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75
|
關於燃料稅的問題
日本是隨油徵收燃料稅 我國則是每年徵收 而文中說日本有徵收類似燃料稅的名目 是否為真 如果是真的 那先前所說的公平正義 不就破功了 日本不就剝二層皮 有在日本居住的網友能解或嗎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7
|
既然問題都不在中油了,更該民營化,向世界邁進,一定可以成為世界鍊油龍頭,萬歲萬歲萬萬歲
政府快點把它賣掉吧,金雞母耶,人家一定搶著要,我看連巴菲特都搶著要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如果選民不會因為油價"合理"上漲而改變投票對象, 政府當然很樂意這麼做........ 有不理性的選民,自然政客們也會"投其所好",不理性的應對。 如果人民對政府在選前策略性的凍漲比選前合理性的漲價更度爛的話, 政府當然就不敢造次。 有人曾經在選前大罵政府為何不合理調漲油價的嗎? 引用:
不是剝二層皮,日本汽油稅收基本上有三種 一種是道路養護費用,一種是燃料稅,另一種則是消費稅,三種類型都不同 台灣只有道路養護費用(即汽燃費,就是一般人俗稱的燃料稅)跟消費稅 而且日本的道路養護費用跟燃料稅還有分繳給中央跟繳給地方的,所以總共有五樣稅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st.aspx?id=2525 另外日本隨油徵收的道路養護費用非常高,中央跟地方加起來每公升有53日圓之多, 佔了整體油價近四成。如果台灣的汽燃費改隨油徵收,但又"適當"調高費率的話, 恐怕民眾只會負擔更多.......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39
|
引用:
問風俗不就清楚了,最近不是買了台小車在開, 簡單的說就是附加稅要不要細分出來而已(空汙、貨物稅、道路使用費,燃料稅.....)要不要隨油徵收,不隨油徵收的就是不管用不用油,每年或每次繳一樣的錢。每種稅目有的有特定用途就會細分,台灣燃油稅隨車徵收只統稱汽燃稅,這筆稅收會分配給道路建設養護,交通設施等等。 先進國家燃料稅都是隨油徵收,本來就是比較符合燃料稅的精神。 日本購車除了買車時要付一筆購置稅外,比較特別的是重量稅,日本車商的DM上都會特別註明。按車重課稅跟按排氣量課稅每年一次,台灣僅有按排氣量的牌照稅。 不過聽說日本去年(2011)有要取消重量稅,因為已經很久沒在日本生活了所以我說的都是10年前的狀況。 美國的話,稱之為道路建設基金是含在燃料稅中佔60%,另外再加上在輪胎中課徵道路使用費。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151
|
中油都把台塑化出口比重高當成理由在說嘴...但反過來說,台塑化體系的加油站有賣到缺油過嗎? 是因為國內的銷量不足以去化全部的產能才出口,還是刻意扣下內銷的油轉銷國外?
如果要把台塑化拉下水來共體國艱,應該是鼓勵全國用油戶轉去台塑化體系加油站加油,讓中油的庫存量拉高去外銷....從現在起禁止中油員工到中油體系加油站加油。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71
|
引用:
這篇文章並沒有解釋幾年前 中油跟著美國西德州原油漲價而跟著漲價的問題 ========================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862 期 作者:孟超 兩大油品龍頭大量採購中東與俄羅斯合約原油,一方面大喊購油成本大漲吃不消,一方面加緊外銷腳步,畢竟外銷比內銷還好賺! 2004/5月中旬,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國際原油價格)期貨價格創下每桶四十一美元新天價,打破波斯灣戰爭以來的紀錄。 中油、台塑石化頻頻大喊吃不消,中油預計在 2004/6月,將國內油品價格推向歷史新高峰(九五無鉛每公升達二十三.二元), 台塑石化更由董事長王永慶出面說明煉油成本大增的事實,正式表態支持中油漲價動作。 兩大石化龍頭表面上為原油大漲所苦,說服消費者接受高油價,私底下卻是摩拳擦掌準備趁國際原油大漲「撈油水」。 2004/4月底原油自每桶三十七.五美元起漲到五月二十一日,WTI(國際原油價格),十日移動平均價達到每桶四十一.四五美元, 中油也正式對外聲明六月份起調漲國內油品售價,宣稱每公升汽油需調漲一.三元才能反映購油成本。 雖然WTI是國際上最具指標性的原油報價(國際原油價格), 但實際上,原油因產地不同,生產的原油品質與運費成本也大不相同,原油雜質越多賣得越便宜, 產地的遠近也牽動購油成本,以中油一年進口原油約二億二千萬桶,運費每桶省一美元,中油可節省新台幣七十億元以上購油成本。 國內兩大油品龍頭,主要購油來源是距離台灣較近的中東與東南亞,來自美洲與北海布蘭特的原油是少之又少, 近年來距離較近的俄羅斯則成為新寵。進一步細分購油地區,中油有七成的原油是來自中東的合約採購, 台塑石化也有六成以上,全部都是長期採購,絕少在國際市場採購現貨。 因此原油期貨投資熱絡的WTI十日移動平均價飆漲,不代表兩大煉油龍頭的購油成本也飆漲, 況以國內煉油廠採購中心的中東油價指標──杜拜原油最新報價,目前每桶為三十五美元,也遠遠低於WTI(國際原油價格)的四十一美元均價。 ======================= 再來 假設5年前油價指標是一桶60美元 依浮動油價公式算起95無鉛汽油是 28元/公升 再假設5年後的今天油價指標是依舊是一桶60美元 依浮動油價公式算起95無鉛汽油卻是 30元/公升 就是類似這種模式.....自己可以Google一下調查歷年油價 就會發現浮動油價越浮越貴 為什麼中油不向政府反應 這讓我想起來養雞戶對於禽流感議題的洗腦文章 http://www.facebook.com/notes/%E9%9...385630898114592 嗯......中油員工所寫的文章 ![]() 此文章於 2012-04-06 09:14 PM 被 0660817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H.C
文章: 91
|
對岸買車我問他一年稅金要多少?
他說:??? 你在說啥?什麼稅金? 我說:難道你不用繳牌照稅跟燃料稅嗎? 他說:那是什麼? 我說:你買車難道每年都不用繳稅金嗎? 他說:不用啊!為什麼還要要繳稅金?你們那邊怎麼這麼多稅? 我:@#$%! 奇怪了.他們那邊道路養護等等 這些錢要從哪裡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