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反制 大陸商務部啟動對歐盟豬肉的反傾銷調查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036354 在歐盟確定對大陸產電動車提高關稅後,大陸商務部17日公告,自2024年6月17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調查範圍是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受調查產品為生豬屠宰加工後的產品,包括鮮、冷、凍豬肉;鮮、冷、凍豬的食用雜碎;鮮、冷、凍、乾、熏、鹽醃或鹽漬的,未煉製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肥豬肉、豬脂肪;鮮、冷、凍、乾、熏、鹽醃或鹽漬的,整個或切塊的豬的腸、膀胱及胃。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調查範圍是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受調查產品為生豬屠宰加工後的產品,包括鮮、冷、凍豬肉;鮮、冷、凍豬的食用雜碎;鮮、冷、凍、乾、熏、鹽醃或鹽漬的,未煉製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肥豬肉、豬脂肪;鮮、冷、凍、乾、熏、鹽醃或鹽漬的,整個或切塊的豬的腸、膀胱及胃。 利害關係人對本調查的產品範圍及申請人資格、被調查國家(地區)及其他相關問題如需發表評論,可於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將書面意見提交至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 至於調查方式,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商務部可以採用問卷、抽樣、聽證會、現場核查等方式向有關利害關係人了解情況,進行調查。問卷可在商務部網站下載。 對於不合作的廠商,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商務部進行調查時,利害關係人應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利害關係人不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的,或沒有在合理時間內提供必要資訊的,或以其他方式嚴重妨礙調查的,商務部可根據已經獲得的事實和可獲得的最佳資訊作出裁定。 本次調查自2024年6月17日起開始,通常應在2025年6月17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 ———————————————————— 聽說還有個歐乳製品反補貼調查在後等著 ![]() 此文章於 2024-06-17 07:51 PM 被 LDSKINGII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西班牙火腿愛好者開始哀嚎?
為了報復歐盟日前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徵38.1%的額外關稅,
中國商務部今天正式宣布,將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通常應在2025年6月17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 據貿易數據,西班牙將首當其衝。 中國商務部17日宣布,於6日收到中國畜牧業協會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 請求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決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 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路透社6月14日指出,對於西班牙、法國、荷蘭等國來說, 中國是一個「寶貴且重要的」豬肉出口市場。歐洲行業高層和分析師普遍認為, 若中國限制從歐洲進口豬肉,歐洲豬肉行業將面臨「噩夢」。 報導引述官方數據指,2023年,中國進口價值60億美元的豬肉產品, 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歐盟國家。數據顯示,西班牙是中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國, 每年向中國出口價值約15億美元的豬肉。其次是巴西和美國, 其他主要供應國包括法國、丹麥和荷蘭。 自德國2020年爆發豬瘟後,中國已暫停從該國進口豬肉產品。 中國從歐盟進口的豬肉產品中,包括豬耳朵、豬鼻子和豬腳等在歐洲不受青睞的部位。 分析人士說,向中國出口這些部位有助於提高整豬的價值, 為歐洲提供了一個「寶貴且重要」的市場, 因此終止這些訂單將導致歐洲豬肉行業出現巨大業務損失。 外媒此前也報導,中國工業界正在遊說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工商時報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617701181-430801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ankk chumowu cp03 jeffk LDSKING LDSKING II leeking leeko MyChris River Spinach smoguli Whole Truth wpc0406 YorkHapy 冬之炎陽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爆走企鵝 tvt hill45678 rcack 卜派 polor manoerina afeaanpv SUNGF 感謝網友提供的篡改猴script, 可惜失效了 ![]() ![]()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0
|
中國向馬來西亞交付ETS3型米軌動車組
6月7日,由中國中車研制的馬來西亞 ETS3 新型米軌動車組在湖南株洲下線。這是繼ETS、ETS2 後爲馬來西亞量身打造的新型米軌動車組,將運用在馬來西亞西海岸線,線路全長約 950 km。 ![]() ![]() ![]()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0
|
9.98萬起售的比亞迪秦L、海豹06DM-i 果不其然賣爆了!
兩款新車均搭載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發動機熱效率46.06%,滿油滿電綜合續航里程2100公里,NEDC百公里虧電油耗2.9升,不少博主經過實測,秦L續航可達2000公里以上,被網友贊爲“工業奇迹”。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引用: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特�...-100000655.html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由於面臨產品陣容老化及其他廠商激烈競爭之影響,銷量在近幾個月快速下降,為緩解庫存壓力,特斯拉特意租用停車場擺放待售車,其中更包含新推出的Cybertruck;此外,產量過剩問題不僅出現在美國,德國某處場地也停滿大量新出廠車輛,且幾乎每小時皆有停放。 據美媒「InsideEVs」報導,特斯拉租用多地來擺放待售車,包含聖路易切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ChesterfieldMall)、新澤西州勞倫斯維爾的桂格橋購物中心(Quaker Bridge Mall)及維吉尼亞州里奇蒙一處廢棄大樓等地的停車場;且過剩問題不分歐美,「柏林報」揭露,距德國特斯拉超級工廠60公里的新哈登貝格(Neuhardenberg)有個能停放5000輛車的前東德軍用機場,已停滿大量待售車,且居民表示,每天、每小時皆有貨車載著車來停放。 特斯拉上一季約有4萬6561輛新造車未售出,占總產量10.7%,可美國電動車過剩問題不僅限在特斯拉,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電動車可用庫存為136天,明顯高過總體平均天數的78天,其中以NISSAN的160天最高,最低則為GMC的54.6天。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好像很多大師自創品牌也不怎樣
電動車新創再倒一家
美國純電動車新創Fisker因需求不振、太燒錢以及營運和產品問題而聲請破產保護,成為電動車新創倒閉的最新案例。(看更多:「大多電動車新創會直接消失」 《經濟學人》超犀利評論) 在Fisker之前,聲請破產保護的電動車新創還包含由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支持的Proterra、Lordstown Motors 和 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另外,Nikola和Faraday Future還在苦撐,但股價都已經不到1 美元。 投資市場對Fisker的失敗,感到似曾相識。因為這是創辦人費斯克(Henrik Fisker)第二次用自己的姓氏當作公司名稱創業,第一家公司是Fisker Automotive,但公司在2013 年聲請破產保護不久後,他就離開了公司。剩餘的技術和產品線,後來賣給中國零件製造商萬向集團。 第二次就是當前的電動車新創Fisker了,無奈還是走上相似的命運。 費斯克是享譽盛名的汽車設計師,BMW Z8 和 Aston Martin DB9都是他的大作。因此當他創立電動車新創,引發市場激動,當時華爾街對電動車的樂觀情緒達到最高點,所有人都在找下一個特斯拉。 市場研究公司Guidehouse Insights首席分析師阿布薩米德(Sam Abuelsamid)說,「當時大家都看到特斯拉的成功,但後來才明白,特斯拉不是一個榜樣,是一個異數」。 費斯克過去強調與加拿大汽車供應商 Magna 的生產關係,強調公司採取「輕資產」策略,把製造外包給第三方,就像蘋果跟富士康之間的關係。Fisker也曾與鴻海簽署備忘錄,要一起打造電動車。 阿布薩米德分析, Fisker的問題是本身管理不善,比方說,費斯克直接聘任自己妻子擔任財務長與營運長。「輕資產策略不是壞事,問題是我低估了 Fisker 的高層管理階層的無能」。 Fisker燒光了現金,上個月又因車輛軟體問題在北美和歐洲召回了數千輛 Ocean SUV。根據聲請破產文件,Fisker還欠 Adobe等軟體和工程公司數百萬美元。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MG神車?
【MG熱銷撼車市】大黑馬MG前5個月熱賣逾萬輛 嚴陳莉蓮領軍裕隆大反攻
在中華車股東會上,嚴陳莉蓮特別點名的MG品牌更是異軍突起, 20年前曾一度登台又撤出,重新登台不到兩年時間,就擠進國內車市前6強, 今年前5個月銷量逾萬台,最熱銷的HS還一舉奪下中型國產休旅車款冠軍, 前5月累計銷量僅次於和泰車旗下兩大休旅神車Corolla Cross與RAV4, 成為撼動車市的大黑馬。 為何已經闊別台灣20年的英倫品牌MG,重新導入台灣會一砲而紅呢? 「台灣人偏好的歐洲車設計、高性價(CP) 、與同級車相比超規滿配, 是MG能短時間獲國內消費者青睞的三大優勢。」資深車業人士分析。 「我認為,中國車不是票房毒藥,真正的票房毒藥是品質差, 而國產化正是確保品質的重要解方。」 身兼中華汽車副總經理與MG Taiwan董事長的錢經武這麼說. 最後這句話的意思是來台灣組裝就是台灣價值滿滿的中國車?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ankk chumowu cp03 jeffk LDSKING LDSKING II leeking leeko MyChris River Spinach smoguli Whole Truth wpc0406 YorkHapy 冬之炎陽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爆走企鵝 tvt hill45678 rcack 卜派 polor manoerina afeaanpv SUNGF 感謝網友提供的篡改猴script, 可惜失效了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MG在台賣爆,最新電動車不到百萬元 背後推手中華車能逆轉勝?
一個月賣超過2000台,中華汽車旗下MG,2年內晉升裕隆集團最熱銷品牌,新推出電動車MG4更是目前台灣市場最低價。出身英國、被中國上汽買下的MG,為何受台灣人歡迎,讓代理商中華獲利創新高?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0808 一個月賣超過2000台,中華汽車旗下MG,2年內晉升裕隆集團最熱銷品牌,新推出電動車MG4更是目前台灣市場最低價。出身英國、被中國上汽買下的MG,為何受台灣人歡迎,讓代理商中華獲利創新高? 6月中,中華汽車旗下品牌MG推出台灣第二輛國產電動車MG4,建議售價99.9萬,比同集團納智捷n7還低了10萬,成為台灣市場最容易入手的電動車款。 「從MG4上市和n7重新接單開始,台灣平價電動車市場才真正啟動了,」在汽車業界多年的尚騰執行長吳睿弘觀察,裕隆集團兩款電動車同時啟動接單,都鎖定國產燃油車100萬上下的價格帶,可望快速帶起台灣電動車市佔率。 除了靠平價搶市,MG4去年在歐洲賣出7.2萬輛,高居全歐電動車銷量榜第四,還拿下英國年度風雲車大獎;再加上MG台灣銷量竄升,勢頭正盛,都讓這款電動車未上市就吸引目光,一個月就有超過7000組預約試乘。 引進MG,可說是中華車近年最成功的重大決策。 兩年前稼動率只有七成的中華車,隨著MG銷量成長,現在產能已完全滿載,去年EPS高達10.36元,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MG平均月銷量更超過2000輛,一舉登頂裕隆集團內最熱銷的品牌。 多品牌策略,MG比預想成功 不過MG能快速竄紅,也出乎經營團隊意料之外。 「要在台灣重新讓這個品牌(MG)復活,其實是需要時間的,我沒想到會這麼快,」中華車副總經理、MG台灣董事長錢經武坦言。 MG原是英國汽車廠牌,多年前曾進入台灣市場,後來被中國上汽集團收購,2022年才再度由中華車代理,並在台灣組裝銷售。 從零打造新品牌並非易事,要能快速站穩腳步、甚至走紅更是困難。 如今回望,錢經武認為中華車做對了兩項策略,一是拉高投資規格,從一開始就有長期規劃;二是採用台灣罕見的「不二價」銷售策略。 「中華一投入就是大量資源,是長期計劃,絕對不是打打鬧鬧的心態,」他指出,中華車當初引進MG,就訂下5年布點計劃,保守估計,從中華本身到經銷商體系投入至少10億,要在2027年前建置50家展示中心、60家服務廠。 在銷售上,MG一反台灣車市常態的「不二價」策略,少了比價空間,消費者跟誰買都一樣,反而能更快決定下單。 在台灣買車,比價、殺價可說是必經過程,各家經銷商和業務之間會相互較勁,祭出折扣吸客,「但我幹嘛讓消費者和我的經銷商去浪費時間殺價,所以我們就強調不二價。我把原來給你殺價的空間,全部直接放在定價裡,所以MG的CP值很高,」錢經武說。 為了貫徹新策略,MG建立全新的經銷體系,經銷商、業務員從一開始就遵循不二價的遊戲規則,免去轉換適應的溝通成本。 此外,中華車改變經銷價格結構,壓低售價、強調CP值,雖然表面上經銷商獲利受到壓縮,但在市況低迷、其他經銷商為了爭食訂單殺價競爭時,MG的經銷商反而因車款受歡迎,利潤穩定,提高合作積極度。 國產化非做不可 儘管MG在台灣炙手可熱,但母廠為中國上汽的背景,以及車內使用多少台灣國產零件,仍經常成為被檢視的焦點。 負責生產管理的中華車副總經理熊東台指出,除了目前已在台灣生產組裝的汽車後軸,包括馬達及引擎,中華已在和國內供應商開發如體積大的座椅,而運送成本較高的玻璃或保險桿,以及不需要另開模具的機構件,都是MG希望由國內供應的零組件,最快今年底就會有新的國產零件上車。 由於台灣市場量體小,中國和東南亞等地的汽車產量已是台灣的10倍、甚至上百倍,模具成本攤提後,讓台灣製零件逐漸失去價格競爭力。 一家與中華車合作多年的零件協力廠高層表示,其實中華車在剛引進MG時,就有找上供應鏈業者開發國產零件,也能理解MG先快速搶下市場,再逐步進行國產化的策略,「我們知道車廠有生存壓力,所以就是配合開發,盡量供應符合成本的產品,」例如,車窗升降的機構件就是其一。 另一方面,對中華車來說,零件國產化也是為了維持研發能量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華原本的主力品牌三菱,母廠近年研發能量不足,車款數量大不如前,中華車因此決定用多元品牌策略經營乘用車,引進MG擴充車款數量,自主研發能量則專注在商用市場,開發自有品牌中華的商用車款。 錢經武強調,中華的自主研發必須有協力廠幫助才能永續發展,因此即使國產零件成本較高,仍會保有一定採購量,「如果不用國產零件,可能會影響到自主開發的能量,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係,我們不希望這些零件未來在台灣沒有供應來源。」 與納智捷「兄弟鬩牆」? MG4開出99.9萬的市場最低價,引起市場好奇,這樣是否會和同集團的納智捷n7「兄弟鬩牆」,彼此競爭? 錢經武對此強調,MG4屬於小型的掀背車,其性能版強調零百加速只要3.8秒,和納智捷n7本身中型SUV的定位大不相同,不太會相互競爭。 吳睿弘則認為,在MG4、n7上市前,台灣多數電動車價格都高於150萬,若再升級配備就要到175萬以上,現在兩款車分別壓在125萬、甚至100萬以下,若以車界常用的25萬級距計算,至少都差了2個級距,可說是毫無對手。 事實上,中華內部預估,去年MG在台銷售1.3萬輛,今年隨著MG4問市,總銷量瞄準2.5萬輛,成長超過九成。 從數據來看,台灣去年電動車市佔率僅6.1%,歐洲則有約21%,顯示台灣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而且歐洲3年前就出現平價電動車,台灣現在才正要開賣,吳睿弘看好MG4和n7能攜手打開台灣電動車市場,「這個市場我認為是足夠的,兩個產品能夠在市場上共存。」 投18億獵地,30年來首度擴廠 去年8月,中華車以一紙公告,宣布砸下18億買進楊梅總部旁、長期租賃的近10公頃土地,正是為擴充產能做準備。這塊地將用來興建4層樓自動化倉儲,讓廠內原先的倉儲空間得以用來規劃作為新產線,預計2027年就能完工。 這是中華車從1993年開始生產乘用車Lancer後,睽違30年再度擴廠,顯示MG的成功讓中華車更有信心走在「多元品牌、商用自研」的路上,也有餘裕展開長期規劃。 錢經武指出,中華車年產量從導入MG前的4.2萬輛,到今年預估將達到6.6萬輛,以單班制計算,稼動率超過100%,經常需要加班以滿足市場需求;擴廠除因產能緊繃,也是為了導入自動化生產,提高產線效率。 接下來,中華車也要回防經營多年的商用車戰場,面對和泰Town Ace近兩年大幅攻城掠地,下半年將推出新款輕型商用車接戰。據了解,這是100%中華自主設計,而且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款擁有Level 2駕駛輔助系統的小商車。 在MG4上市記者會,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仍只開出每月銷售250輛的保守目標,不過當被問到,未來有沒有可能提升MG4產能?「物料都準備好了,」他淡淡一笑,意味著如果新車暢銷,產線馬上能加碼投入製造。 (責任編輯:王儷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您的住址: Republic of Chunghwa (ROC)
文章: 85
|
引用:
翻譯:我也知道對岸的零件品質差,白老鼠測試過,再看看哪幾個能換台灣零件當解方 鄉民:嗯嗯!你們家換皮椅內飾的功力的確不錯,但也就這兩樣不錯 我相信國產化後,下一批椅子的舒適性會有質的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
小肥羊是提醒自己在台灣不要被無良商人當肥羊宰。 ![]() 騙創投的訣竅不在你的企劃多漂亮,在你能不能騙進第一個大咖投你,只要有一個頂峰大咖投你,其他創投就會無腦搶了。而頂峰大咖真的那麼聰明睿智眼光準確嗎?才怪,他是靠一個成功的投資抵掉二十個看走眼的失敗而已。 ![]()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0
|
小米交付速度很快 上榜造車新勢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