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617
|
引用:
正確標示的符號,當然是軟體可以正確標示出。 這就不勞你費心了, 寫給你看的 用um就夠了 .. ![]() 引用:
您別在意喔,引用您的文回你, 我從一開始就是告訴BMC 重點不是容忍值三個字, 我後來也有說明,我關注的重點是什麼,就 BMC不死心的一直希望我講他想聽的, 那我不想走進他的圈子..就變這樣囉。
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研究室的功能【先研究不會立即致死,再講求口感】。 民主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責任過錯推給人民。 民主的好處2....看看昱伸和三鹿,就知道民主多好了!! 死人的好處,就是怎麼說他都不會抗議。 有些不在台灣的人都特別愛台灣,而且把在台灣的人講的好像都不愛台灣!!! 猜猜看..在哪一個國家,想殺人不用拿刀拿槍,只要開車撞人然後灌幾瓶酒就好了。 此文章於 2011-06-15 02:01 AM 被 EAC212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29
|
引用:
只有貴行業的設定精度=成本? 食品業的設定精度不等於成本? 只有貴行業的容許公差, 食品業不容許公差? 假設貴公司的公差是+/-1um好了, 原來貴公司的容許值是 2um, 也不是0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76
|
這篇已經變調成意氣之爭,說錯沒關係承認就好了,沒有人樣樣都懂,
拉不下臉硬ㄠ只會更難看。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20
|
引用:
我覺得這一串有點像陽光跑路那棟高樓的樣子了, 再說下去,會不會有人跑去告人啊? 硬拗的嘴臉真難看...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太陽系
文章: 32
|
我想「腦殘 防治」應該算是美好的事物...
![]() ![]() ![]()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65
|
引用:
要告人也是我先告 一開始也不知道是誰動不動就說別人的氣質...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這個在最前面的幾頁都跟他說過了~ 所以才要他搞清楚什麼叫作 環境荷爾蒙 ~ 他的問題是~他一開始就自行腦補 容忍值 的定義(結果是錯的) 被破梗後~就扯去別的地方~ 後來發現他連 環境荷爾蒙 的意思都不太清楚...就找了點資料給他看(不過他好像不看) SO~問題是他要的是他自行腦補的結果~而不是別人找給他的資料~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0
文章: 29
|
雖然這篇一直在鬼打牆,但是裡面還有有很多食品、分析化學的專業知識可以看的!
讓正確的資訊在網路討論也是好事啦! 節錄一段今天看到的新聞,大家參考一下!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936+122011061500399,00.html 向來以嚴格控管、層層把關及高效率檢出服務享譽檢驗業界的美和科技大學「農水產品檢驗服務中心」,自5月下旬塑化劑風暴以來,已為國內 食品、生技醫藥產 業進行約3仟餘件的送樣檢驗服務,希望能為國人的健康做到第一線的把關,也期待透過高規格的檢驗技術,讓產品製造商能從原料、製程、產品 過程中,嚴控其品 質管理;而在將近一個月的塑化劑檢驗過程中,該中心負責人也是美和科大副校長陳景川教授有一個重大的發現;以下為陳景川博士訪談摘要。 問:貴檢驗單位究竟發現了那些值得國人注意的事? 答:在近一個月的密集檢驗、交叉比對以及和業者深談後,發現一個必須儘速公開的事實,那就是塑化劑公安事件發生後,本中心起 初著重高劑量 污染值之來源,但在六月一日後,各路廠商送檢之各式產品均被驗出微量之塑化劑,即便廠商宣稱產品根本未使用任何塑化劑,但檢驗結果仍有含 量不等之各式塑化 劑,因此認為應正本清源找出問題之所在,本中心與部分業者進行深入全面的探討後,終於發現幾項關鍵性因素;第一、很多食品或生技業者在生 產製程中都會使用 到酒精萃取步驟,但藥用酒精在貯存、運送過程都是使用塑膠桶,因此在過程中會釋出塑化劑成份,數據顯示檢出DEHP、DINP、DBP、 DIBP等,從 5-95ppb不等,另外,食材以酒精浸漬或萃取大都在塑膠桶中進行,若浸漬液再經過加熱、乾燥濃縮,其塑化劑含量會更高達 2-10ppm。第二、各式溶 劑在塑膠PVC、壓克力或塑膠軟管之容器內重複循環使用,其溶出塑化劑DEHP15ppm、DINP47ppm、DBP6.7ppm,將 污染最終產品。第 三、藥品或生技產品在加熱打成錠片時會與PVC層接觸,此釋出量可能高達1-2ppm。第四、方塊酥或米麥產品經加熱管路以PVC板模壓 擠成型,此過程會 釋出大量DINP1-7ppm,但以白鐵板模壓擠成型之產品則未檢出。第五、泡麵調味料、油包用PVC袋熱充填,溶出 DINP1-2ppm。經交叉比對及 研究實驗,可看出在後續的產品檢驗,所驗出的塑化劑成份根本上是在製程中所污染而來,絕非蓄意添加所致。 問:您對塑化劑污染事件之後續的發展有何建議? 答:從已開發國家中,可看出其在食品、生技醫藥產業早已禁用PVC產品,因為PVC產品為非環保產品且燃燒後產生戴奧辛之污 染問題;但反 觀台灣,因「塑膠王國」之美稱,故食品工業之製程中,仍採用大量低廉的塑膠產品(生產線、容器…等),因此,製程中釋出之塑化劑是造成此 次風暴衍生之省 思,日後,廠商之自覺、自律,漸進式的改善製程管路、配件,徹底改善釋出塑化劑之環境,降低間接污染途徑是刻不容緩的方向;而政府相關機 關亦應立刻訂定相 關規範並監督改善,如此,才能真正有效杜絕食品中各種塑化劑的污染。 【後文略...】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這個就問題大了....整個生產線設備都要汰換
![]() 食品衛生法規也需要大大的修訂一番,從原料到設備都要規範控管。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0
文章: 29
|
製程設備全數汰換的可行性我想應該不大!
大概只會針對污染數值較嚴重點進行管制, TFDA目前應該會做食品或藥品背景值調查,訂出本篇主題所謂的"TDI", 然後去設定所謂的"食品檢出標準", 當然屬惡意添加的,一定是不允許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