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entnet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351
引用:
作者goodpig
昨天才知道,現在PCR的每日檢驗量能已經到八萬多

一個月前增加十幾倍,勉強算給過


那以現在確診數來說算穩定的確診數值嘍?

只要不要再人流過於密集接觸..感染機率相對就降低了吧?
     
      
舊 2021-06-13, 11:59 AM #31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net離線中  
wpc040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94
引用:
作者GCVincent
美國川普政府是去年7月開始 OWS 大灑幣幾十億鎂下單各家疫苗,
當時沒有一家2/3期做完的。

所以現在美國掌握的疫苗可以多到滿出來。


所以這些疫苗廠有因為收到訂單說不去做三期嗎?

 
舊 2021-06-13, 12:13 PM #31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pc0406離線中  
goodpig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69
引用:
作者Kentnet
那以現在確診數來說算穩定的確診數值嘍?
只要不要再人流過於密集接觸..感染機率相對就降低了吧?

嗯,現在Rt值降到0.58

繼續加油
舊 2021-06-13, 12:26 PM #31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odpig離線中  
bibo987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6
文章: 737
補一篇被消失的新聞 朱敬一院士的專業見解

幫貼自頁面存檔
2021年6月11日 週五 上午1:24·5 分鐘 (閱讀時間)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疫苗成為民眾關注焦點,國產高端疫苗昨(10)日宣布二期試驗解盲成功,但疫苗審查過程中引發的爭議,在各界有不少討論。

對此,中研院士朱敬一提出自己對於「疫苗產業」的政策意見,並對至今的疫苗爭議給予3點建議。

曾擔任過科技政委、國科會主委,督導過行政院生技產業發展計劃的朱敬一在臉書發文表示,疫苗從研發到推出,需要做三期臨床試驗,

第一期看初步身體反應,第二期尋找有效激發抗體的劑量,二期做完即使樣本不很大,就可以知道某種疫苗究竟能不能有效產生抗體。

朱敬一解釋,疫苗的作用,是訓練身體面對病毒時的作戰能力,我們身體對抗病毒作戰的士兵,叫做「抗體」。成功訓練作戰士兵,不表示他們能夠克敵(病毒)致勝。

臨床三期的作用,是檢驗疫苗的致勝有效性,以及我們身體對病毒戰鬥所可能付出的成本,這也是為何要做第三期試驗的原因。

朱敬一說明,為什麼有抗體未必表示能成功克敵?什麼又是戰鬥成本?有3個面向要考慮。

1.產生抗體的同時,也可能引發若干嚴重的副作用,例如血栓,像是七傷拳,出拳傷敵也傷到自己;

2.抗體士兵是有了,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卻打不過病毒;3.抗體雖然能夠打敗病毒,卻是「慘勝」,造成身體其他傷害。這些都是「疫苗本身風險」成本,

都需要臨床三期試驗,讓士兵有機會真實作戰,才能確認疫苗的風險成本與有效性。

對於目前歐美多家廠牌的疫苗在臨床三期沒做完就會發緊急藥證(EUA)准予施打。朱敬一指出,這是管制科學的統計問題與取捨問題,正常的三期試驗,也許要求幾個月之後的某種統計數據。

但是如果傳染病嚴重,那麼拖越久核准疫苗,傳染病造成的傷亡就越大。提前核准施打,就是在「疫苗本身風險」與「傳染病蔓延死傷風險」之間,做妥協。EUA 可以依新數據,不斷滾動修正。

此外,朱敬一表示,另一種可能的提前核准,是在臨床三期發現,疫苗對某些族群子樣本副作用較小,於是可針對子樣本族群先核准施打。這也是依統計樣本結果,而做彈性修正;

無論如何,緊急核准都不是正式核准,臨床三期還是在繼續進行,都要依據三期臨床的數據修正。如果發現「疫苗本身風險」頗為可觀,也可以取消核准。

對於不少人對於總統蔡英文日前在國安高層會議後宣布7月底供應首批國產疫苗,朱敬一直言「不應該」,核准疫苗的決定,必須依據「疫苗本身風險」與「傳染病死傷風險」的評估,

這是管制科學的判斷,不是政治判斷,在科學結論出來之前先說政治結論,這就會給審查委員不當壓力;

美國前總統川普,曾經希望美國FDA能在大選投票前核准疫苗,但遭到紐約時報、美國國家科學院等的強烈批評。最後,美國FDA沒有妥協。

至於中研院士陳培哲辭去疫苗審查委員引起外界議論,朱敬一表示,陳培哲認為臨床三期一定要做,不可以以二期擴大樣本取代三期;

陳培哲日前的聲明,也建議從某些特定群體先做臨床三期,至於這些臨床三期的樣本其統計檢定要如何修正,以平衡「疫苗本身風險」與「傳染病死傷風險」,這可以由委員會討論。

至於台灣需要多少劑疫苗才夠,朱敬一認為,如果台灣預計施打劑數是3000萬劑,那也許應該購買3500萬劑,再依疫苗效力指標決定施打次序,最後沒有用到的500萬劑,可以銷毀,或者可以贈送,這筆預算不大是國家可以支應的。

朱敬一表示,無論如何,生命健康權最大,疫苗絕對沒有「愛用國貨」的優先性。

朱敬一認為,疫苗採購可以有「扶持本土疫苗產業」的考量,但是做法要細膩。政府可以採購取得EUA的國產疫苗,但是每劑的單價,可以設下級距,要與該疫苗的效力指標掛勾,

至少保證廠商回本,效力越好單價越高,這樣藥廠的努力誘因才會增加;如果國產疫苗需要國家政策的配合,則國家可以要求某種類似「政策技術股」的回饋。

如果國家疫苗政策成功,該疫苗股票價格大漲,則國庫也受惠,不是單純地圖利廠商。

至於疫苗紛爭要怎麼收場?朱敬一提出3點建議,

1.蔡總統應該要修正她原先的談話,公開宣示她對科學專業審查的絕對尊重。

2.在專業受到尊重的前提下,陳培哲院士可以回到審查委員會,說服委員會臨床三期的變通做法。

3.孕育本土疫苗產業,要有足夠的經濟專業概念,採購契約內容要經得起民主社會的檢驗

此文章於 2021-06-13 12:52 PM 被 bibo987 編輯.
舊 2021-06-13, 12:50 PM #31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ibo987離線中  
hendry2002
Major Member
 
hendry200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5
引用:
作者bibo987
補一篇被消失的新聞 朱敬一院士的專業見解

幫貼自頁面存檔
2021年6月11日 週五 上午1:24·5 分鐘 (閱讀時間)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疫苗成為民眾關注焦點,國產高端疫苗昨(10)日宣布二期試驗解盲成功,但疫苗審查過程中引發的爭議,在各界有不少討論。

對此,中研院士朱敬一提出自己對於「疫苗產業」的政策意見,並對至今的疫苗爭議給予3點建議。

曾擔任過科技政委、國科會主委,督導過行政院生技產業發展計劃的朱敬一在臉書發文表示,疫苗從研發到推出,需要做三期臨床試驗,

第一期看初步身體反應,第二期尋找有效激發抗體的劑量,二期做完即使樣本不很大,就可以知道某種疫苗究竟能不能有效產生抗體。

朱敬一解釋,疫苗的作用,是訓練身體面對病毒時的作戰能力,我們身體對抗病毒作戰的士兵,叫做「抗體」。成功訓練作戰士兵,不表示他們能夠克敵(病毒)致勝。

臨...


這篇文寫得真好

可惜PCDVD上沒有讚

舊 2021-06-13, 01:01 PM #31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ndry2002離線中  
overtime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7
引用:
作者goodpig
嗯,現在Rt值降到0.58

繼續加油



致死率3.2%高於全球致死率2.17%

很明顯就是很多無症狀沒被篩檢到

這些無症狀的趴趴走就變成隱形傳播鏈

你還會覺得0.58的Rt值準嗎
舊 2021-06-13, 01:15 PM #31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time離線中  
overtime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7
PCR量能突破8萬件!羅一鈞數據表曝光 台大醫含淚讚:英雄

才8萬件又開始造神惹...

人家廣州市1天PCR檢測600萬件

舊 2021-06-13, 01:21 PM #31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time離線中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引用:
作者wpc0406
所以這些疫苗廠有因為收到訂單說不去做三期嗎?


他們各家有的是收到訂單後才官宣做2/3期,或者2/3期剛開始還沒一半
就收到訂單。

最扯的是 AZ , 5/21 OWS 就資助12億鎂保留三億劑,英國資助6800萬英鎊保留一億劑。
然後七月才官宣做三期。

Sanofi and GlaxoSmithKline 去年7/31 收 OWS 資助 21億鎂,年底只說疫苗防禦力不夠,要 delay,
7月到現在快一年了,連根雞拔毛都沒看見,到底做到那一期都不知道?

之前成功上市量產的疫苗以及部分失敗的,幾乎每一家都收了 OWS 圖利廠商的大筆資金,少的幾千萬,
多的20幾億美金。

川普就是人傻錢多大灑幣,活該選不上。
不過每個打了(自由世界)疫苗的,都應該對川普說聲謝謝!

此文章於 2021-06-13 01:31 PM 被 GCVincent 編輯.
舊 2021-06-13, 01:24 PM #31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  
Kentnet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351
引用:
作者goodpig
嗯,現在Rt值降到0.58

繼續加油


引用:
作者overtime
致死率3.2%高於全球致死率2.17%

很明顯就是很多無症狀沒被篩檢到

這些無症狀的趴趴走就變成隱形傳播鏈

你還會覺得0.58的Rt值準嗎


當然篩檢量大增對確診數的數值更能掌握

但不代表隱性的帶源者(未做篩檢者)被掌握.

所以中央到各級政府呼籲全民不要群聚再造成感染增加用意.

但有些明明是該隔離該自主健康管理的還是到處趴趴走.

人的劣根性是很難做到百分百的防疫.

還好台灣人普遍怕死的情況.也或多或少對防疫上多了99%的防疫強度.

至於其他1%的?我們也只能自求多福.

再則等到疫苗的到來..
舊 2021-06-13, 01:26 PM #31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net離線中  
goodpig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69
引用:
作者overtime
致死率3.2%高於全球致死率2.17%
很明顯就是很多無症狀沒被篩檢到
這些無症狀的趴趴走就變成隱形傳播鏈
你還會覺得0.58的Rt值準嗎

致死率高的原因我前幾天早就在這邊說過幾個可能性了
其中一點就是可能有很多人確診沒被篩出來
你不用這麼急著跳出來

但是這也只是原因之一
高齡人口罹患慢性病比例高
以及對於重症的治療方式可能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都是可能的原因
重大的事件原因不可能只有單一個
而且國外的經驗,疫情爆發初期的致死率本來就會比較高

現在的篩檢能量也擴充這麼多了
陽性率就是沒有再提高
Rt值本來就是判斷疫情程度的指標

此文章於 2021-06-13 01:39 PM 被 goodpig 編輯.
舊 2021-06-13, 01:35 PM #31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odpig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