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夢畫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普洱茶與台灣陳茶

一、普洱茶(屬黑茶類)的品質特徵

1、黑茶分為條形黑茶與壓製黑茶兩大類。(黑茶的分類)

  (黑茶依加工方法及形狀分為條形黑茶與壓製黑茶兩大類。)

一條型黑茶
  又稱黑毛茶,主要產品有湖南黑毛茶、湖北老青茶、四川做莊茶、廣西的元堡散茶、雲南普洱茶等等。一般黑毛茶的茶菁較粗老,成熟度較高,一芽三、四、五葉都有。黑茶的初製工藝一般為:「鮮葉原料──剎菁(炒菁)──揉捻──渥堆──乾燥。」
  其中的渥堆將揉捻後堆積、經過醱酵與氧化作用,減少澀味、粗葉味,使葉色由暗綠轉為黃褐,湯色橙黃或橙紅,葉底為黃褐或黑褐的品質特徵。
  現在的普洱縣在古代是滇南重鎮普洱府,鄰近六大茶山(雲南思茅、西雙版納、攸樂、革登、倚邦)為茶葉的集散地,普洱茶因地得名。雲南各地不同茶品種到了普洱縣皆稱普洱茶,也就是原料皆由不同地區製成的青毛茶。因滇南地區溫度高,終年無霜交通閉塞,運輸不便。茶葉經長途跋涉或貯存,原來的晒青毛茶中茶葉成分進行氣化作用,這種天然貯放陳化的結果形成普洱茶。
  早期正規的普洱茶是經過長年緩慢,在複雜的氧化分解作用下,形成獨特的香氣與滋味,具有越陳越醇的特質。其品質特性與貯存年代關係密切,貯存茶齡的不同,在喝茶人的口感上有極大的差別。
  現在的普洱茶多以操短線方式,改變作法,改採人工陳化的新方法,將毛茶拼堆後茶葉置放用噴霧加水,讓茶葉充分吸收水分,創造微生物(菌)滋生繁殖有利環境。接著利用空氣中懸浮的微生物自然著生,或人工植菌,產生醱酵作用,再經自然風乾製成普洱茶。因此普洱茶屬於醱酵茶。(紅茶歸為醱酵茶是錯誤的)

二緊壓茶
  亦稱壓製茶,雲南磚茶、餅茶、七子餅茶由雲南晒青毛茶、普洱茶為原料,整理加工後,汽蒸壓製成型。根據壓製形狀不同,各地生產的壓製茶有磚形茶(茯磚茶、花磚茶、黑磚茶、青磚茶、米磚茶、雲南磚茶)、枕形茶(康磚茶、金尖茶)、碗臼形茶(沱茶)、蔞裝茶(六堡茶、方茶)、圓形茶(餅茶、七子餅茶)。

2、普洱茶的行銷
  自唐以來普洱茶交易的經濟活體聯繫中原與西藏。史上有「茶馬交易中心之邊茶政策」利用茶交易馬,為中原缺少的戰馬的重要來源。西北藏蒙民族日常生活飲乳食肉,缺乏蔬菜水果,對茶的大量需要流傳著「寧可三日無油鹽,不可一日不喝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可見在藏蒙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不可缺少的食品。
  為便於運輸及貯存,將茶緊壓,磚茶、餅茶因應而生。邊疆地區經濟情況較差,因此以較粗的六至十一級粗葉所製廉價茶,成為藏族、蒙古、維吾爾族的主要茶葉來源。香港或廣府位處邊遠地區,舊稱南蠻也飲用雲南普洱黑茶。此茶性較和順,老少咸宜,價廉、可長久擺放,耐沖泡,酒樓和一般家庭都飲用普洱散茶或餅茶。

3、何謂「發霉茶」
  普洱茶製茶過程的「醱酵」霉菌在茶葉上擴散,或貯存過程中因吸濕含水量超過10%時,霉菌的作用所造成的明顯霉味存在於茶葉中,霉味茶變成普洱茶的代名詞。早期中原地區(蘇杭、上海、北京等)甚少飲用,以「發霉」茶形容其特殊的特性。其實喝茶人對於霉味、焦味、異味最敏感,甚難接受,屬於劣茶。真正好的普洱茶不應該有霉味。
  製茶公會茶訊863期虞富蓮先生發表「普洱茶靠什麼鼎足市場」文章中部分敘述:「普洱茶在經過前一陣廠家、商家的熱炒,文人墨客的熱捧、新聞媒體的渲染後,終於沉寂下來了。時過境遷,現在儘管普洱茶價格『跳水』但很多地方的普洱茶專賣店幾乎門可羅雀……要使消費者的疑慮盡快釋然,這幾年的宣傳過於誇大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幾乎千篇一律地說,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減肥、抗癌,業內人士都知道,這些作用其他茶類都有,普洱茶是飲品,不是『藥』消費者最關注的是渥堆過程中生成的微生物和曲霉菌有沒有毒素。尤其像灰綠曲菌、黃曲霉、青霉等對人體有沒有危險,沒有權威的說法,也沒有科學的報告。普洱茶暨愛它,又怕它。」
  據檢測普洱茶中所含雜菌種類很複雜,茶葉含有「氟」,嫰葉含量較少,成葉或粗葉含量特高。以粗葉製成的磚茶,有些地區用煮開超量喝的結果,發生氟骨的病歷,也是應該注意的地方。茶也與多數的保健食品一樣,適量是寶,超量不好。

4、台灣的普洱茶
  台灣內銷茶促銷成功後飲茶風氣鼎盛。普洱茶受到香港普洱茶熱炒,價格瘋狂飆升,80年代至90年代(1990-2000年)台灣也興起熱賣普洱茶的風潮。台灣有些業者也開始製造普洱茶。部分業者從越南進口最廉價的粗條紅茶倒在水泥地上,和水翻攪後用帆布蓋起來裡面發熱,經過翻轉,待二至三星期後裡面已經有白色菌絲,而後加料蒸壓,用化學處理過看似相當陳舊,印了紅字的普洱茶就成型了。
  這樣的產品在商場普遍存在。筆者曾在台中的某百貨公司地下商場內逛街時,被一間茶行吸引。因看到商家掛有從報紙影印的「15年普洱茶功用」所以停駐閱覽,商家見狀送上小半紙杯的普洱茶試喝,推銷茶葉。其茶湯色澤似醬油,或因體質較敏感的關係,喝了之後喉嚨紅腫、聲啞、感到煩躁,經三天才恢復。這些普洱茶最大問題是沒有明確的製造廠商與品牌,出問題沒有人負責。還好香港普洱茶熱消退,台灣也不再火熱了。


二、台灣陳年烏龍茶

1、珍品 陳年烏龍茶類  
  所謂烏龍茶類包括烏龍茶、包種茶、椪風茶,林馥泉先生於民國四十五年所著烏龍茶、包種茶製造學第一章第一節烏龍茶之地位,略述「高尚飲茶之家,莫不視烏龍茶為居家珍品,年長貯存,以烏龍茶之陳貨視為去暑解熱之藥,逐年購備珍藏。故通常之家庭常有十數年或數十年持為貯存之陳茶,以備不時之需。遇有一般熱症,或腸胃消化不良、痢疾、感冒等疾病,確亦常收『茶到病除』之效。」
  據傳古時候因交通不便,醫藥不發達,福建地區有習俗,嫁女兒陪嫁較富裕人家都備有醃缸裝茶,長期貯存,備子孫臨時身體不適之需。
  茶葉主要成分對人體健康有關試驗研究已有豐厚的成果,可惜研究多以綠茶、紅茶為對象。烏龍茶類屬於「酵素茶」已經改變茶葉成分原有的形態,與原質狀態的綠茶,經氧化的紅茶都不同。依古籍記載陳年茶長期貯存氧化後的變化,對於人體健康關係更為密切,如果醫學生化等方面能加以探討,相信對人類未來的健康更有啟示作用。

2、普洱茶與烏龍茶陳年茶有何不同
  普耳陳茶原來是將製成的晒青毛茶在自然環境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進行緩慢複雜的變化,形成獨特的色、香、味。不同的貯存年代,產生不同的風味。但現在的普洱茶改變製法,用速效性的作法,由人工加水潮濕,由微生物(菌)的醱酵作用,與自然變化有很大的不同。
  烏龍茶類的陳茶則在貯存過程中與氧氣接觸進行氧化分解等化學反應,因此貯存時間不同,產生不同的口感。其香氣變陳香味,滋味變醇和、爽滑、涼喉與回甘,帶勁有活力,微酸是自然現象,湯色濃而剔透。有苦、澀、異味、焦味,或摻雜異味都屬劣茶。

3、烏龍茶類貯存陳茶的注意事項
  選擇品種與種茶環境、製茶、焙茶為貯放陳茶的選擇要點,不同品質的茶,久置而成的陳茶效果有明顯差異。茶葉經長期貯存氧化的結果,一般都會湯質淡薄的現象,因此選擇茶葉時必須格外注意。
  粗製茶經過精製,貯存前必需再烘焙,其烘焙程度要比平常高出二成火,貯存期間不得有霉味或異味的產生。
  茶葉含水分在5%以下時是穩定狀態,6至8%時為最佳的氧化陳化效果,8至10%時加速陳化作用,10%以上時容易受霉菌感染。適時注意變化,避免茶葉含水量過高為貯放重點。
  陳茶因長期貯存而來,對成本而言是項負擔。俗語說:「青吃就不夠,那有留著晒乾。」因此一般而言茶商少有高品質的陳茶,但是真正好的陳年茶應該選擇高品質的茶來貯存,這樣才有留存的價值。

4、如何辨別陳年茶的價值
  威士忌原酒,剛烈的酒性要變得圓潤必需進行貯酒,時間是重要成本。貯存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酒齡,價格有天壤之別。然而陳年茶的價值卻非茶齡就可判別,有些甚至變壞,不適飲用,毫無經濟價值。內行人從喝到的口感反應中判別,不同茶齡有不同的反應。喝到好陳茶由大腦神經系統反應,讓人全身舒爽,可稱為人生最大滿足感。
  好的陳年茶外觀以嫩葉、緊結、重實為佳,粗鬆、輕飄飄者劣,香氣有陳香味。甘醇、順滑、涼喉是其特色。
     
      
舊 2010-06-07, 01:05 AM #3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夢畫離線中  
夢畫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酵素」的功能

一製造烏龍茶類的關鍵
  茶菁採收即行炒菁、揉捻、乾燥的成品稱綠茶(帶菁味、苦澀)。
  茶菁若經過日光萎凋、靜置、攪拌再炒菁、揉捻、乾燥者為烏龍茶類(成品帶清香、滋味甘醇)。

     │苦澀           清香甘醇
  茶綠 │▁▁▂▂▃▃▄▄▅▅▆▇█烏龍茶類
  菁茶 │ 日光萎凋、靜置、攪拌


  烏龍茶類製茶過程與製造綠茶、紅茶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差別從日光萎凋開始,靜置攪拌至炒菁為止,其不同在於烏龍茶類讓茶菁中各種不同的酵素發揮觸媒、催化、分解等化學的反應的結果。酵素為烏龍茶類的製作的關鍵,使茶菁由青草味、苦澀轉變成香氣十足又帶甘潤,讓喝茶感受到清爽、口齒留香、喉韻無窮等等的至高享受。

二細胞之構造與「酵素」
  植物之組織由細胞所構成,細胞之產生係從原有細胞分裂而來,細胞之形狀異常繁雜變化無窮,一片蘋果葉內(大小與茶葉相當)約含有五千萬個細胞,無法用肉眼去觀察

植物生活細胞的簡單構造(圖):


  成長之細胞分為細胞壁、原生質(細胞質、細胞核)、液胞。茶葉主要成份(多元酚類、咖啡因、游離胺基酸、各種礦物質、各種元素等)多以溶液形態存在於細胞的液胞中。
  繁多的「酵素」則分佈於細胞原生質內細胞質的粒線體及葉綠體中。
  液胞內主要成分與細胞質的酵素間有液胞膜或稱細胞膜隔離。這種分隔狀態的茶菁炒菁、揉捻、乾燥的茶葉稱綠葉,為茶菁原質形態,帶苦、帶澀是其特色。

三製造烏龍茶的重要變化:

日光萎凋:
  剛採下來的茶菁含有大量的水份,呈膨脹狀態,因此細胞內液胞內茶葉成份的物質與細胞質的「酵素」因細胞膜成隔離狀態。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後,葉溫度提高至三十至三十五度,葉溫相對提高,經過十五至三十分鐘,重量減少八至十五個百分比。茶菁受到如此劇烈的變化,葉中的水分大量減少,原來的彈性、硬度、重量和體積大幅減少,葉質變柔軟,水分(溶液)含量降低,引起細胞內的大變化,細胞膜的透過性提高,原本分隔的茶葉成分因而相互接觸,酵素開始觸媒、催化、分解等化學反應。簡單的說,日光萎凋的結果,讓細胞內水分(溶液)減少葉溫提高,破壞細胞膜的組織使「酵素」與細胞內的主要成分接觸,產生系列的化學反應,這是製造烏龍茶類最重要的起點,也是關鍵點。

室內萎凋、靜置、攪拌:
  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後,葉溫提高,水分減少,由原來的膨脹狀態變成消水狀態,茶葉成波狀柔軟,細胞劇烈變化細胞膜透過性提高有利於「酵素」與主要成分進行觸媒、聚合、催化、氧化作用。此時需要茶菁移入室內,其主要功能與目的在使酵素的氧化作用能夠在適當的環境中緩緩地正常進行,生成重要的茶葉香氣與甘醇的成分。
  攪拌(又稱搖菁)的活動則可搖動茶菁,讓細胞內水份(溶液)藉搖動的動力與滲透作用,使葉內細胞水分(溶液)的各種物質均勻分佈,使得經酵素作用轉化的物質與未轉化的物質平均分佈,有利於酵素的活動。另一方面,翻動時,翻轉茶菁,讓茶菁之間的空氣流動,使得「酵素」作用時消耗掉的氧氣獲得補充,讓酵素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四烏龍茶類、綠茶與酵素
  綠茶茶菁從茶樹採下進入茶廠,首先就是進行炒菁工作,茶菁在高溫炒熟,所有葉內物質不再具活力,因此乾茶具有茶葉原有型態,較苦澀與青草香。
  烏龍茶類的制作過程重點是日光萎凋(加溫)作用,室內萎凋、攪拌,目的主在有利於細胞內的酵素與主要成分接觸所生的轉化、聚合、分解,將青嗅味轉換成幽雅飄逸的香氣及茶湯滋味甘醇潤喉等具有特色的茶類。但有很多烏龍茶類成品按照製造烏龍茶步驟進行,茶湯仍具有青草味與嚴重的苦澀,這種情況起因於製茶過程中某部分的缺失。多因環境與人為操作缺失,導致酵素的活動受阻所致。當酵素未起作用,製茶成品與綠茶相同,因此很多的烏龍茶類類同綠茶,不具「酵素茶」的特色。
 
舊 2010-06-07, 01:08 AM #3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夢畫離線中  
zero4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44
有人跟我一樣 想成"台灣茶軸"才進來看的嗎
舊 2010-06-07, 02:50 AM #3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ero4離線中  
alpha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天母
文章: 557
江DD大真該把這些精華心得放在wikipedia上~
舊 2010-06-07, 03:54 AM #3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pha離線中  
wizard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1
從文章看來, 綠茶跟烏龍茶的茶青是不是不同?
因為我在買茶時店家都會說輕發酵的叫綠茶, 不過看起來這個說法跟文章比是有點出入.

而茶青指的是樹種吧?

再請茶友指正一下!!!!
舊 2010-06-09, 05:18 PM #3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zard離線中  
water_luh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776
引用:
作者wizard
~~~
因為我在買茶時店家都會說輕發酵的叫綠茶, 不過看起來這個說法跟文章比是有點出入.
~~~


依據「中華民國海關進口稅則、進出口貨品分類表」...

茶葉的區分包括:綠茶(未發酵)、普洱茶、部分發酵茶,及其他紅茶(發酵)。
舊 2010-06-09, 08:43 PM #3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ater_luh離線中  
KML
Major Member
 
KM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225
好文......訂閱...
舊 2010-06-10, 01:43 AM #3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ML離線中  
chalice
Senior Member
 
chali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1,425
引用:
作者wizard
從文章看來, 綠茶跟烏龍茶的茶青是不是不同?
因為我在買茶時店家都會說輕發酵的叫綠茶, 不過看起來這個說法跟文章比是有點出入.

而茶青指的是樹種吧?

再請茶友指正一下!!!!

雖然我不是很專業,但應該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有錯請高手補正)

茶菁不是指樹種,茶菁是 採摘下來的茶葉就稱之為茶菁


這裡有些介紹,可以看一下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119/class04.htm

依發酵程度不同可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與全發酵茶。綠茶類及黃茶類屬於不發酵茶,常見的如龍井茶、眉茶、珠茶以及日本的煎茶都是不發酵茶,綠茶也是台灣自光復後至1980年代外銷最多的茶。
__________________
燦坤會員卡號:36425622  (電話區碼 04 )
舊 2010-06-10, 11:46 AM #3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lice離線中  
宅男 蘿莉控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258
哇07年的文章浮上來了耶
不過這一篇 在下前一陣子也有在找但是不知怎麼找不到
沒想到浮上來了
舊 2010-06-10, 11:52 AM #3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宅男 蘿莉控離線中  
StG44
Major Member
 
StG4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Berlin
文章: 292
很不錯滴文章
值得訂閱
__________________
Blut und Ehre!!
舊 2010-06-17, 07:01 PM #3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G44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