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33
|
引用:
不然他們還有什麼生意可以做? 接大陸白牌嗎??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基隆
文章: 0
|
到底是台灣廠商利潤低還是蘋果賺太多請自行研究各台灣廠商的EPS
台灣廠商並不是只有代工, 還有很多零件供應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嗯.. 代工不是原罪啊, 總是要有人做, 但那張圖表真的很有意思, 借某網友的話改一下: "做80%的提供只得到1%的利潤."
沒人發現這個跟台灣的人力資本模式很像嗎? 撐起國家經濟動力的工作者階層只分享到極低的利益: 薪資(為主要象徵). 其實呢, 也不用%數計算, 底薪有2W7, 然後每年固定薪資成長個500也好, 白目的員工裁掉, 整體上來說動力就不同了. 嗯.. 說到這裡.. 算了, 還是來買早餐, 這道裡人人都知, 只是短時間內要撈一筆的人不會在乎.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森林裡
文章: 805
|
引用:
外行人才看硬體成本. 錢主要都出在研發,專利,****,行銷....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48
|
引用:
我不太懂你想表達甚麼 財務報表裡銷貨收入扣掉銷貨成本後的叫毛利 如果毛利只有1%,那代表他只剩下那1%,能用在"推銷費用""管理及總務費用" "研究發展費用"如果超過那1%那就叫"營業淨損"也就是賠錢 如果這1%是指稅後,那我也不相信他有多少錢能投入研發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森林裡
文章: 805
|
引用:
我想表達的是 如果把一台iPhone從零到定價受出的成本. 包括零件研發/零件成本/組裝成本/專利/行銷/管理全部加起來. 再依成本比例去分配實際利潤. 台灣這些"相對來說""低成本"的廠. 只分到1%的利潤也只是剛好而已 單單以手機成品中零件所佔成本%跟分到的整體利潤的%做比較. 我不覺得兩者間有實質上的關連 同樣的..我也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因為我以為文中說的是如果一隻iPhone APPLE能賺300塊的話 台灣廠商只能分到3塊. 就你的說法聽起好像是台灣工廠只能賺1%的毛利. 我不認為兩者意義相同 此文章於 2012-09-25 09:44 AM 被 silly_rabbit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1 您的住址: 寰瀛一隅
文章: 45
|
引用:
等看見台灣迫不及待地搶著把1%貢獻回蘋果, 再掉淚不遲。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風城
文章: 79
|
1%?? 這樣寫出來大家就照單全收
我笑了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身處無限車殼地獄 T_T
文章: 473
|
引用:
本來就是為了股價才要想辦法擠進貧果供應鏈啊! 要不是因為現在有人會沒事就買一台來拆, 順便分析一下成本結構, 不然有誰會知道台廠能賺多少? 只要跟過去一樣發佈個消息就有一堆新聞股民把錢送給他們花, 就算是虧錢接單也無所謂啊! ![]() 此文章於 2012-09-25 09:57 AM 被 forvaio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森林裡
文章: 805
|
引用:
過了十分鐘沒辦法編輯了..追加: 廠家有膽子有也信心的話. 跟銀行貸款或賣股票籌備資金研發有競爭力的技術生產利潤較高的產品也是可以的 可是台灣一般廠家都是代工起家->上市炒股->老闆賺錢->公司擺爛->等政府救不然收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