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作者MIB
真白爛啊........
封存於地底,要不要震一震,外漏污染地下水源,曝在大氣之中?
遠高於石化業????明明就是政府自己放任石化業



引用:
作者MIB
重點在能不能循環!!!!!

永遠性破壞都應該被嚴格控制
那些反石化卻支持核能,腦袋不知道在裝什麼.
怎麼會做出矛盾的判斷?


1. 理性討論,各抒看法... 請自重,而非隨意開始人身攻擊!

2. 核能、石化,都是目前政府支持的產業。若被洗腦,就不會有的支持有的反對。

3. 您所謂的重點,只是您個人看法,卻不一定是普遍的真理。我們更看重的,是持續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副作用、成本、我國環境可承載的外部成本、目前的安全考量、能源燃料(鈾礦、原油或煤礦等)掌握能力&成本... 而不是指因為單純重複不斷地去擔心不可預估,極小機率的「萬一」,而來杞人憂天,因噎廢食!

4. 反對核能發電的如您,目前好像還沒看到提出正面而有意義的替代方案?還是小弟漏看了?
     
      
舊 2011-03-14, 04:00 PM #3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MIB
重點在能不能循環!!!!!

永遠性破壞都應該被嚴格控制
那些反石化卻支持核能,腦袋不知道在裝什麼.
怎麼會做出矛盾的判斷?


溫室效應就在眼前,石化產品與能源為主要推手,你屁股都著火了,不先去滅火,還管下個月要繳房租幹麼?你的先後順序才有嚴重問題...

核分裂是有些問題,不過至少沒有溫室效應的問題,同時也是低價能源的來源,而低價能源則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條件之一,目前過渡期核能是唯一與成熟的原子能來源,等過渡期過去了,核融合時代或是太空太陽能時代來臨,人類取得無污染半永久性能源來源,這些問題才有可能獲得解決∼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1-03-14, 04:00 PM #3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Rainwe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引用:
作者MIB
錯,更應該拆舊建新........並且採更先進的設備及更嚴格的標準.

更根本是國內的能源政策及國土規劃.........沒人去推.
一遇抗爭,立刻裝龜

政府是這麼說沒錯,只是鄉民們一看到六輕的紀錄,再加上對政府原本就不太信任,
所以根本不信能做到.......

另一方面,核四對全國人民的效益比較看得出來,但國光石化蓋了對民眾是否利大於弊呢?
很多人是持質疑態度的,多半認為只會把污染留給人民,錢都被大老闆賺走........
舊 2011-03-14, 04:15 PM #3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wen離線中  
MyWish_2
*停權中*
 
MyWish_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12
引用:
作者code-hard
如果可以 我當然希望核一二三拆掉 如果真的蓋核四拆核一二三 那我不反對 這種東西少一個是一個 雖不滿意 但也還可以接受

但是現在有說作了核四就拆核一二三嗎 沒有啊 現在還希望延長核一二三使用期限咧


所以更應該要蓋核四嘛,不蓋核四自然要延長核一二三...最好準備要蓋核五,因為未來要拆核四
舊 2011-03-14, 04:44 PM #3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yWish_2離線中  
MyWish_2
*停權中*
 
MyWish_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12
引用:
作者namie345kimo
當全世界都在推展核能時,只有台灣還在反核
核能電廠設定一定有嚴格的標準,但是台灣政府卻沒有讓人民知道
只要是遇到天災時,民眾一定再罵政府,做的不好
反觀日本呢?
「地震時,看到有很多人從大樓跑出來,但沒有聽到尖叫聲。」,且發現日本人井然有序、迅速疏散,並沒有驚慌失措、尖叫。
而且去拿救災物資時,排隊很整齊,沒有互相推擠吵鬧叫囂,
然而不會去一直罵政府,救災不力等等......
顯示出台灣遇到災害的應變能力,明顯不足,從小到大的教育,還要再改進
所以這也是台灣為什麼不能進步的地方,真是令人感到惋惜∼


台灣發生事情只要把一切推給人禍,就可以安撫民心,秩序?先打軍公教狗官在說...
舊 2011-03-14, 05:01 PM #3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yWish_2離線中  
MyWish_2
*停權中*
 
MyWish_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12
引用:
作者gtstmars
有一點您說得沒錯,教育不足,但是這種防災演練不是人民自己教育自己就能做到

台灣人在發生災難時會恐慌
我想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
是人民對政府沒有信任感
你相信政府會在第一時間救援?物資呢?避難所呢?通訊聯絡?

政府預防工作有做好嗎?
對民眾有足夠的防災訓練嗎?
有規劃逃生路線?
有足夠的避難所和物資?
建築防震設計呢?
還有整體的指揮系統,不然每次發生天災時,就算你想捐錢捐物資都不知道管道

這些工作不是等到災難發生時才成立應變中心就能做好

每次政府都一團亂,人民不會恐慌才怪

這次我們看到日本覺得很有秩序
是因為平時紮實的防災演練跟預防工作
所以事後救災才很有效率



你會覺得一團亂,資訊來自何方?


媒體!是你看電視覺得一團亂,報導是個藝術,可以讓你覺得很快樂也可以很憂傷,如果媒體嗜血
你看到就是一團亂,大家看到一團亂,心中一驚慌就真的一團亂了,本來依序推行的工作,沒有辦法

照步驟來政府也一團亂了...看看NHK就知道,為什麼台灣會一團亂...

 
舊 2011-03-14, 05:09 PM #3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yWish_2離線中  
MIB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引用:
作者Rainwen
政府是這麼說沒錯,只是鄉民們一看到六輕的紀錄,再加上對政府原本就不太信任,
所以根本不信能做到.......

另一方面,核四對全國人民的效益比較看得出來,但國光石化蓋了對民眾是否利大於弊呢?
很多人是持質疑態度的,多半認為只會把污染留給人民,錢都被大老闆賺走........


收錢辦事
舊 2011-03-14, 05:12 PM #3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B離線中  
MIB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引用:
作者P&W
溫室效應就在眼前,石化產品與能源為主要推手,你屁股都著火了,不先去滅火,還管下個月要繳房租幹麼?你的先後順序才有嚴重問題...

核分裂是有些問題,不過至少沒有溫室效應的問題,同時也是低價能源的來源,而低價能源則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條件之一,目前過渡期核能是唯一與成熟的原子能來源,等過渡期過去了,核融合時代或是太空太陽能時代來臨,人類取得無污染半永久性能源來源,這些問題才有可能獲得解決∼


考量風險成本,後續處理.......核能在台灣絕對不是低價能源.
你所謂的核分裂才是你屁股都著火了,不先去滅火,還管下個月要繳房租幹麼?
因為核融合根本無解

溫室效應不就是CO2太多,植物太少,所產生的平衡破壞.
那還不大量植樹.
舊 2011-03-14, 05:17 PM #3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B離線中  
k2島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346
引用:
作者syntech1130
還可以在地球軌道建立大型太陽能發電廠,
利用軌道電梯連接與地面連接.

小國會依附有能力設置軌道電梯的國家,成立聯盟,
中東產油國就會因沒有石油需求而敗亡.
產生世界的動亂.





----- GUNDAM 00 的基本設定.


別夢了,現實世界中的人哪有像剛蛋裡的這麼笨?
別忘了還有恐怖分子....
未來軌道電梯被爆掉的某一天
恐怖分子:YEAH!!!!超爽ㄉ
舊 2011-03-14, 05:23 PM #3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2島民離線中  
latw
Junior Member
 
lat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772
引用:
作者marinese six
等你願意 從台北到高雄沿海 加蓋10座火力發電廠
每年燒掉5千萬噸煤礦 換來2000萬噸煤渣 跟3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們再來認真討論這個問題

來計算一下好了,既然有人提種樹.
假設(從網路上抄來的)一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1噸)的二氧化碳
一年可以消耗 360噸.

3000萬噸 / 360噸 = 83333.33公頃 = 833.3333 平方公里
台灣總面積 36191.4667平方公里
看起來還好的樣子 假設網路抄來的資料是對的話......
--
應該沒算錯吧
舊 2011-03-14, 05:30 PM #3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tw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