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828
|
引用:
針對第八點 現在汽車出廠超過3年後就是每年驗車一次了..10年以上老車是半年驗一次.... (以前是每年驗一次,10年以上老車半年驗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
*貧窮業餘吉他手的相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
引用:
汽車3年以上要年年驗車 10年以上一年2驗 這邊早就比機車嚴格了 而且絕對不是換個行照就可以 動力 煞車 燈光 排氣等等都要驗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針對驗車這部分...個人是贊同機車也該比照汽車辦理。 不然很多烏賊機車或亂改裝而吵死人/亮死人/噴死人的一堆機車都在路上亂跑...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29
|
引用:
引用:
引用: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宇宙!地球!台灣!台北!
文章: 110
|
新莊輔大附近最近車道縮減確實不少
原本的三線道變成了大約兩線道 因為最外側靠騎樓的那線全都在施工 加上輔大附近公車本來就很多 所有的小客車機車公車等,通通擠到那小小的兩線道上 兩線道還要禁行機車實在說不過去啦 以為路很大車很少大家很容易遵守交通規則是嗎 ![]() 今天看到樹林有騎士被違規的汽車玩死 ![]() 人家好好的騎在外車道上還不是一樣被鐵包人的車給玩死了 ![]() 不見警察對汽車臨停違規做過多少取締... 台北市都一大堆違規臨停了,何況取締較不嚴的台北縣?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31
|
我閒到從頭到尾看完
簡單說 1.樓主認為機車族數量最多,為啥要做細漢(台語) 2.其他多數認為正因為機車數量最多,才要處處設限,以降低數量 要互相說服似乎是件困難的事 我是持第2種看法啦 或許用總量管制(汽車+機車),若超過總數量,則收取進城費用 這樣交通或許會好一些 等汽機車數量控制許可範圍,路權什麼的,應該就不是問題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自大的島嶼
文章: 1,149
|
引用:
樓主怎麼還是堅持這種「先開放路權........其他規範再討論」的「不理性、扭曲、不公平」態度呢? 「責任義務、權益」只有一起討論,才是理性的、公平的。 樓主千萬要從「不理性」的泥沼裡走出來啊!
__________________
旅拍生態小生命 淡蘭古道路線登山健行、Off Road遊記彙集、「百岳、小百岳」遊記彙整記錄 遊台灣山林巧遇針葉木彙整集 【四獸山、南港山】區生態拾遺 回顧 底片時代『2010庚寅』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38
|
跟既得利益者討論事情,是沒有義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
徵你不要的AM4 CPU 徵你不要的SATA接頭斷裂SSD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自大的島嶼
文章: 1,149
|
引用:
這個方式真是太讚了! 「路權開放」理念,究極應該就是「完全禁止私人機動車輛進入」,路權完全還給人民的。 沒有機車族、汽車族的分野了。 可以做到完全的公平,也真正降低了空氣污染。 樓主說了那麼多「不公平、空污」方面的想法,想來應該會支持並將理念全面提升到「完全禁止私人機動車輛進入」。 感謝這位網友提供如此新穎的理念。 引用:
您說的完全正確, 所以前面曾經修正了 引用:
第一點是針對私領域,第3、4點是針對公共領域。(只是文字上不知要如何區分) 其實,很想加入您提到「完全禁止私人機動車輛進入」精神, 之前曾經聽說,有些都市採用牌照競拍模式,就是私人機動車輛牌照的數量,每年限定一定額度,採用競標,價高者得,所收費用全數移作改善道路和空氣品質之用。 這樣一來,一定很容易就達到樓主的開放路權,樓主想必相當支持「私人機動車輛牌照限額」。
__________________
旅拍生態小生命 淡蘭古道路線登山健行、Off Road遊記彙集、「百岳、小百岳」遊記彙整記錄 遊台灣山林巧遇針葉木彙整集 【四獸山、南港山】區生態拾遺 回顧 底片時代『2010庚寅』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2
|
1.長遠配套
2.權益、義務 可以不用考慮以上兩項的話,我也來嘴炮 我的嘴炮:道路立體化 在平面道路上能容納的東西就是有限,要塞更多的東西,不是左右擴寬,就是往上下發展 所以捷運不是往地下鑽,就是弄高架在天上跑;鐵路也是相同的方式(好像只有台北有) 最完美解:汽機車在天上飛 不過目前無法實踐 次級解:高架化 就看工程技術,高架能建幾層就幾層。 先去除人力車輛,用車體重量來分級,最基本高架就要建兩層。 我的建議是: 平面層:大型車輛及公共車輛及特殊申請車輛,像公車、救護車、遊覽車、殘障用車之類 第二層:汽車 第三層:機車 給大家參考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
開發中的落後地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