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吾人可以得知
VOLTES22222回答不出來 就只好打嘴砲
噗噗
光是從連機轉與GI等等都不懂
就可以想到他的程度
     
      
舊 2007-07-11, 09:49 AM #3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西醫就是最好的例子,到17世紀時,西方推翻燃素說,證明火根本不是物質,四素說徹底被推翻,建立在四素說的傳統西醫理論也完全土崩瓦解,現在西方傳統醫學早被革命了,只剩歷史研究的價值,比方說
建立西方醫學理論基礎的現代醫生根本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的書也根本毫無醫學價值

中醫的問題就是在這裡,一面對問題科學化一定會整個崩盤
所以只能一直語焉不詳強調他的神秘了
 
舊 2007-07-11, 06:55 PM #3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DAIMOS2222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
中醫一科學化就是要先瓦解中醫的理論基礎,中醫就完了,所以中醫絕對不能科學化的
舊 2007-07-11, 07:02 PM #3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IMOS222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引用:
作者DAIMOS22222
紅斑狼瘡本來就一直都沒辦辦法根治,但是五年存活率已經大為提高,


醫學檢驗標準
人類發明醫學目的是為了幫助人體生存;使用葯物是為了幫助人體生存,醫學的各種方法、工具的使用也是為了幫助人體生存。因此,幫助人體生存成了檢驗醫學、葯物、工具、方法、療效的科學標準和試金石。
幫助人體就要看它是否能使人“脫離死亡,消除症狀,正常生活,恢復勞動。”;就要看人體體質狀況變化:CD4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停葯后還是否能繼續保持、增加或下降速度好於病態;症狀是否反彈;這是全面認定驗證療效的方法和手段,那種只顧殺(抗)疾病,不顧人體生存狀況,都是違背醫學宗旨和不可取的。
只有"療效"才能鑒定"醫學的科學性"。所以醫學的生命線是療效,醫學沒有療效就沒有生命。講了一大堆“科學化”、“現代化”、“國際化”、“標準化”,卻連“愛滋病”、“癌症”、“老年慢性病”一個都沒突破,連所謂“亞健康”攻了半個多世紀,都不知何物!膽顫心驚,勞民傷財,惶惶不可終日,懼怕各種新生疾病的產生,這都是療效不濟,人們沒有理直氣壯地否定的緣故。因此檢驗醫學的標準只能是療效。

人類醫學新時代
幾千年來對症下葯的人類醫學,實質是治療解決一例例個案的。甚至基因理論提出了治療“個性化”時代已經到來,遠離“可以無限制重復”的科學特征,把醫學的“軟肋”當成“科學”予以宣揚誤導。人體與疾病抗爭,生存能力的內因總是戰勝疾病,才能使人類幾十萬年來得以繁衍生息,百病、千病難侵。人體對付的不僅僅是疾病的個案,而是“無限”,這個“無限”當然包括“各種疾病”,愛滋病、結核、癌症、老年慢性病、亞健康”、“各種新生疾病”,禽流感、SARS等和他們的變異品。
人體應該是疾病的克星,加上葯物的幫助更應該是所向披靡能戰勝各種疾病,把低下、衰弱的人體內因,盡可能的強化成強體,在與疾病抗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是醫學科學的根本任務,這就是人類醫學新時代,醫學科學的第三個里程碑。

此文章於 2007-07-11 09:00 PM 被 fcitaa22 編輯.
舊 2007-07-11, 08:58 PM #38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引用:
作者DAIMOS22222
西醫就是最好的例子,到17世紀時,西方推翻燃素說,證明火根本不是物質,四素說徹底被推翻,建立在四素說的傳統西醫理論也完全土崩瓦解,現在西方傳統醫學早被革命了,只剩歷史研究的價值,比方說
建立西方醫學理論基礎的現代醫生根本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的書也根本毫無醫學價值

中醫的問題就是在這裡,一面對問題科學化一定會整個崩盤
所以只能一直語焉不詳強調他的神秘了

我現在有同樣症狀

右肩盂唇"開過刀"
在中醫復健兩年才好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1181

此文章於 2007-07-11 10:36 PM 被 fcitaa22 編輯.
舊 2007-07-11, 10:31 PM #3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引用:
作者DAIMOS22222
中醫一科學化就是要先瓦解中醫的理論基礎,中醫就完了,所以中醫絕對不能科學化的


多年頭痛一朝除 台灣古法針灸嫡傳入室弟子 醫例
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extra=page%3D15

2007.4.17.是農曆丁亥年甲辰月辛巳日,早上7點多鐘,剛上班,見一中年婦女,頭裹圍巾.雙手抱頭,步履蹣跚的走進我的門診室.經詢問得知,是后頭痛伴有前頭痛.頭痛欲裂.自云是幼時患腦膜炎的后遺症,經常發作.近幾年發作比較頻繁.這幾天是特別嚴重.止痛葯吃了幾天不見效.平時怕針刺,今天沒法,以求解痛.吾思當時是壬辰時,正當本門子午流注開穴是膀胱經昆侖穴.靈龜開穴是申脈穴.遂下針.

病人頭腦疼痛立覺消失,而且是覺得很清爽.留針三十分鐘.第二天她到我門診告知我頭已不痛,神清氣爽.問是否可以不扎針.因見她頭巾已去,笑容滿面.知其懼怕針刺.我遂說可以.但是如有感覺不適,即時診治.其欣然應允而去.

此文章於 2007-07-11 11:05 PM 被 fcitaa22 編輯.
舊 2007-07-11, 11:02 PM #3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引用:
作者DAIMOS22222
中醫一科學化就是要先瓦解中醫的理論基礎,中醫就完了,所以中醫絕對不能科學化的


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施治與西醫的“暴力革命”

韓德強

韓德強,浙江紹興人,人大博士。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院研究員。其代表作《碰撞-全球化陷阱與中國現實選擇》一書被社科院著名學者左大培先生稱為一部“李斯特式”的力作,該書全面批評了西方的“自由貿易萬能”觀點。《中國高層智囊-影響當代中國發展過程的人》中韓德強被選為第六位。




去年11月下旬我在桂林講課時,連續接到兩個電話,都是告訴我,楊德明老師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能不能想想辦法。我的第一反映是找一位好中醫。回到北京后,楊老師仍在北大醫院接受化療。一個多月的化療下來,錢花了六萬多,人瘦得皮包骨頭。據醫生說,化療延緩了病情的發展,不過最多還有三、五個月時間。好在楊老師頭腦還很清醒,我強烈建議楊老師接受中醫治療,楊老師欣然同意。但是,北大醫院拒絕接受中醫進場治療,楊老師一時有些猶豫。后來,科技部中醫戰略課題組的朋友推荐了王文奎醫師,終於決定轉出北大醫院,單獨接受中醫治療。一個多月后,我在家接到楊老師的一個電話,他興奮地告訴我,最新一次胸腔積水化驗結果發現,積水中的癌細胞已經消失了,而原來在北大醫院化驗時,積水中癌細胞密度很高。現在,飯吃得下了,睡覺也有改善,精神狀態好多了。這個好消息在朋友們中間立刻傳開了,一位朋友說,看來,接受中醫治療是一個戰略轉折點。

 我為什麼對中醫情有獨鐘呢?起因是5年前我母親得胃癌去世。她的胃癌發現得很晚,多次做胃鏡以為只是一般性的胃炎,最后一次從紹興到北京來做胃鏡,才發現癌細胞。北京腫瘤醫院的一位大夫認為可以動手術切除,但一打開發現已經廣泛擴散,只好合上等死。這期間,我目睹了母親的痛苦萬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為什麼西醫一定要找到癌細胞才能確診病情?在沒有胃鏡的時代,西醫怎麼診斷癌症?不能診斷,又怎麼治療?西方古代和近代的人得了病怎麼辦?

  這樣,我逐漸發現,20世紀西方醫學界的進步首先是在診斷手段上。然而,嚴格地說,這種診斷手段的進步是光、機、電技術的進步,而不是醫學的進步。例如,小腸鏡是一粒類似感冒膠囊的東西,實際上是一架自帶光源的微型攝像機,能夠把小腸內部的情況拍攝下來,並通過無線電波傳遞到身體外的接收器上,再將接收到的信號輸入電腦進行處理。這是醫學的進步嗎?還是光、機、電技術的進步?大醫院最先進的診斷設備,如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等,全都是光、機、電技術的進步。當然,光機械和電器技術不僅應用於診斷,還應用於治療。我有一位搞電腦的朋友,發明了一種電化學治癌儀。當時我很驚訝,一個根本不懂醫學的人,怎麼可能發明治療癌症的儀器呢?現在明白了,治療癌症的人並不需要懂得癌症的發病原因,亦即不需要懂得醫學,只要能找到某種殺死癌細胞的技術手段就可以了。發明X光、CT、腸鏡、胃鏡的人,我相信都不懂得人體的復雜性,都只把人體看成一架由無數零部件構成的機器。用X光照射人體,就像海關用超聲波探測集裝箱里的走私貨物一樣。

西醫第二大給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外科手術。20世紀的外科對於人體的骨胳、肌肉、神經、血管和各種器官的細微結構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體觀念上,仍然是19世紀屍體解剖學的觀念,即把人體看成是一架靜止的、結構復雜的機器,對於人體內部各種復雜的相互關係則完全缺乏了解。例如,有的人由於長期心情憂郁而導致胃潰瘍甚至胃癌,但是,無論在什麼時刻打開人體,外科技術能夠發現這種聯系嗎?外科醫生只能看到人體某一時刻的狀態,嚴格地說,甚至某時刻都看不到。由於人體被打開,人體內部的各種狀態就發生了重要變化。打個比方說,人體是一條奇妙的不停運動的河流,外科醫生甚至一次都不能踏進這條河流。非要踏進去,則河流必將發生改變。所以,外科技術的進步實際上只能解決骨折等瞬間性、局部性的疾病。有人可能以為,對於那些長期積累形成的器質性病變,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臟搭橋,比如腎臟移植。但是,如果能夠了解器質性病變的發生、發展機理,中斷甚至逆轉這一進程,為什麼要開刀呢?要知道,開刀並不能消除導致器質性病變的原因。這部分胃切除了,可能下一部分的胃又出問題了。這個腎換了,另一個腎又坏了。外科技術如此濫用,這究竟是病人的福音,還是病人的禍根?正如楊老師的肺癌,如果有葯物可以使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為什麼要開刀,為什麼要化療、放射線治療?究竟是只能靠開刀算醫學,還是能夠診斷病因、病機,調動人體自身免疫功能的中醫算醫學?

  西醫給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大成就是抗生素。現在通過腸鏡、胃鏡、CT、核磁共振,診斷結果出來了,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例如,結腸部分發現了一處炎症。為什麼會發炎呢?按照中醫理論,炎症只是一個結果,是人體內外部環境發生某種失衡的結果。只要調節好平衡,即調節好陰陽、寒熱、虛實等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問題表現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體。問題表現在結腸,但原因可能在脾胃。這是對病情因果關係的一種整體論觀點。但是按照西醫的原子論觀點,結腸發炎肯定是由於某種細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夠專門殺死這種細菌的某種抗生素,炎症就會消失。正是按照這種理論,西醫在20世紀發明了無數種抗生素、消炎葯。現在醫院葯費收入中各類抗生素的銷售額大約占40%-50%。怎麼知道某種葯物能夠殺死某種細菌呢?化學合成葯物,在小白鼠身上做動物實驗。因為人和小白鼠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能夠殺死小白鼠身上的細菌,就能夠殺死人身上的細菌。如果找不到某種特定的化學葯物呢?病人就只好等待最新實驗成果了。事實上,據我所知,西醫至今就沒有找到治療結腸炎的特定抗生素。靠一些廣譜抗生素,服葯時好了,葯一停又犯。進一步,就算找到了某種特效抗生素,還會產生副作用。人體內部是一個百萬細菌的生態俱樂部,抗生素殺死某種致病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死起正常作用的其他細菌,破坏人體內部的各種微妙的轉換和合成機制,產生廣泛的副作用。更加麻煩的問題是,細菌與抗生素之間還會“博弈”。很多人知道棉鈴蟲和殺蟲劑的故事。一些棉鈴蟲被殺死了,另一些具有抗殺蟲劑能力的棉鈴蟲生存下來,繼續繁衍,需要研制新的殺蟲劑。正是這種機制,迫使中國產棉區從華北平原遷移到新疆地區,因為山東一帶的棉鈴蟲具有抗葯性,而新疆地區的棉鈴蟲還不具有抗葯性。"同樣,一些致病細菌被抗生素殺死了,另一些具有耐葯性的細菌又產生了,需要研制新的抗生素"。由此,我以為,這第三大成就即種類繁多的抗生素的研制,實際上是化學的進步,而不是醫學。化學的進步還表現在化驗技術上,通過對人的各種體液如尿、血液、唾液等的化驗分析,統計出人體的正常值和異常值。

  綜上所述,20世紀西醫的成就主要是靠光、機、電、化學、生物學等技術手段取得的,在醫學觀念上,則仍然停留於19世紀的原子論和機械論上,因而對人體內在的整體性、變化性還一無所知,對於解決復雜疾病無能為力。相反,在缺乏光、機、電、化學、生物等技術手段的古代,由於在人體哲學上持整體的、變化的觀念,中醫能夠解釋病因和病機,並發展出相應的治療手段和葯物,能夠治療復雜疾病。事實上,我自身的結腸炎就是靠中醫治好的。究竟什麼時候好?靠什麼葯治好?我並不知道。我只知道,吃了一段時間中葯后,再做腸鏡,就找不到炎症處了。一位朋友聽我講了對中西醫的看法后,告訴我一個發生在他夫人身上的故事。10年前,他夫人也得了癌症,西醫告訴她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位朋友病急亂投醫,找到東直門中醫院的施漢章大夫。病人已經失去信心,沒敢去醫院。就憑口述病情,施大夫開了處方。一個多月后,病情明顯好轉。現在,他夫人還活得好好的。去年春節,我們兩家還一起吃了飯。一旦認識到中西醫在人體哲學上的不同,我便對中醫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終生抱憾!母親生病時,我還不懂比較中西醫優劣長短,我還像普通人一樣迷信西醫。如果西醫宣布一個人的死刑,那就是科學在宣布一個人的死刑。現在我知道,西醫宣布死刑,常常是西醫在宣布自己的無能,是西醫在宣布自己的人體哲學的錯誤。我甚至認為,西方醫學體系在錯誤的人體哲學支配下,正在從錯誤走向更深的錯誤,其具體表現就是從細胞生物學(產生抗生素理念)走向基因生物學(尋找犯罪基因、疾病基因),從基因生物學走向分子生物學。這是西方醫學的原子論思維的繼續。如果病因不能在細胞層被找到,就到基因層去找;如果基因層找不到,就到蛋白質層次去找。這樣,很可能就根本上顛倒了疾病的因果關係。現在,醫學院的學生都把分子生物學當作未來醫學的至高點,甚至一部分中醫學院的學生也如此,這是非常值得擔心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可能離單細胞生命越近,而離人體越遠。在一定程度上,我認為馬克思的理論也有強烈的原子論傾向。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人體就是細胞決定整體,基因決定整體,直至分子決定整體,原子決定整體。竊以為,他的理論並不能很好地解釋社會運動。在新中國,原子論的思維方式在相當程度上是通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

  更讓我擔憂的是,如此幼稚的原子論、機械論的人體哲學,居然統治了全世界的醫學界。西醫把自己宣布為唯一的科學,扼殺其他各種整體論、運動論的人體哲學指導下的傳統醫學,特別是扼殺中醫。如果在西醫治療下病人死了,這是病人該死;如果在中醫治療下病人死了,這是醫療事故。如果在西醫治療下病人好了,這是西醫的科學性、必然性的結果;如果在中醫的治療下病人好了,這是偶然的、無科學根據的、不可重復的奇跡。

  更加嚴重的是,即使中醫能夠按西醫的統計標準可重復地治療疾病,西醫還是傲慢地拒絕承認。2003年的SARS疫情在廣州爆發時,廣州普遍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非常明顯。到2003年5月中旬,廣州中醫葯大學附屬一院治療50余名病人,無一例死亡,平均退燒時間3天,且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而鐘南山院士所在的西醫型醫院治療的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其中有71名病人接受中醫介入治療,僅一例死亡。也就是說,在人稱“抗擊非典第一功臣”的鐘南山領導下的醫院里,接受純西醫治療的46名病人中,有9人死亡。同樣值得提及的,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沒有后遺症,而接受西醫治療的病人則大量出現肺部縴維化和股骨頭坏死症。治療費用對比也極其明顯。北京小湯山醫院的西醫治療調集了亞洲地區各國的呼吸機,每台呼吸機用完后就被焚燒銷毀,僅此一項每人花費即達上萬元。本來,廣州中醫治SARS療效明顯,應該可以在北京推廣。但是,由於SARS后來被定為傳染病,按規定病人只能由傳染病院收治,北京各中醫院就不敢收治病人了。因為沒有哪個中醫院的的領導敢保證,中醫治療不死人。西醫治死多少人都是允許的,中醫治死一個人就是醫療事故。按照西醫理論,治療SARS,需要研制出特效抗生素。然而,在至今仍無特效抗生素的情況下,某些領導機關仍然只允許西醫治療SARS,這就是非常令人奇怪的事了。

  由此我甚至激憤地聯想到,***功不允許信徒在生病時去醫院治療,西醫不允許病人在西醫治不好的情況下接受中醫治療;***功可以用信仰的名義宣布信徒的死亡為上層次,西醫可以用科學的名義宣布病人的死亡為天命;這兩者的邏輯為什麼竟然如此相似?難道我們都是西醫的信徒?難道我們都是西醫的人質?誰把我們的生命權交給西醫的?***功信徒還有一次選擇,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則是生下來就別無選擇,就天然地成為西醫的信徒?

  昨天,我在電話中向一位朋友推荐王文奎大夫。這位朋友的父親得了肺炎,也在北大醫院接受治療。肺炎固然有所好轉,但其他臟器卻出了問題。通話快結束時,我突然意識到,社會上的確普遍存在著西醫迷信。如果作為兒女讓父母接受中醫治療,父母和親友都會私下里認為是孩子不孝。可悲啊!可惜啊!

此文章於 2007-07-12 10:13 AM 被 fcitaa22 編輯.
舊 2007-07-12, 10:08 AM #3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中醫需要靠師傳。因為中醫面對的是一個復雜的矛盾綜合體,其中有無數層矛盾在發生作用,有主要的(系統級),有次要的(器官級),有二次要的(組織級),有三次要的(細胞級)。每一級矛盾中,有又主要矛盾至次要矛盾多個層次。其中每一對矛盾單獨解決都比較容易,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不同級別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怎樣能夠辨證施治呢?單一的原則不行,多個原則在一起相互打架還有原則嗎?所以,需要原則間的平衡、協調,需要找到主原則和次原則,理清陽和陰的關係。每一個病人的病情不同,即矛盾關係的組織不同。同樣的病症,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同樣的病因,其表現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培養中醫就像培養國家總理,既需要靠臨床實踐,也需要靠師傳。這才有“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的說法。中醫用葯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君葯攻主要矛盾,臣葯加強君葯的力量,佐葯攻次要矛盾並克制君葯的毒副作用,使葯調和葯性。這就像整頓一個管理混亂的企業,不但要撤換主要領導人,整頓士氣,調整市場戰略,開發新產品,加強質量控制,還要循序漸進,防止在整頓期間失序,造成資金流失,客戶流失,技術流失,亦即要懂得安撫人心,注意打擊一小撮,保護大多數。所以,單純學院式的中醫培養只能培養解決單一型問題的科級干部,培養不了總理。這種科級干部,就是那些守著一、二張方子吃一輩子的中醫。這種中醫守株待兔,碰到病情對他的方子了,他就成“神醫”了,對不上,就成庸醫了。從外部統計角度看,病人得出的結論是,這是個庸醫。真正的良醫用葯以變應變,出神入化。"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腦炎,名醫蒲輔周先生治好了167例腦炎,用了98個不同的處方。然而,西醫領導的衛生部居然認為,正因為每個處方解決了不到2個人的問題,所以蒲先生的醫術沒有統計意義!用西醫的這種機械論方法來領導、評價中醫的整體論,如同讓幼兒評價成人行為一樣,可笑復可嘆"。

實際上,真正的中西醫結合只能是“中醫為主,西醫為輔”。中醫可以防微杜漸,將絕大部分病情消滅在萌芽或成長狀態,到病情發展到完全不可逆轉的階段,再用西醫的“暴力革命”。至於何種病情為完全不可逆轉,則需要取決於中醫的治療水平。對於像王文奎這樣的醫師來說,肺癌晚期仍然可以逆轉。對於技低一籌的中醫(也是良醫,但醫術水平稍低)來說,肺癌早期和中期可以逆轉。如此,則可能形成一個以少數杰出良醫,多數普通良醫形成的中醫網絡,以遠低於西醫的成本,覆蓋全國城鄉。

  同病相憐,猩猩相惜。在醫學界,中醫是非主流。在經濟學界,我也是非主流。非主流的體驗是相似的。在經濟學界,一個數學出身的經濟學博士,盡管他對經濟史一竅不通,盡管他對經濟和社會的復雜性毫無了解,但他可以玩弄統計資料做模型,可以寫文章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上,可以憑借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的名聲對經濟政策指手划腳,就像一個學習分子生物學的醫學博士可以對一個病人任意處置一樣。經濟被搞坏了,"病人被治死了,他們卻是科學的化身,可以不負任何責任,他們責怪病人不是他們的典型病人"。

此文章於 2007-07-12 10:17 AM 被 fcitaa22 編輯.
舊 2007-07-12, 10:10 AM #3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一)中醫學與中醫學理論體系

1.中醫學:醫學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同疾病作斗爭的一門科學體系,屬於自然科學範疇: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傳統醫學科學,它有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2.中醫學理論體系:體系是由有關事物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而構成的一個整體。科學理論體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體的科學規律三個基本知識要素組成的完整體系。如愛因斯坦所說,“理論物理學的完整體系是由概念、被認為對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邏輯推理得到的結論這三者所構成的”(《愛因斯坦文集》)。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由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醫學邏輯演繹程序從基本原理推導出來的科學結論,即科學規律而構成的,是以中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條件

科學是一種社會現象,它不能游離於社會之外而孤立地存在與發展。科學體系是社會的一個子系統,它要與社會的其他子系統之間發生物質、能量和資訊交換。社會為科學的形成與發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條件。

中醫學發源於先秦,其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到秦漢時期。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的醫療保健的經驗積累和理論總結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自然科學是關於物質運動規律的理論知識體系。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社會和思維)根本觀點的體系。任何一門自然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哲學.必然受著哲學思想的支配和制約:特別是古代社會,哲學與自然科學尚未徹底分開之時,顯得尤為密切:中醫學屬於古代自然科學範疇,其理論體系始終沒有脫離古代自然哲學。中醫學以中國古代朴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構建其理論體系。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不僅為中醫學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生命觀,皋確立了中醫學的整體的研究方法,使中醫學以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去認識自然、認識生命,借以闡明人與自然、生命本質、健康與疾病等。中醫學運用哲學的概念和範疇,去觀察事物,借以闡明中醫學中的一系列問題,並貫穿於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使之成為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哲學概念和範疇通過中醫學的診療實踐,得到了探索、驗證和深化,從而又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哲學理論。中醫學雖然來自長期的經驗積累,但並沒有像其他經驗科學而被科學實驗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於中醫學理論充滿了朴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學淵源。

2.社會自然科學的滲透:中華民族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這一曆史時期,各種文化學術流振.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農家、兵家、縱橫家等學派展開了學術爭鳴與交流,學術上呈現出“諸子百家”的繁榮景象:通過諸於百家的學術爭鳴、交流與交融,出現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大一統局面,從而奠定子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礎,也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文化、科學、社會曆史基礎,中醫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這一時期,它廣泛地吸收、移植、滲透和交融了當時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種學說、各個學派的先進成就,諸如哲學、數學、化學、天文學、曆法學、氣象學、地理學、聲學、物候學、生理學、解剖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術基礎。

3.長期醫療經驗的積累:科學理論是科學抽象白6結果。科學抽象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形成科學概念和範疇,去揭示其規律性的一種研究方法,是人們運用理性思維方法,對所獲得到的感性經驗材料加工、整理,從而概括或抽象出事物的性質和規律的一種科學認識方法。實踐是中華民族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邏輯結構的起點。古代中國。人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和醫療實踐中,通過觀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材料,經過思維而形成概念、判斷,逐步上昇為醫學理論。重視實踐經驗的積累是中華民族傳統思維第一個重要的本質精神。

中國從公元前21世紀進入奴隸社會以后,人們對疾病的認識,隨著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而不斷發展:如早在西周,醫學家就提出了發病和葯物治病等理論。在春秋時代,秦國醫和又提出了六氣致病的學說,開創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先河。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和醫療實踐中,逐步積累了原始的醫葯知識,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豐富的實踐基礎。

科學理論的確立,無不通過長期反復的生活、生產和科學實踐,再從反復的認識中得出正確的理論,中醫學也是通過長期反復的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中醫學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例如臟象學說就是通過長期的生活觀察、反復的醫療實踐和解剖實驗而形成的,他如診斷、證候、治則、方葯功效的確立等無不皆然。由此可見,中醫學理論體系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以實踐作為堅實的基礎.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志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志是《黃帝內經》的問世。《黃帝內經》吸收了秦漢以前的天文、曆法、氣象、數學、生物、地理等多種學科的重要成果,在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總結了春秋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治療經驗,確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原則,系統地闡述了生理、病理、·經絡、解剖、診斷、治療、預防等問題,建立了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學發展的基礎和理論源泉。

(四)中醫學獨特理論體系的確立

《黃帝內經》的成書,實際上標志著中醫學基本理論的確立,它與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分別是中醫學基本理論和辨證論治的奠基之作。二者與《神農本草經》《難經》一起,被曆代醫家奉為經典,由此而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給后世醫學的發展以深遠的影響
舊 2007-07-12, 10:23 AM #3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fcitaa22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79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科學的發展除受到社會、政治、經濟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外,其自身內部還存在著相對立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是科學發展的內在根據,是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的矛盾是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中醫學理論體系在其發展過程中,隨著社會實踐特別是醫療實踐的發展,《黃帝內經》所構建的理論體系有的已無法解釋新的事實,出現了原有的科學理論與新的科學事實的矛盾?在社會需要的推動下,中醫學理論體系內部不斷地發生分化與綜合,於是新的理論學派和新的分支學科應運而生。中醫學理論體系就是在理論與實踐、分化與綜合、傳統與創新的對立統一運動中,不斷地向前發展著。

中醫理論體系的發展,是隨著中國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曆代醫家和人民群眾在長期與疾病斗爭的實踐中,運用相應曆史時期的先進文化科學技術成就,不斷地完善、提高而發展的。因此,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反映了相應曆史時期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

(一)中國曆代醫家的貢獻

在中醫學理論發展的過程中,上自晉、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許多醫家,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在各自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研究中,均從不同角度發展了中醫學理論體系。

魏晉隋唐時期:晉·王叔和著《脈經》,豐富了脈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是一部針灸學專著。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一部病因、病理和證候學專書。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燾的《外台祕要》等,集唐以前醫學之大成,從理論到臨床均有新的發展。

宋金元時期:自宋以后,迄至明清,許多醫家在繼承了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實踐經驗,勇於創新,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而使中醫學術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各種專科和綜合性論著,層出疊見。其中,金元四大家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劉完素(約1100年,卒年不詳)以火熱立論,力倡“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能生火”,用葯多用寒涼,火熱在表,治以辛涼甘寒,火熱在里,則用承氣諸方,表里俱熱,用防風通聖、涼膈以兩解之,所以被稱為“寒涼派”。劉氏之火熱理論,促進了溫病學說的發展,對溫病學說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張從正(約1156——1228年)傳河間之學,認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張“邪去則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稱為“攻下派”。他不僅對疾病的機理進行了深入地探討,而且擴大了汗、吐、下三法的應用範圍,對中醫治療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李東垣(約1180--1251年)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內傷學說,治療重在昇補脾陽,被稱為“補土派”。朱丹溪(約1281—1358年、重視相火妄動,耗傷真陰,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論,治病以滋陰.降火為主,因此被稱為“養陰派”。金元四大家各具特色,各有創見,均從不同角度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促進了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發展。

明清時期: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這一時期溫補學派頗為盛行,其中薛立齋、孫一奎、趙獻可、張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視脾腎,善於溫補。溫病學派的出現,標志著中醫學術發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吳又可創立了傳染病病因學的“戾氣學說”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療傳染病的較完整的學術見解,著成《溫疫論》,為溫病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葉天士《溫熱論》,首創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溫病條辨》,創三焦辨證;薛生白《濕熱病篇》,指出“濕熱之病,不獨與傷寒不同,且與溫病大異”;王孟英《溫熱經緯》“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這些溫病學家大膽地突破了“溫病不越傷寒”的傳統觀念,創立了以Ⅱ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溫病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從而使溫病學在證因脈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溫病學說和傷寒學說相輔相成,成為中醫治療外感熱病的兩大學說,在治療急性熱病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葯學理論是與中醫學理論相輔而行的,其肇始於《黃帝內經》,如五味人五臟,氣味厚薄陰陽的不同作用,君臣佐使的配伍等。陶弘景又提出了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之說。張元素則發展了葯物歸經和昇降浮沉的理論。中醫臨床治療,以此作為指導用葯的依據。

(二)中醫學理論的現代化

中醫學的曆史,是學術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曆史。中醫學理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及方法上均超過了曆史任何時期。當代中醫學理論的研究,以系統整理、發揚提高為前B,運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多學科多途徑地逐步揭示了中醫學理論的奧祕,使中醫學理論出現了不斷深化、更新,並有所突破的態勢。

在中醫學文獻的系統整理與研究方面,以中醫高等院校統編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為標志,構築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體系。闡釋經旨,賦予新義,開拓新境的《陰陽五行》《中醫學概論》《實用中醫基礎學》《氣血論》等許多論著和佳篇,則反映了中醫學理論水平的提高。

在中醫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上,除運用文獻方法研究中醫學理論的本源,進一步揭示其學術內涵外,利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研究中醫學理論則是當代中醫學理論研究的重要特點。中醫基礎理論蘊含著現代自然科學中某些前沿理論的始基,為哲學、天文學、氣象學、數學、物理學、系統科學、生命科學等,提供了一些思維原點或理論模式。諸如《內經的哲學與中醫學的方法》的問世,以及泛系理論與辨證論治、天文學與五運六氣、太極陰陽理論、運氣與氣象、控制論與治法理論、氣與場、氣與量子力學等研究成果的發表,使中醫學理論研究與當代前沿科學相溝通,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和創新意識。

運用現代醫學及其他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特別是實驗方法,研究中醫學的臟象、經絡、氣血、證候、診法、治法等,使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方法從經學的、經驗的、自然哲學的方法上昇為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初步闡明了中醫學理論某些概念、原理的科學內涵。如從肌電、皮膚溫度、皮膚電阻、血流圖、超聲波、雷射及同位素追蹤、微觀解剖、內分泌、神經化學等多方面研究,證實了經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關於經絡的實質,則提出了神經體液說、低阻抗說、皮層內臟相關說、第三平衡系統論、.波導論和液晶態說等學說,這些學說尚有待進一步驗證、探索。中醫學臟象學說的研究,通過臨床觀察,特別是動物實驗,在探討中醫臟腑的實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尤以脾腎研究為多。研究資料表明:在腎陽虛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下丘腦-垂體-性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三軸出現功能紊亂與低下,腎陽虛證的主要發病環節是下丘腦的調節功能紊亂。脾虛則與胃、腸、胰等整個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免疫功能障礙、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異常有關。其他對肝、心、肺的研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為了推動中醫學理論研究的發展,中國政府已把中醫臟象學、病因學、辨證學、診法及治則治法、養生學、動物造模、經絡研究、針刺麻醉機理研究以及文獻研究等內容列入“九五”、“十五”期間國家中醫葯科研規划。

中醫學理論研究已成為世界性的研究課題,各國學者多有建樹。當代中醫學理論研究成就非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學理論研究也必將取得重大突破,為生命科學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此文章於 2007-07-12 10:31 AM 被 fcitaa22 編輯.
舊 2007-07-12, 10:24 AM #39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citaa2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