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對,台灣汽車也很多,但是... 台灣地區汽車467萬輛,汽車密度與日本相當。 但是機車/國土面積的密度是日本的7.3倍 ![]() 如果要比都會區密度,大陸深圳市土地只有1952平方公里,比台北縣還小,但是有汽車150萬輛(2010/4,主要集中在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鹽田區等4個區組成深圳經濟特區,總面積395平方公里),汽車數比台北縣市合起來還多,看到這比例就了解台灣都會應該也贏不了吧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
|
看來.....
最環保的是.....電動機車囉...
__________________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太陽系
文章: 32
|
為什麼我覺得某人已經完全學會「廢死聯盟」、「人本團體」那一套!!!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第一句就有很多討論空間: 1、機車族群數量真的最多嗎?如果以乘載量來看,1166萬輛機車全上路,乘載2332萬人,但是467萬汽車,以平均乘載6人計算(大客車一輛35人+,箱型車9人,休旅車7人,小客車5人,當然客車數量沒那麼多,所以總平均約6人),總共可以乘載2800多萬人。 所以汽車族群數量比較多... ![]() ![]() 此外,機車總數在2004年達到1400萬輛高峰,2010年降到1166萬輛(因為捷運通行地區漸廣,機車太貴舊車報廢之後就不買了等因素),數字還在逐年下降中... 我們幹嘛開放路權給一個逐漸萎縮的交通族群呢? (而且實際上,打壓機車路權就是在消減機車數量,轉移到大眾運輸上,這是一個既定的方向,不太可能改變,我是機車上班族,但我認為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我不希望我的兒孫還是每天1小時上下班來回通勤中,騎機車困在車陣中吸廢氣...機車排放的有毒物質,口罩是擋不住的,要用防毒面具 ![]()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10-06-07 01:48 PM 被 Reich 唐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有人不小心或刻意忽視... 平時在馬路跑的汽車,幾乎都是一個人在開的事實。 要不... 對汽車實施承載管制如何?看看汽車族會不會跳腳!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平時在馬路跑的汽車,幾乎都是一個人在開的事實->抱歉這句話不是事實,是您認為的主觀認定,因為您沒有提出任何的統計數據唷,小弟我講的幾乎都有數據佐證,或是依照數據推理。 此外,汽車高乘載管制一定是消滅機車之後,下一個目標,現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在實行了: 例如新加坡和倫敦等大城都已開始推動塞車稅或進城稅。在舊金山,則是有高乘載的管制,海灣大橋前,大排長龍等著與陌生人共乘的隊伍,成為舊金山灣區特殊的風景。我國環保署也正在研議讓台灣各個城市可以自行推動道路擁擠稅。(記得嗎?台北市的進城稅有放風聲了) 此外,國道現在遇到連假,也幾乎都規定載滿四人才能上路,也沒看見有汽車駕駛人跳腳。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我們訴求汽、機車『共享』路權,廢除禁行機車道... 就有人還是想保有既得利益,讓汽車繼續獨享內側車道路權。 談到一起針對汽、機車『同時』做總量管制,就有人要『先』消滅之後才要管制汽車... (誰曉得消滅機車後會不會說道路寬度夠了,所以汽車不需要總量管制了) 那邊訴求公平,合理;那邊一直在保護既得利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500
|
引用:
嗯.....所以有意見的都是保護汽車一族就是........ 我之前有提過一個問題, 請小建大回答, 為什麼不是先改變考照制度, 讓上路的人有更好的觀念和技術後再來談開放路權?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好啊,要共享路權是吧,那一輛機車可以乘載5人的時候,機車就可以跟汽車要求一樣的路權。 ![]() 日本汽機車是共享路權的沒錯,但是看看人家機車的數量比例: http://blog.yam.com/saber/article/222685 根據2005年三月的統計,台灣的機車數量約為1288萬輛,日本的機車數量約為325萬輛,台灣的機車總數量將近是日本機車數量的四倍。(reich唐補充:2005年初,日本汽車有7459萬輛,其中小客車5500多萬輛,其他是大客車或是工程車那些) 從每一百人中所擁有的機車數來看,台灣每一百個人就有56.7輛機車,日本每一百人中有2.5輛機車。台灣每一百人所擁有的機車數是日本的22倍。 從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機車數來看的話,台灣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55.8輛機車,日本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6輛機車。台灣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機車數是日本的41倍。 台灣的機車數量多,是因為台灣的經濟成長及都市發展的特殊時空背景所造就出來的。而日本的社會也曾經出現過「バイクブーム」(機車熱)。 (中略) 雖然日本的輕型機車駕照的考照年齡是16歲開始,然而現在的日本的年輕人之所以不太騎機車,其原因在於日本社會在機車熱潮出現時,用了很多方法讓年輕人的生活無法和機車接軌。70年代後半,日本許多高中都發起「三ない運動」:免許を取らない、乗らない、買わせない。(三不運動:不考機車駕照、不騎機車、不買機車)。儘管日本法律允許16歲以上的人騎機車,但是大部分的日本高中以校規禁止學生騎乘機車,當然學生家長也會進行配合。 80年代後半,因為機車的性能提高,造成交通事故增加,所以日本的機車業者開始停止在國內販賣750cc以上的機車。同一時期,業者也動自進行對機車馬力的限制。(略,這個跟台灣差不多) 另外,日本的電視也因為機車熱潮,而開始自動收歛,因此除了輕型的速克達的****以外,完全看不到其它的機車****。儘管現在日本的機車熱已經消退,日本的電視上還是幾乎看不到機車****。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10-06-07 02:25 PM 被 Reich 唐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以台灣土地及道路的狹小情況來看 終極目標應該是逼人的移動都走大眾運輸 而一般道路都給物的流通使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