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
看來5月底放量生產是SONY給台積電的deadline
只要晶片有即時搞出來,其它零組件備料庫存完善 依照SONY的需求量來說還有現在代工廠的組裝能力 根本沒有產能瓶頸 蘋果去年A13晶片也是在5月開始放量生產,9月底就能上市銷售 假設3.5個iphone a13的晶片大小約等於一顆PS5 SOC 去年底新iphone銷售應該有遠超過1750萬隻 推算回來SONY備貨500萬顆SOC 並趕在年底前完成組裝發送到銷售渠道 並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引用:
這才是內行人 比起某位索黑亂猜沒數據好太多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33
|
引用:
來來來,剛剛出爐的 [情報] AMD艱難對抗NV,2019顯卡市占僅增加 0.1% 引用:
引用:
講的夠白了吧,是相差一季(不是小弟的半年,但也不是您的一個月),數量2倍以上 ![]() ![]() ![]() 記得啊,不要引了人家的文又要說人家帶風向了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33
|
引用:
睡前幫你修正一下 時程差一季,產量差兩倍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76
|
PS產量比較少這件事
我是相信的 但只要供需相符也就夠了 我要玩薩爾達就是要買任天堂的遊樂器 XBOX有100萬台庫存讓我選 也不能讓我玩薩爾達 遊樂器是看遊戲陣容 不是看誰生產的機器比較多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0-06-17 11:54 P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回到我最初引用的文是PS5減產的傳聞
經過分析以及後續新消息都能確認沒有出這種怪招 PS5當然初期產能不會多高,首發肯定也會缺貨 但這不是刻意用的手法,弊端太多,甚至輸掉一個世代 PS5開發跟量產都不能說是順遂,這個以前也常發生 SONY都賣幾個世代了,也不是笨蛋新手 只能說做的不夠好,但如期上市,穩定增加產能還是能辦到 至於XSX當然是很有競爭力,要注意跟某位索黑相比 我向來雙方優點都會提及,而且都列入購買考慮名單 可某位索黑從來沒說過好話,去翻他的全部留言就能知道 還有樓上另一位別自己對號入座 XSX我從一開始就說了,價格才是重點 性能、主機硬體設計、量產都沒有問題 遊戲陣容靠跨平台遊戲也絕對夠,還有DX12U加持 以及現在軟粉最推崇的XGP 反而PS5各位別想年底入手 我認為到明年中都不見得會是好時機 除非首發遊戲有特別強的 但本家那幾款我也不認為首發會上 初期一定是靠PS4強化遊戲撐場,那玩PS4就夠了 這問題XSX也會面臨 但可以讓不想花大錢升級PC的玩家作為二號機 畢竟玩了一年的2080Ti,覺得花3萬6得到的性能提升有夠小 我現在改用RX5700撐著用,居然也不算太差 畢竟從1440P提升到4K代價太大,可畫質差異卻還好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5
|
引用:
手機晶片可以跟GPU晶片相比? 光電晶體數量不知道差多少倍去了 蘋果有那產量 不就是錢給的夠多 就算晶圓前期良率低 也照樣投片生產 照這說法 蘋果手機的GPU性能.提升一下 拿來生產掌上型遊戲機 不就可以打趴sony甚至任天堂了 apple手機可是賣一台賺兩台成本 人家是可以不計成本的生產晶片 照目前看起來 我猜ps5不管賣多少台 (為解決散熱=主機厚大=整體成本一定增加) 應該都是虧錢賣的(只能學任天堂靠周邊配備賺回來) 至於微軟主機 定價可以低一點(看是要補貼) 還是買主機送一年包月會員 玩家不買新遊戲.還可以玩4k/120fps的遊戲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
引用:
所以我用3.5顆手機SOC換算回1顆SONY SOC 蘋果一顆SOC大概是100mm2上下,SONY SOC算他350mm2一顆 這樣推算不為過吧?(微軟用的SOC是400mm2) 去年蘋果光是手機平均一季就要賣4000萬隻以上 今年蘋果新手機轉進5nm新製程 而且現在7nm產能良率也穩定了,也不用當冤大頭多付錢試良率搶產能 只要SONY有照規矩先付錢booking蘋果空下來的部分產能(這部分大家都在搶,各大廠早就已經瓜分好了),台積電就會按照時程負責生產出來 前面ptt連結一直強調東西終於在deadline前幹工出來 所以我傾向於SONY已經bookling好一定的產能,只要在deadline前投產,不出意外後面就沒有甚麼問題了 至於SONY到底打算在年底備多少貨? 我不是相關產業人員,我也不知道 只是前面有人說SONY 500萬顆SOC半年做不出來 我只是按照一般常理推算,依照蘋果的經驗5月投產一定來的及 只是現階段有沒有這麼多產能可以給SONY用而已 如果成熟製程多付錢就是大爺的話 華為7億美元急單就不會想要下5nm跟7nm的單,卻只能退而求其次下12nm、5nm (台積電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這是市場預測) https://udn.com/news/story/7086/4585591 如果台積電想要在7nm滿載的情況下接這急單 也是得跟已經下好訂單的客戶協調 因為每個客戶都有它產品上市的時程還有市場策略 這不是台積電可以控制的,也不是台積電可以得罪的 客戶不答應協調7nm產能,華為捧100億美金也沒用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76
|
產能其他人沒得商量
可以跟AMD談啊 晶片他設計的 又是同一間代工廠 合作多年 多花錢買AMD產能也是條路 引用:
出遊樂器主機是賺軟體錢 不是賣什麼週邊 就像是android/iOS商店有30%的稅 遊樂器也有 至於%數多少? 可以談多低? 這我就不清楚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458
|
ptt同一個人最新爆料是兩家進度差一季,(不同小組負責)
SOC產出差2倍以上, 有點軟那家錢給的很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