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mpri
*停權中*
 
pmp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969
引用:
作者BenLi
是這麼說沒錯,但是 Ralf 是在狂操30、40圈之後發生意外的嗎?

不是吧,是在週五第二次練習賽的時候,那麼為了保護車手為何可以在米其林找不到原因的情況下讓這些車手繼續進行週六第三、第四次的練習賽以及排位賽?還是說與積分無關所以就沒關係?

是很多人認為保護車手的立場應該不參加比賽,但是不妨仔細想想,最後做出這樣的決定真的是車隊上下從技術總監、輪胎廠、技工、到車手商量過後最不得已而且也是最好的決定嗎?還是只是喊著基於安全保護車手之名,實際上是車隊、輪胎廠、FIA 之間彼此的不滿和鬥爭而犧牲掉了車手與觀眾?

據我在網路上看新聞所得之的是第一線的車手實際上是想出賽的,而且有些甚至是在暖胎圈才被告知回維修站,我們不參加比賽了。連車手本身都不知道這項決定、這全都真的是為了保護車手安全嗎?

我是這麼覺得啦~
就算真的是為了保護車手好了, 有必要做到這麼絕嗎?
就算真的輪胎過了10圈就可能會出安全問題, 身為車手, 在這種不利條件下, 就會放棄出賽嗎?

如果我是車手的話, 我還是希望能出去跑這10圈, 證明自己不是技不如人, 也不是車子跑不過人家, 只是輪胎廠不行而已。

至於是要跑幾圈後退賽, 或是換輪胎受罰, 一顆引擎單場只跑10圈太浪費之類的評語, 都無所謂, 車手的舞台在賽車場上, 連跑都不跑就收工, 對車手、車迷, 尤其是現場的觀眾都太不公平了。

輪胎廠、車隊、FIA之間的角力做到這樣的地步, 只能說實在是太悲哀了......
     
      
舊 2005-06-21, 03:20 PM #3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mpri離線中  
xyz168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481
引用:
作者LucasY
可惜Minardi還是沒能上頒獎台

不過minardi獲得了7分
算是大豐收囉...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5-06-21, 03:51 PM #3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yz168離線中  
LucasY
Advance Member
 
Lucas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27
Post

引用:
作者BenLi
恕刪

"恕刪部份,我從頭到尾都贊同法拉利不修改賽道的決定是完全對的,也說了法拉利不用放棄優勢,請到前面去看看,不要死咬著不存在的東西來鞭我,真是無理取鬧到了極點"
上面那句,我說不存在的東西是這件事,每次回我的文都要重申一次這句話,可我從頭到尾是有發言過反對法拉利利用優勢嗎?你不是咬著不存在的東西是什麼啊
另外,既然用M牌車隊在13彎道會出事,而B牌不會有這問題,使用M牌的車隊站在安全性問題上就是有理由選擇退賽,有何問題存在,你到現在一直都在說除了減速彎的問題外,有其他的解決方法,甚至一直提到"跑慢點"撐到完賽也可以,那巴林時候M.S.的變速箱剛開始只在某幾檔有問題,幹麻不乾脆一檔跑到完,因為變速箱卡死會滑出賽道,會出事啊大哥,M牌輪胎在這裡也會出事啊,你是對撞車大賽有興趣的話,幹麻不去看美國賽車就好了
M牌跟七支車隊的錯誤是對於碗形賽道的低估與錯估,剩下的部份他們只是做該做的,而FIA還有B牌也是,這就是我的觀點,我也知道觀眾不爽,不過比賽就是這樣,沒有足夠的裝備去出賽,硬幹除了"蠢"之外沒有別的形容詞
至於你的10圈進去換一次輪胎,FIA的規矩都說了,要有安全性問題,可從Ralf跟Zonta的事件你還看不出來?那個爆胎的問題是沒有前兆的,那各車隊是等著換個六次給FIA判罰到死?還要冒著可能在換胎前可能就爆胎然後報銷車手的風險?
Minardi跟Jordan在賽車或輪胎上有安全性問題嗎?你為啥一直要把政治問題放在安全性問題前面?今天FIA跟M牌有研究出來通過那個那個彎道的安全速度嗎?沒有,整天就聽到一堆"放慢點","放慢點",FIA還說我們會幫忙監控超速的車子,連安全速度上限是多少都不知道也拿來當成解決方案
至於車手想不想比賽,專訪內容我當然有看,不只D.C.比賽前一天K.R.還在排位賽後的發布會說了,他才不管輪胎問題,而看看這堆車手的發言,大半的車手根本是不會在採訪時表達安全疑慮的,車手本來就是脫韁的野馬,車隊要適時約束車手有何問題?
另外同樣的,我也要慶幸全天下的車迷不是都跟你一樣以看爆胎撞牆送醫為興趣,不然F1真的會被當成全天下最危險的活動,而不是運動競賽了

此文章於 2005-06-21 05:14 PM 被 LucasY 編輯.
舊 2005-06-21, 04:54 PM #3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casY離線中  
mika_jungo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78
車評的話
另外在Racingnet討論區看到的文章,還挺有理的,給各位看看
=======================================
主題:衝突正式檯面化, 真正擔心的應該是FIA和ferrari和Bernie.
作者: 我來亂的 05/6/21-11:33

看事情表面的人當然會說M牌和使用M牌的車隊耍大牌,怕輸,
實際上呢? 大家真的以為M牌怕爆胎嗎?
今年美國站以前的8場比賽,以M牌和B牌7:3比例來算,
M牌爆胎比例還低於B牌爆胎比例.
話說回來,使用M牌輪胎的車隊想在美國站比賽,M牌擋得住嗎?
美國站只是大部份車隊把長久以來對FIA獨厚ferrari的不滿檯面化而已.
9支車隊除了Jordan的老闆還搞不清楚狀況之外,連Minardi也對FIA不爽.


那現在事情檯面化了, 棄賽的7支車隊怕禁賽嗎? 他們根本不怕.
F1要靠誰來支撐? 說穿了就是車隊,****贊助商,轉播權利金.
目前棄賽的7支車隊, 除了Sauber之外,哪一家和世界一級車廠沒淵源?
redbull前身是Jaguar (Ford Group),
Mclaren不用說,Mercedes還想買下Mclaren所有股權(戴姆勒集團),
Williams現在還是用BMW引擎,老闆和雷諾,Honda都合作過.
Toyota現在是世界第二大汽車集團,世界最賺錢的車廠.
Honda是日本第二大車廠,獲利率全世界屬一屬二,還有Motor市場.
雷諾是法國第一大車廠,比PSA集團還大.在歐洲佔有率前三名.僅次於VW和OPEL.

如果這幾家一級車廠一面倒向成立GPWC, 那贊助的****商會倒向哪裡??
贊助的****商倒向GPWC的話, 那轉播媒體會倒向哪裡??
轉播媒體倒向GPWC, 那觀眾會倒向哪裡?

車廠(車隊), 贊助廣告商, 媒體, 觀眾, 這幾個主要的因素倒向GPWC, 那F1玩得下去嗎?
沒觀眾捧場的F1, 像萬寶路, Vodafone, 這兩家ferrari主要贊助商還會贊助得下去嗎?
屆時ferrari剩下虧損累累的母公司Fiat, 還玩得下去嗎?
難道弄個10台20台的ferrari自己玩?? 那Fiat鐵定嗝屁.

觀眾去看GPWC,那F1誰看? 一但****利益和商業利益不見了,
那Bernie的財富將如流水.

那這次美國站比賽把多數車隊和FIA的衝突檯面化,
長遠看來,該害怕的會是誰??
是這幾家棄賽的車隊嗎? NoNoNo.....

日本侵略中國, 八國聯軍打清朝, 兩次世界大戰,...
哪一次不需要用某次事件當導火線.
美國站事件只是讓各大車廠對成立GPWC更合理化而已
=====================================

主題:為何有些人就是看不清? 美國站事件, 米其林只是打手而已.
作者: 我來亂的 05/6/21-14:34

基本上米其林只是打手.
車隊參賽拿到積分,獎金是歸車隊的,輪胎供應商一毛錢也拿不到.
為何那些M牌陣營為何要放棄拿積分和拿獎金的機會?
因為他們不惜用杯葛的方法向FIA表達不滿.
米其林只是他們之間一致可拿出來用的藉口工具
或許有人問, 那米其林幹嘛當打手?

看在
Mercedes (Smart,Man,.....)
BMW (Mini,Motor,.... )
Toyota (Lexus, Crown, Daihatsu, Yamaha, ....)
Honda (Acura, Motor,.....)
Renault (Nissan, Infiniti, ....)

這些幾乎佔全世界50%佔有率的車廠,和超過75%機車市場的集團,

看在這些客戶的份上, 米其林輪胎能不買帳嗎?
舊 2005-06-21, 05:33 PM #3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ka_jungo離線中  
mika_jungo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78
說穿了,只不過是車隊借題發揮
對外是說安全顧慮,實際上是要捅FIA一刀
至於車迷權益...............反正人是健忘的
各位還記得前年RB在終點前讓位給MS,被罵到臭頭
結果後來大家還不是繼續看比賽看的很爽
反正我們只是透過第四台看的而已,何必大動肝火呢
最有權利生氣的應該是現場觀眾,花那麼多錢,卻只看到六台車比賽
要不是Jordan爽約,害的Minardi也要跟著上
不然可能真的只會看到兩台紅車在跑,那才真的會吐血
舊 2005-06-21, 05:44 PM #3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ka_jungo離線中  
evens
Power Member
 
even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44
我對這些都沒興趣!
唯一遺憾的~是鄧俓生沒能跟ROBIN一起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我總感覺~鄧俓生要是那天有加入轉播播報~依訂有很多的"經典名言"又要出來了!
舊 2005-06-21, 05:46 PM #3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vens離線中  
goodpig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4
引用:
作者mika_jungo
另外在Racingnet討論區看到的文章,還挺有理的,給各位看看
=======================================
主題:衝突正式檯面化, 真正擔心的應該是FIA和ferrari和Bernie.
作者: 我來亂的 05/6/21-11:33
看事情表面的人當然會說M牌和使用M牌的車隊耍大牌,怕輸,
實際上呢? 大家真的以為M牌怕爆胎嗎?
今年美國站以前的8場比賽,以M牌和B牌7:3比例來算,
M牌爆胎比例還低於B牌爆胎比例.
話說回來,使用M牌輪胎的車隊想在美國站比賽,M牌擋得住嗎?
美國站只是大部份車隊把長久以來對FIA獨厚ferrari的不滿檯面化而已.

不敢苟同,米其林有這樣的膽子甘冒得罪全球車迷的危險,做出這種事情?我不這樣認為,這次的事件已經對米其林的商譽影響非常大了,如果他真的是想藉由此事件借題發揮,那我只能說米其林的高層實在是有欠考慮。

另外,拿過去幾站的爆胎機率是無法套用在美國站的,因為美國站有INDY的高速彎角,加上今年跑道重新鋪過,抓地力與特性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B牌由於有INDY賽事的經驗奧援,所以顯然有所準備,M牌顯然在美國站是準備不足的。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舊 2005-06-21, 05:52 PM #3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odpig離線中  
chengj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289
用安全的理由我不太相信,不然為何用B牌的Jordan和Minardi為何剛開始也要一起抵制比賽

此文章於 2005-06-21 05:56 PM 被 chengjer 編輯.
舊 2005-06-21, 05:54 PM #3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gjer離線中  
goodpig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4
引用:
作者dighole
就是因為排位賽後眾車隊發現米其林這款胎真的有問題,加上之前對FIA的不滿情緒才取消正賽的,不過FIA最好還是修改規則,讓車隊有選擇換胎的自由,否則對車手車隊都有影響!

FIA之所以會有限制換胎的新規定主要原因還是上個賽季法拉利車隊把換胎加油當作"策略"來運用,一場比賽來個4~5次進pit,讓小車隊吃不消,所以FIA才出此下策!

1. 猶記得不久前,你還大力支持FIA今年的不換胎政策 ,還說今年的輪胎材質安全無虞,以前可以換輪胎讓這些輪胎廠不知長進。

2. 多次的換胎加油策略,會對小車隊不利?我實在是見識太少,這樣的理論還是第一次看到,煩請多解釋一下好嗎?

還有,去年賽季最多進站次數,是法國站大舒的四次,五次是哪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此文章於 2005-06-21 06:06 PM 被 goodpig 編輯.
舊 2005-06-21, 05:57 PM #3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odpig離線中  
LucasY
Advance Member
 
Lucas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27
引用:
作者chengjer
用安全的理由我不太相信,不然為何用B牌的Jordan和Minardi為何剛開始也要一起抵制比賽

..........總不會Ralf的撞牆跟Zonta的爆胎也是假的吧?
舊 2005-06-21, 05:59 PM #3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casY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