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7
|
引用:
其實前景這塊真得很難預測,記憶體跟晶圓代工算是個例子,當年得一般看法都是PC發展跟記憶體業得成長息息相關,所以下去跑這塊,而專業晶圓代工從來就沒人作過無從評估,也就沒人看好這塊 當然台積電後來能夠說服政府讓台積電獨立化,甚至之後成為龍頭,這些也都沒人能料得到 而同樣是發展晶圓代工,聯電就跟台積電差異越來越大,這類產業大者恆大的趨勢向來難以翻盤,尤其越是小廠,又不肯業內互相合作.整併得公司其開發資源就會越顯低落,技術差距自然到最後量跟質就都跟不上主流腳步 所以政府前期投注資源其實就是衝成長期的縮短,提前將廠商得量與質放大到優勢水準,後頭就可以讓廠商自己跑不需再注入資源,火車一旦起跑,那就會型成牽引效應拉動圈內所有相關產業得發展 不過講是這樣講,為啥台灣常變成情勢好時各家廠商都不願合作.也不肯放大開發力度,頂多就放大產量,優勢低落後時又群體要求政府救助得惡性循環就不知道了 難道這真的是某種劣性使然?... ![]()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人( ゚∀ 人(∀゚ )人(゚∀゚ 人( ゚∀ ノ(↑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9
|
看看大陸真正的龍頭--京東方吧!!直接綁架北京政府,華星光電算什麼,唉!我只能說台灣面板如果沒有整合起來就準備死吧,這是我跟大陸這兩間面板廠做生意的強烈心得,台灣面板 byebye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引用:
因為在財報裡面有區分損益表跟現金流量表. 建廠的時候現金已經投進去了, 但是成本是分年提列. 比如說蓋個廠500億, 分五年攤提,每年100億. 那你第二年比如說賺到150億,扣掉攤提100億,還獲利50億, 但後面的幾百億的債還是背著. 也就是說他其實還沒把蓋廠的成本賺回來. 他也不是還不出來,就是本來後面幾年要繼續還的建廠成本,現在就幫你免掉. 此文章於 2013-06-20 04:57 PM 被 bxxl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