓縮演算法MPEG Layer3,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熟知的'MP3',全世界數百萬計的人都開始使用個人電腦將CD上的音樂轉錄成了'MP3'格式的檔案檔案。MP3格式檔案的最大的優勢是一首CD歌曲只需3-5MB的儲存空間,並能提供相當不錯的音質。 因此,幾百張的CD可以很容易地轉錄成MP3格式存放在一塊普通的硬碟上。一旦你把PC連上一個好的音響系統,就可以享受數百小時的高品質的音樂,而無需笨重且昂貴的CD轉換機。由於其合適的容量,MP3可以 很容易地在網際網路上散佈,因此網際網路上的用戶可以聆聽自己喜愛的音樂而無需花費整張CD的價錢。

音樂產業和法律問題

以上只是簡單地告訴你什麼是可行的,而是否合法則是另外一個問題。理所當然地,唱片公司和藝術家想要從他們的音樂中得到報酬,因此他們並不欣賞人們免費地享用他們的音樂,因為他們損失了金錢。顯而易見地 ,在網際網路上免費傳播有版權的歌曲是違法的。但毫無疑問,你仍然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所有絕大多數的歌曲,只要足夠努力找尋,這也是網際網路上一個由來已久無庸置疑的事實。我勸告勿將音樂歌曲放置在 您的網站上,除非在安全的地點,否則仍舊會有重大的法律戰役。只要看看發生在Napster或RIAA上的一切,你就會明白音樂產業對在網路上免費共享音樂是多麼反感。

消費性電子音響設備開始逐步採用

還有另外一個阻止MP3流行起來的問題也是來自音樂產業。迄今為止,MP3發燒友們仍然受限於使用他們的個人電腦及/或者少數幾種可用以撥放MP3的設備。許多人要不把MP3檔案儲存在自己個人電腦的硬碟上 ,要不把MP3檔案燒錄在CD上。這些可以儲存大約10張專輯的CD能夠在電腦上或者在某些罕見的MP3 CD播放機上播放。我懷疑4年多以前,為何商業化的MP3唱片未能取代仍然可以在多數音響系統上使用的卡帶機組。我無法理解當你可以用12張的MP3 CD來儲存音樂時,為何還要一個放了120張CD的CD轉換機。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汽車音響上,一張MP3 CD 可以提供比10張普通CD更多的容量,更適用於汽車的CD轉換機。假如汽車CD轉換機能夠播放MP3 CD,你就可以一邊開車,一邊享受超過100小時長的音樂。

如今,可以播放MP3音樂的音響設備正逐步地面世。然而,但像消費性電子業巨人Sony之流仍然不支持MP3,只因為Sony也有一個大型的唱片公司。這些原因使人們無法使用電腦來利用MP3的優勢,而只是通過非法 的途徑來使用這種廉價而方便的方式來儲存和播放他們喜歡的音樂。

我個人並不贊同音樂產業的態度,因為正是這種態度阻止了MP3在消費性電子上的發展。 這些音樂家真的值那麼多錢嗎?很遺憾地,我高度不認同。製作一首好作品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這並不能成為音樂家成為百萬富翁的理由。我們支付的價錢要遠遠超過他們的製作成本,因為唱片公司沒有那麼多 成功的賺錢專輯(那很正常),而那些所謂的成功藝術家要成為百萬富翁,要支付給心理醫生,整形外科醫生以及豪華晚會巨額的費用。難道我需要負擔Madonna(瑪丹娜)心理醫生的費用嗎?我絕不!同樣的情形也 發生在MP4和電影產業上面。這些演員值得他們的巨額金錢嗎?我並不認為如此。試著去找一個影星聊聊,你會對如此無聊的對話感到失望。我們會認為Intel把它們的CPU標價定得很高,同樣CD 和DVD也是暴利。讓我們理智一點,好嗎?我從不喜歡那些沒有給我留下任何印象的所謂名人。整形外科醫生和那些諸如 "Oh, 我的生活是多麼艱苦! 沒有人教過我怎麼成為一個名流!" 的談論顯示了此等人是多麼的可悲啊。
---------------------------------------------
我想有些人認為盜版真的是一種十惡不赦的罪行,但是想想,有些人討論的並不是這個主題,沒錯、盜版的確是一個不好的行為,但是想想那些廠商所獲得到暴利難道是對的嗎?我想是見仁見智吧,而且有些人 認為歐美國家她們的CD還不是依樣貴,我想看到我節錄的那一篇文章,大家也應該知道外國人也一樣認為那些CD和DVD並不真的值那個錢,每個國家的所得並不一樣,所以不應該將一件物品的價值放在同一個天秤下 去衡量,不然你拿個1萬元台幣去東京,看你能活多久,看看站上有多少人去買一區的DVD,一區的比較便宜嗎?我想很多人不這麼認為吧,主要是人家的製造廠商很爭氣,能夠做出高品質的DVD,只要東西好 還怕沒人會買嗎?還怕會被人盜版嗎?

[這篇文章曾被 Alex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1-01-2001).]
舊 2001-01-02, 06:39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ex離線中  
tenkk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文章: 38
>>我也很想知道在家裡有多少人真正需要用office打私>>人的東東?
我的意思是自己可以不用
但是當別人是用office寫成
自己必須被動的用office來打開

舊 2001-01-02, 08:03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nkk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