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3
|
引用:
![]()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674
|
過一個價格門檻後就沒cp了吧
搭配更重要 失衡的系統50元線都能勝過幾千 幾千的勝幾萬的...
__________________
M2TECH EVO/Corda Stagedac/Corda Classic Zonotone 7N USB/Audioquest NRG4/Supra 2.5/Cardas Golden/Oyaide 1430/Siltech HF8/Siltech 424 K701/DT880P/HD650/AD1000X PSE 40TI II/RCA 12AU7/TFK 12AX7/Mullard EL34/ELAC小爛喇叭一對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76
|
引用:
說穿了,許多都是商人的噱頭。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台中
文章: 529
|
引用:
真的,再怎麼樣覺得被騙了也要猛說好聽,如果現在承認了不好聽,也會影響到以後的脫手價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979
|
引用:
我比較不懂的是 不過就是腳踏車 為什麼也有一台賣幾萬元的 講究在那裡 錢就花在那裡 其實比較合理的說法應該是 一樣是線材來講 用量大的工業用材料 單價就會壓低 零售市場用量少的音響用線材 毛利就會抓高 不過就是最基本的市場法則罷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ROC
文章: 1,204
|
引用:
有次我跟幫我剪頭髮的設計師聊到他吃飯的工具 她說她的剪刀一把要2-3萬.當場我也傻了 ![]()
__________________
期待入手 Nikkor-N Auto 28mm F2 AI改 Leica 50mm f/1.0 NOCTILUX-M 莫名其妙入手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9
文章: 0
|
引用:
這就是人性 ~ 怎能承認自己當下的選擇錯呢 很有趣的 ![]() 線材是調音的手段 , 不過其實玩到後頭 ~學費繳多了,聽多了 ~ 不用花多少錢,就能搞到自己想要的感覺 ! (目前全套設備5萬以下就夠了) 目的是聽音樂,陷入器材迷思就疑心生暗鬼(每一樣都會有所差異) ~ 那就是燒錢的開始 ![]() ![]() 反而是常常擁有"享受音樂的心情"最難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931
|
我是不會去買一條幾萬的線材還是電源...
不過我感覺太便宜的線(通常就是附贈的那種等級)通常都蠻差的,用AV系統的話要對得起自己的耳朵至少去換條16AWG的銅線吧, 也不會太貴,一大捆撐死就是一張小朋友. 這個差別是很明顯的.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9
文章: 0
|
引用:
一定有差的 , 但是線材也是音響器材中 , 最暴利的一項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931
|
引用:
嗯,多數商品都受邊際遞減效益制約... 從最低端到中端或高端,提升很明顯,可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感覺不到差別了. 而且喇叭線買太粗才還會發現自己的器材無法插入就囧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