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st0011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163
引用:
作者LDSKING
請問您開車煞車失靈是會減速還是加速?或甚至不敢再開等待救援?

這不是智力測驗也不是是非選擇題更不會是申論題,這是常識問題


若引用報導無誤, 106年保養之後兩個月就出問題, 且一直沒有解決,
且出事車次一開始便有故障並回報要求處理,

我可以決定自用車輛該如何處置, 但列車司機是否有此權限? 上級指令有無缺失?
火車駕駛方式大部分人都不明白,
到底當事人面臨怎麼樣的情況, 或許也不那麼單純,
個人只是覺得第一時間把所有的責任集中到一個基層司機身上, 不是件好事...

這不是常識問題, 起碼不是一般民眾能瞭解的常識
     
      

此文章於 2018-10-24 02:41 AM 被 kst0011 編輯.
舊 2018-10-24, 02:39 AM #30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st0011離線中  
老老濕
*停權中*
 
老老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鐵路經營不起來
該破產關門的就去做

無窮止境的補助是沒有意義的

台汽民營後國光客運還不是撐到今天
該收攤的就收一收吧

地方自治本來就要靠地方去統轄資源
 
舊 2018-10-24, 02:45 AM #3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老濕離線中  
Communist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9
新聞在帶風向把責任推給駕駛吧。

查Youtube上幾年前有標GPS車速的太魯閣號駕駛室前景影片
(比對今年更新的其他車型影片,看起來路況沒有變更)
新馬站北方兩分鐘車程的位置,
還在冬山站高架要降回平地的直線下坡段,
太魯閣號都是用最高速130在開,
約1分鐘前的地方才有1個速限120的牌子。
說兩分鐘前時速有140根本是在帶風向的假議題,
要公佈車速就要直接給事發當時的車速才有代表性。

還有ATP不是萬靈丹,
煞車系統故障車速煞不下來,
ATP就算下煞車指令也沒用......
舊 2018-10-24, 02:48 AM #30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mmunist離線中  
Melia183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對啊,政府機構通常比私人公司沒有效率,又像你講的有各種包袱,本來就不應該包山包海,越是專制統治才越喜歡把國家各種業務及資源抓在手上,所以像英美日都傾向把原有各式國營產業民營化

台灣過去也慢慢跟上這種步伐,舉凡公賣局、銀行、客運等業務。通常最大的抗拒來自員工吧,和那些想從中得到好處的民代或官員,還有覺得公營可以維持不漲價想貪便宜的消費者?
引用:
作者xxdmd
瘋了嗎 把台鐵分拆

你們不知道早期美國鐵路都是私人公司 現在美鐵是大大小小破產整併後的產物

台灣中南部一堆縣市連 公車都經營不起來 公司管理顢頇 上層人事任用靠關係 不只車票連買車還要交通部補貼
交通部不補貼 根本老車用到死 每家都虧損連連

更不要講高捷 桃捷 這兩家現在就全靠政府補貼票價苟活 自己根本好不到哪去

台鐵可以民營化 但分拆台鐵 只是讓地方 樁腳爽

此文章於 2018-10-24 06:17 AM 被 Melia1830 編輯.
舊 2018-10-24, 05:58 AM #30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lia1830離線中  
Melia183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台灣媒體不是只有一種立場,要怎麼帶風向,對啦不同媒體跟著同時耍白痴的時候是⋯⋯

還有人講到過勞,真的過勞當事人不會講嗎,這才是脫罪的最佳辦法。現在事情離有定論也還很早,只要好好調查,真相應該不難水落實出

另外有沒有速限的牌子根本沒差,駕駛說他看到的時速表一直都指七八十公里,所以後來也沒在看⋯⋯
引用:
作者Communist
新聞在帶風向把責任推給駕駛吧。

查Youtube上幾年前有標GPS車速的太魯閣號駕駛室前景影片
(比對今年更新的其他車型影片,看起來路況沒有變更)
新馬站北方兩分鐘車程的位置,
還在冬山站高架要降回平地的直線下坡段,
太魯閣號都是用最高速130在開,
約1分鐘前的地方才有1個速限120的牌子。
說兩分鐘前時速有140根本是在帶風向的假議題,
要公佈車速就要直接給事發當時的車速才有代表性。

還有ATP不是萬靈丹,
煞車系統故障車速煞不下來,
ATP就算下煞車指令也沒用......

此文章於 2018-10-24 06:42 AM 被 Melia1830 編輯.
舊 2018-10-24, 06:31 AM #30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lia1830離線中  
42章經
Senior Member
 
42章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0
您的住址: 東郊皇陵
文章: 1,012
引用:
作者Communist
新聞在帶風向把責任推給駕駛吧。
說兩分鐘前時速有140根本是在帶風向的假議題,
要公佈車速就要直接給事發當時的車速才有代表性。


大哥
前面不是網友貼出日本朝日電視台分析該路段
正常班次通過時和事故班次通過時的影片對比了嗎?

相同距離,事故班次通過時間僅為正常的60%
可見速度大概是1.6倍以上
以正常通過車速80km/h來計算,130∼140km/h恐怕不是胡謅的...

[YOUTUBE]xO5Xqo34QFA[/YOUTUBE]

此文章於 2018-10-24 06:46 AM 被 42章經 編輯.
舊 2018-10-24, 06:38 AM #3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42章經離線中  
xxdm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沒把我封鎖 拜託一下 把我封鎖 我很懶回嘴砲 某人嘴民主 講不贏人還會罵人

專制統治 英美是專制統治???

我都說台灣一堆地方型客運 這些都是家族經營模式 在地方根本慘澹經營

1923年至1947年的英國鐵路運輸史
引用:
在一戰時期,鐵路網在政府的控制下並且由戰爭辦公室的鐵道運營部運營。這顯示出了由少數公司運營鐵路的優勢,並且鐵路網絡應有的發展不能夠在戰前已有的條件下實現的觀點在戰後被廣泛接受。在1830年代被William Gladstone探討過的鐵路國有化開始被考慮,可是被政府和鐵路公司的所有者們拒絕了。1921鐵路法案通過了一個折中方案,上百家現有的鐵路公司幾乎都參與組成了四個新公司

美國鐵路運輸史
引用:
二戰以後,不少鐵路公司紛紛破產,線路也被廢棄。至1980年,全國只剩下數家大型鐵路公司。長途客運也與1971年交由政府主導的國家鐵路客運公司運營。

美鐵
1920年代至1970年代,美國鐵路客運開始走下坡路。1970年時,多數鐵路公司受強制性客運業務束縛,虧損嚴重。美國國會和時任總統理察·尼克森決定成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以免除強加於各公司的長途客運義務。公司成立並開始運作於1971年5月1日

對了美國無法像中國這樣 跨區域跨洲蓋高鐵 有一個最大原因是 早期鐵路開發得早 可以開發的路線 鐵路路權被壟斷在少數幾個家族~公司手上
結論 美國是專制國家!!!

此文章於 2018-10-24 07:34 AM 被 xxdmd 編輯.
舊 2018-10-24, 07:10 AM #3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dmd離線中  
abo5738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746
普悠瑪翻車

引用:
作者zombie
AI 如果失效,還是需要人類接手。

有個理論叫"自動化悖論": 有效的自動化安全系統,導致人類過度依賴,而這種依賴,削弱了操作人員的功用,這會導致更大的危險。

同樣都有自動飛行控制系統。
2009年法航447班機墜海,228人喪生。
2009年全美航空1549班機卻上演哈德遜河奇蹟。

個人以為,AI只是輔助,人員的訓練與遵守規範,還是更重要。


我覺得啦 時代科技再怎進步 AI 電腦都有發生錯誤的時候

這都避免不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回應你的文章 你也幫我回應我的文章
就很感謝你了 -----------
舊 2018-10-24, 07:29 AM #30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o5738離線中  
老老濕
*停權中*
 
老老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在這種曲度的彎道
開140km不是找死那是啥?

在火車速度表跟駕駛司機選一

我比較相信機器是正常
人會為了自保作假口供

台鐵車輛有問題又不是第一天發生
普悠瑪號有ATP/16%安全裝置有問題

人禍跟制度才是台鐵最大問題
為何修不好?
為何會出事?
關掉就沒事?
舊 2018-10-24, 07:49 AM #30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老濕離線中  
xxdm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芝加哥通勤鐵路

1930年代,芝加哥已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公共運輸系統。但區域鐵路系統自1960年代中期起逐漸萎縮。[5]至1970年中期,芝加哥通勤鐵路的提供商:伯靈頓北方鐵路、密爾沃基鐵路、芝加哥和西北鐵路和伊利諾中央鐵路均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客車設備也不斷老化而無錢進行更新,甚至還在使用1920年代建造的客車設備。[6]

為了提高公共運輸的質量和品質。伊利諾州議會在1974年成立地區交通局(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RTA)

由於RTA權限較廣,通勤鐵路委員會(Commuter Rail Service Board)在1984年決定將區域鐵路系統重新命名為「Metra」。Metra將負責管理整合RTA下所有通勤鐵路線路。同時,「東北伊利諾伊區域通勤鐵路集團公司」(Northeast Illinois Regional Commuter Railroad Corporation)成立,由Metra管轄,並負責經營Metra所擁有的路軌和7條線路[7]。同時、Metra和聯合太平洋鐵路、BNSF鐵路簽訂合同,由Metra提供車輛和大部份車站,後者提供路軌並負責運營其餘四條線路,並掛靠在Metra名下。[7]

看到沒 看到沒 最後還不是賠一屁股 靠政府機構整合注資 最還要跟民營鐵路 租路權

早期美國鐵路幾乎都私營 私人蓋的鐵路
美國鐵路路權非常複雜 幾乎握在少數家族手上
經營不下去國家要出來擦屁股還要出錢跟這些家族租路權

此文章於 2018-10-24 07:56 AM 被 xxdmd 編輯.
舊 2018-10-24, 07:51 AM #3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dm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