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9 您的住址: 操到死的勞改營
文章: 119
|
台灣的所得稅率是5%起跳, 不是報導裡說的6%, 記者沒做好功課.
至於香港稅率若可以說成0, 那台灣人領22K以下都還進不了繳稅門檻的是不是也可以說是稅率為0?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6
|
什麼年代了,還在亞洲四小龍
我們是亞洲四小蟲吧~~~ ![]()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有一點很糟糕的是中小企業主的心態,去年底遇到十幾年前跑業務時認識的中小型工廠、公司主管,
他們認為既然現在年輕人的行情這麼低,就用25000不到的薪水去徵人, 可是在將近十年前一般業務、工程師的價碼並沒有那麼低,而且某些企業到現在營收仍然很正常。 既然業界的價碼已經不升反降,自己也試著用這些價碼看能不能徵到人。 結果呢?現職員工數年不調薪,新進人員用最低標準應徵, 新人來了待不住,做不了多久就離職,公司投資新人數月的員工教育訓練全數泡湯。 有的比較操的工作長達數月徵不到人,老員工抱怨,新員工找不到, 有些工作幾乎陷入停擺,最後反而要老員工身兼數職,老員工恨得牙養癢又不敢離職, 這種錯誤的管理思維,最終會報應在企業主身上。 因為公司目的是要追求不斷的成長與持續營利, 活水不引進來,有經驗的員工不能拔擢,公司的成長勢必會遭受傷害。 許多外銷導向的製造業的確真的受到國外市場不景氣的影響, 在此前提,薪資不提高真的有箇中苦處。 但也有不少傳產因為已經是市場領先者,營利這幾年衰退不多甚至持續賺錢(賺得少而已)。 用低廉的薪資還想要找到耐苦耐勞的員工等於在做白日夢。 還有企業主根本不去思考2萬多元的薪水,這個員工怎麼養家,生吃都不夠了,還想去曬干。 不管是少子化、房價高昂民眾買不起,很多現象都是一環扣一環,只要其中幾個環節出錯,連鎖反應就會發生, 而且這種反應會變成長期社會衰退現象,那怕改天選出個好政府,恐怕也要好多年才能拯救回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1
文章: 0
|
真的這麼差
外勞幹嘛要來台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引用:
成語 人善被人欺 馬善被人騎 學學大陸人好了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0
|
產業逐步外移到對岸,造就今天的環境,
有點自食惡果,但卻勞工來承受, 近年外移對岸更加嚴重,還開更多方便之門... 此文章於 2012-01-09 12:52 PM 被 stingo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
|
很多老員工腦袋都有貨!
幹了15-25年,經歷過無數的失敗錯誤,就是他最值錢的寶庫! 現在很多企業主,不願投資在這些老員工身上,去做生產研發改進,反而期望用壓榨現有人力的方式去獲利!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就像很多人看病非名醫不看,背後的道理正是名醫應該已經脫離做動物實驗的階段了(所以自己當白老鼠的風險比較低 ),沒想到老闆們連這麼明顯的道理都看不出來啊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23
|
引用:
從只有四所大學、到錄取率 50 %、到現在錄取率 97% 仍以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基準,似乎不太對等... 王永慶那年代,小學畢業就了不起了 但現在小學畢業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那年代的統計也不發達,連出生年月日都是隨便報 不然來個小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比較表一定更驚人 二十年前,大學生並不普遍,手機也不普遍 但現在大學生滿街跑,手機也是人手一支 然而醫學院仍難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究竟什麼是大學生呢? 應該一視同仁嗎? 亦或是多綱多本、多元發展呢? 引用:
那也是因為台灣的老闆及勞工沒有競爭力 不然台灣人只領 22K 怎沒有外國人要請? 此文章於 2012-01-09 03:20 PM 被 dodomo 編輯.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23
|
引用:
王建民、郭泓志、陳殷偉、曾雅妮 不都是在賺外國人的錢? 此外,我另一篇有提到 對岸是一塊 50 公頃、另一塊 50 公頃、再一塊 70 公頃的地給你 每個廠一萬人,24 小時三班不停的 run,還缺工 台灣那有這能力? 要如何跟韓國拼? 人家都已是第九大貿易國了 不開放、不借力使力運用全世界資源的話,豈不是比現在更慘? 新加坡、香港? 我們若是像他們一樣的話 勞工漁民農民更慘,政府早被鄉愿的民眾罵死 此文章於 2012-01-09 03:37 PM 被 dodomo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