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nderson1127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31
引用:
作者沒問題
我還是看好Intel的代工業務,如果Intel不走這步,那請問GF又怎麼跟AMD分離的?

只是Intel就是要改變自已的企業文化跟晶圓廠。
不然Intel的晶圓廠其實就是Intel最的大的負債。


我認為啦 , 你看好是無所謂 , 但晶圓代工這行業沒辦法以跳躍方式來升級 , 三猩就是整天想著製程能超越台GG
下場就是旁邊玩沙!!

7奈米做不好,有這個製程等於沒有, 意思是相同的!! 三猩就是做不好良率問題(從頭到尾就是沒有做好這件事)
直到今天才乖乖的回去8奈米去做良率這件事....

GF與AMD的分手主因也是製程競賽輸給台積電 , 止步於12奈米 , AMD為了超越英特爾
只好決定下單台積電,也證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英特爾要做的事可多了,如果先進製程不先搞定當初自己的10奈米的良率 ,直接跳級7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
這些先進製程如果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做好良率這件事,簡單講 英特爾已經準備進墳墓去了!!
就如同遇上相同狀況的三猩一樣 , 至少三猩還願意回頭去做8奈米的良率改善這件事!!
這至少保留企業生存的一線生機 , 如果英特爾不願意做基本功,那我可以直接下結論了

英特爾準備GG了!! 一路好走不送 ....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舊 2025-07-05, 09:44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erson1127離線中  
1216
Major Member
 
121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09
到intel 製程進入14nm之前,應該沒有人會想到TSMC製程會超越INTEL
(在那之前網路上有人戲稱intel 製程和其它廠商相比,可以戲稱是外星製程,一直是最早開發出新製程,並最早用於量產)
沒想到之後就一路停滯多年 (擠牙膏)
 
舊 2025-07-05, 10:01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1216離線中  
skap009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934
引用:
作者1216
intel 製程和其它廠商相比,可以戲稱是外星製程
一直是最早開發出新製程,並最早用於量產

現在的台積電非常像以前的英特爾,一直穩定提升
排除三星時不時就搶先說可以量產某某製程
可以說英特爾一直是其他落後晶圓廠學習的目標

有些人不知道還記不記得Intel Tick-Tock
https://zh.wikipedia.org/zh-tw/Intel_Tick-Tock

Tick-Tock是Intel公司發展微處理器晶片設計製造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模式,在2007年正式提出。Intel指出,每一次處理器微架構的更新和每一次晶片製程的更新,它們的時機應該錯開,使他們的微處理器晶片設計製造業務更有效率地發展。「Tick-Tock」的名稱源於時鐘秒針行走時所發出的聲響。Intel指,每一次「Tick」代表著一代微架構的處理器晶片製程的更新,意在處理器效能幾近相同的情況下,縮小晶片面積、減小能耗和發熱量;而每一次「Tock」代表著在上一次「Tick」的晶片製程的基礎上,更新微處理器架構,提升效能。一般一次「Tick-Tock」的週期為兩年,「Tick」佔一年,「Tock」佔一年。

2016年3月22日,Intel在財務報告中宣布放棄Tick-Tock,改用增加最佳化環節的製程-架構-最佳化模型。

AMD在2019年11月底宣布,將會繼續遵循Intel Tick Tock的精神繼續生產Zen2及Zen3處理器。

---

回頭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馬後炮?
英特爾沒有嚴格遵照Tick-Tock模式就開始停滯
14nm++沿用N年,間接也拖垮設計部門
很多增大電晶體規模的設計都不可行
時脈也受限功耗發熱等等無法突破

AMD轉用台積電之後,就受益於穩定的製程提升
Zen CPU跟RDNA GPU每一次架構提升都成長明顯
還搭上台積電3D堆疊,打造出X3D這最強遊戲CPU

英特爾現在才有風聲說下一代也會有大快取版本CPU
好跟X3D系列競爭,也不知道會採用何種方案?
否則傳統單一大晶片根本無法拿巨大面積全做成快取...
舊 2025-07-05, 10:45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kap0091離線中  
healthfirst.
Golden Member
 
healthfir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2
美國可以用長臂管轄
針對台積電代工的多抽稅
美國供應商給台積電的價格漲個3倍
讓下單台積電代工成本高於intel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25-07-05 10:56 P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舊 2025-07-05, 10:55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althfirst.離線中  
沒問題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1216
到intel 製程進入14nm之前,應該沒有人會想到TSMC製程會超越INTEL
(在那之前網路上有人戲稱intel 製程和其它廠商相比,可以戲稱是外星製程,一直是最早開發出新製程,並最早用於量產)
沒想到之後就一路停滯多年 (擠牙膏)


我很早就說過了,川普第一任時,我就說半導體早就進入物理極限。
各家的製程其實早就已經到達極限。

當初Intel要Tick-Tock時,我就知道CPU產業已經走到尾,但是當時你有別的選擇嗎?那時可還沒有GPU有辦法大量加速RNN,全新的DNN等,你能做什麼?

而且Intel從來沒有專注顯卡、又沒有專注在移動、低功耗。

引用:
作者anderson1127
我認為啦 , 你看好是無所謂 , 但晶圓代工這行業沒辦法以跳躍方式來升級 , 三猩就是整天想著製程能超越台GG
下場就是旁邊玩沙!!

7奈米做不好,有這個製程等於沒有, 意思是相同的!! 三猩就是做不好良率問題(從頭到尾就是沒有做好這件事)
直到今天才乖乖的回去8奈米去做良率這件事....

GF與AMD的分手主因也是製程競賽輸給台積電 , 止步於12奈米 , AMD為了超越英特爾
只好決定下單台積電,也證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英特爾要做的事可多了,如果先進製程不先搞定當初自己的10奈米的良率 ,直接跳級7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
這些先進製程如果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做好良率這件事,簡單講 英特爾已經準備進墳墓去了!!
就如同遇上相同狀況的三猩一樣 , 至少三猩還願意回頭去做8奈米的良率改善這件事!!
這至少保留企業生存的一線生機 , 如果英特爾不願意做基本功,那我可以直接下結論了

英特爾準備GG了!...


Intel要拆分不是不行,但是Intel的晶圓廠一拆還能做什麼?不如不拆。好好的改進製程跟代工更重要。

為什麼要Tick-Tock,偷偷說一個秘密,其實CPU設計也早就進入極限。
但是Intel沒站到AI的機會,被nVidia獨霸。

反正,板上大概只是一兩個人我知道是專門在玩半導體跟設計的。

此文章於 2025-07-06 01:28 AM 被 沒問題 編輯.
舊 2025-07-05, 11:58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問題現在在線上  
mobilestubsars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21
文章: 22
代工本就不是Intel的主要業務,
放棄代工而專注於14A的開發就是希望集中資源以盡早回到製程龍頭的地位。
另外Intel放棄18A代工並不代表放棄18A製程,個人還是看好Intel用18A製程所生產的CPU。
當然,要是連18A製程的CPU也翻車,Intel處境就堪慮了。
舊 2025-07-06, 12:22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bilestubsars離線中  
hendry2002
Major Member
 
hendry200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7
引用:
作者lifaung
還是要看看現實

intel要改變的是企業文化, 而不是只有單純技術上的問題


台積電去美國設廠 才發現製程用的某種氣體純度不夠 美國買不到

需要從台灣運過去 而INTEL工程師卻都不知道這件事

我覺得這已經牽涉到基本中的基本

美國企業在製造上 已經是外強中乾

基本上INTEL轉型成AMD模式

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cjan
Kentnet
rcack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舊 2025-07-06, 12:35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ndry2002離線中  
hendry2002
Major Member
 
hendry200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7
引用:
作者mobilestubsars
代工本就不是Intel的主要業務,
放棄代工而專注於14A的開發就是希望集中資源以盡早回到製程龍頭的地位。
另外Intel放棄18A代工並不代表放棄18A製程,個人還是看好Intel用18A製程所生產的CPU。
當然,要是連18A製程的CPU也翻車,Intel處境就堪慮了。


7nm 5nm 3nm都做不出來

當初喊18A就知道在喊唬爛的

當時這裡還有網友相信INTEL敢講一定有所本

我已經吐槽到不行了

現在換你相信14A 你們還真有信心

照這趨勢 兩年後你又會聽到他們喊

14A不具競爭優勢 要做10A或更先進製程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cjan
Kentnet
rcack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舊 2025-07-06, 12:38 A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ndry2002離線中  
沒問題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hendry2002
7nm 5nm 3nm都做不出來

當初喊18A就知道在喊唬爛的

當時這裡還有網友相信INTEL敢講一定有所本

我已經吐槽到不行了

現在換你相信14A 你們還真有信心

照這趨勢 兩年後你又會聽到他們喊

14A不具競爭優勢 要做10A或更先進製程



現在知道了不是嗎?
我跟你的看法不一樣,如我前面說的一半一半。

如果你說的是對的,新CEO只有兩條路走,拆分或是改善製程。

雖然放棄代工業務很可惜,但是我感覺不走這步是不行的。
至於製程跟良率,只要拿了綠卡,台積電的人過去,就會慢慢的知道。

但是拆分後還剩下什麼?我猜會倒閉,接下來就是nVidia的天下。
Arm跟Apple會崛起,但是不會再是靠電腦。

反過來想,台積電所有的海外投資都往美國跑,除了政治因素,難道不是因為認為美國的製程還有空間?亦或是美國的技術還有挖掘的地方?
我認為Intel的製程還是有值得的地方,只是市場還給不給機會而以。
舊 2025-07-06, 01:37 A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問題現在在線上  
終極密碼
Major Member
 
終極密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10
您的住址: ?viper in w-0-t
文章: 137
intel 265K 285K採用台積電 3nm 製程
有比較好吧 比13900K 14900K (7nm製程)
265K 285K可以支援到64GB*4=256GB DDR5
這很吸引人 而且現在原X屋也有賣單條64GB 美光4999元
而且玩遊戲也沒差AMD多少禎數
開實況 反而285K沒有頓
3nm製程幫了intel大忙阿
而且265K 9300元 也支援插滿256GB DDR5

此文章於 2025-07-06 02:57 AM 被 終極密碼 編輯.
舊 2025-07-06, 02:54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終極密碼現在在線上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