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26
|
引用:
大大 只有這個是實話(紅字) ![]() ![]() ![]() ![]() ![]() 奉養父母? 自己都沒某沒猴(小孩) 活不下去了 想奉養父母?沒有拖累父母 就偷笑了 平均收入下降 就從勞動者>老婆>小孩>老爸老媽 直到社會問題發生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0
|
引用:
其他的我不講 光說風險 簡單的講就是風險有價 如果風險無價那保險公司就是詐騙集團了 只要一個人投入一個工作 那就有風險 今天這個工作可不可以為我帶來後面長遠的利益 如果不行 那投入這個工作就有隱藏性的風險 所以小公司需要付出更高的薪資才能請到優秀的人才 因為小公司的風險高 也許哪天資金燒光了就沒了 大公司則用健全的制度與穩定吸引優秀的人才 理論上派遣的工作薪資應該要比正職高 為什麼 因為明年你未必請我 而且你也可以不用負擔正職的福利 也不需要負擔遣散費 這些廠商降低的風險成本應該要補貼到派遣人員的身上 但是你今天看到狀況剛好相反 派遣人員的薪資卻是比正職的低很多 這就是風險 回到你說年輕人不想擔風險 事實上是每個人都不想擔風險 不光光是年輕人 要人擔風險卻不想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這才是目前資方的矛盾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8 您的住址: Hampstead, London
文章: 85
|
引用:
Push your genitals between your legs. Now you're a pussy.
__________________
Fried, Frank, Harris, Shriver & Jacobson (London) LLP Barrister=Professional Leech(£1000/per hour) If I seem equal to the occasions, and ready to face it when it comes, it is because I have thought the matter over a long time, before undertaking it. ------------------------------------------------------------- Porsche Forever ( My new Panamera 4S arriving in this year ) ![]() ![]() 此文章於 2009-07-11 05:19 PM 被 Vincentinlaw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
引用:
我講的風險是對人生的態度, 跟工作沒有直接關係. 針對派遣, 先談定義 派遣是把工作包給別的公司, 由他們來管理, 工作的內容以及對價關係是由兩個公司談出來的. 接派遣工作的公司負責與被派遣員工談薪資, 僱主/勞工關係不是發生在原發包公司, 所以派遣員工的薪水高低跟原發包公司無關. 若派遣員工要爭取薪水也是跟接派遣的公司處理. 派遣員工若覺得不合理, 可以設法變成發包公司的員工, 或另尋工作 如果關係是個人接案, 那麼在接工作以前就要跟發包公司談清楚. 如果對價關係很差, 不接也罷. 自己拿多少就看自己談判的能力. 僱主/勞工關係也不成立. 如果談的是約聘, 我同意約聘人員應該要比正職員工高, 不過實際運作還是看市場機製, 這個要勞工們自己定奪. 那紙和約簽下去前的各種條件要談得很清楚, 拿多少好處就看自己多會推銷自己的能力以及敢不敢要. 如果覺得不合理大可找其它工作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6
|
引用:
心態~ ![]() 牢騷之言,你還願意回應,小弟感謝~ 而對於主要重點 1.台灣產業發展趨勢 2.現代年輕人還具有那些優勢 希望兄台能提播一些諍言 發表一下高見~ 虛言多說無意 只是徒增混亂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
引用:
Come now, I expected better from a person who makes 200K GBP a month At least say something witty or humorous :D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255
|
引用:
握有2317的台勞 ![]() ![]() ![]() 郭董+u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513
|
引用:
我講個現實的例子,你就知道台灣大學的教育有多失敗。 我弟就讀某科大電子系, 一天有人問到需要特殊規格的晶片要怎麼設計的時候, 老師扯了一堆,結論只講一句話: 其實現在需要什麼功能的IC都是用買的。 有沒有看出問題? 那電子系還要學什麼?~用買的就好啦。 我一直有一個偏見:大學老師"大多數"都是業界逃走的失敗者。 真要再叫這些老師再出去民間企業搞研發,能堪用的沒多少。 這些人教出來的學生呢?~ 還再用10年前、20年前他們逃出科技業的那套教學和嘴砲。 (老師當年怎樣怎樣,後來太累要顧身體才來教書...OOXX。) 堪用? 台灣教育確實需要重新再檢討, 外國的頂尖技術不只在企業中發表,大多數都在大學。 而廠商也常常贊助資源和大學合作,可台灣呢? 台灣大學根本比不上企業,完全沒資格談合作。 這現象不奇怪? 論台灣科技實力,不夠紮實...所以業界已經幾十年沒提升了。 也沒有那種眼前為之一亮的新產業,科技業快走向傳統產業。 再惡化下去台灣只會變成一個短暫閃耀的科技小國。 (別拿口號喊喊的LED和綠色產業來講,看看企業哪個動了?) 下個新興產業在哪裡根本看不見, 不過當大家都看不到的時候,總有人看到。 所以 台灣極度需要寬鬆的青年創業貸款,先不論還不還得出來, 當投資下去的時候,開店設備這些都是帶動民間消費、 也是擴大內需的一種方式,如果成功更可能創造極大的效益。 用亂槍打鳥的方式,期待下一個比爾蓋茲的出現, 只要出現小部分的成功,即使大多數錢都扔水里失敗了, 這小部分的成功者極有可能賺回這些丟水里的經濟價值。 而且中小企業創業本身就是台灣的發展模式。 大前研一說的無責信貸,前面有人說過...只可惜不可能實行。 p.s.剛上班回家好累,下次再繼續好了。 小弟我是整個禮拜上12小時班的年輕人...下禮拜6再加油! 要我生小孩怎麼可能?~剛打開電腦就想關機睡覺去了。 哪來的精力...台灣人絕種不是不可能的... ![]() 此文章於 2009-07-11 09:48 PM 被 NONOPIG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有一個問題我很苦惱, 但現實中很難提出.
台灣人呢, 都愛'靈活'的找解決方法, 得過且過. 跳過社會福利跟之前與aX的討論主題以外, 只講工作. 有時候光說大老闆們不願花錢去做研發, 這是錯的. 敢不敢講一個事實, 公司裡有研發部門的. 裡面有多少真的有心去做研發, 還是拿其他人的去修改? 是老闆摳而導致? 還是這裡的人本身就是這種惰性? 去德國, 去日本, 一個公差, 從圖紙開始檢討重畫. 台灣是放墊片, 去研磨, 稱之為現場配合, 實則懶得重做. 即使產品剛出來都能用, 好不好用跟能用多久, 想也知道. 華人的小聰明實在太多太靈活, 所以都不認真了. 帶隊帶得很累, 為了團隊我得學所有人不同的專長, 實力鎮壓. 另一條路是交際手腕, 或直接PMP公司血親系, 事情得過且過. =.= 偶爾覺得自己暴力的一面快要被逼出來了卻又忍住, 修行啊..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26
|
引用:
#340 台灣產業一直是做代工 這就是優勢 與中國接軌(被統一) 只剩老闆有優勢 與勞工何干 照此趨勢 台灣的青年只有變成台勞 和大陸勞工搶飯吃 領22k的「優勢」 Ps:今天報紙說鴻海6月營收破千億,有多少好處是給了台勞? >>> 你沒看到? 我認為要走出現在的困境 不是什麼構想/建言 是行動行動行動 說的再好的計畫 推不動做不了 如同你說的只是徒增混亂 如果 你要的是產業發展 就全力西進與中國接軌(被統一) 對方要什麼就全力提供 他們吃肉我們吃肉渣 也能活得肥滋滋 老闆們口袋賺飽飽 滿出來的部份再分一些給台勞(領22k)貧富差距再創多高多高 台灣也不會沉下去 如果 你要的是台灣人人性尊嚴 大部份人不用做到爆肝 才有飯吃 再聊吧 此文章於 2009-07-11 10:13 PM 被 jasen_10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