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引用:
這個概念主要在於保持水庫上游水源穩定讓水庫壽命更長。 但是在八八水災之後的檢討報告已經有人提出不少資料, 其中也包含台灣府志等清朝的水文資料去佐證每隔一段時間會發生重大的水災幾乎是台灣的宿命。 例如各府志、縣志前後共統計乾隆至同治年間都有連續暴雨近七至十日的紀錄, 規模與水患損害之大跟八八風災相當甚至超過。 這些大型水災沒有一定週期,有的在百年間就發生三次,最久的是光緒年一直到2009年八八風災之間沒有發生過。 當然這些大型水患不是沒有好處,有看過清朝繪製的台灣西岸地圖就會發現, 北從大漢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有太多西岸的沖積地都是這些大型河流在數百年之間沖積出來的。 只是當初這些沖積地本來就沒有人居住(有的還在海裡,有的則在溪岸邊), 如今土地形成了,人類遷居到這裡居住開墾,萬一有大型水災一定會遭殃。 像八八風災曾文水庫水位過高洩洪造成台南麻豆善化嚴重淹水,民眾抱怨水庫亂洩洪。 可是水庫不洩洪,壩體怎麼撐得住。還有這些淹沒區幾百年前本來就是河道,是人類在上頭居住建堤防,大水一來怎麼不會受影響。 過去造曾文、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都是為了興修水利開墾,但是對於老天爺來說根本不堪一擊。 水庫一般而言對人類是利大於害,但是上天只要不滿,馬上給你一個顏色瞧瞧。 我想日後石門、曾文這些水庫就算清淤完成恢復正常,改天再來一次大災害,馬上把人類的努力全部歸零!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388
|
引用:
洩洪 <- 水庫滿了 <- 下大雨 -> 沖刷量大 -> 水質污濁 -> 淨水費時 -> 自來水供水量小 -> 水壓低 -> 末端或高處用戶沒水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943
|
引用:
+1 ![]() ![]() ![]() ![]() ![]() 被沖走不關我事
__________________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 因為我是和人類不同的生物啊。雖然降低身份當了卑下的軍人,但其實我是閃亮星星中的高等生命,到了二十九歲就會自動倒退越來越年輕。然後等到了十八歲又會自動停止返老還童,逐漸增加歲數,等再到二十九歲為止。一直這樣重複著。 ——by奧利比·波布蘭《銀河英雄傳說》 ![]() ![]() 偉大的人將火種傳給後人...大尾的人將他據為己有 (從M01偷來的簽名檔)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288
|
引用:
瞎??? 台灣的水不是全世界最便宜嗎? 漲價只是回復到該有的價位....尤其是工業跟養殖用水...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29
|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12
|
引用:
這個說法就跟廢核改用其他替代方案一樣...有這麼簡單嗎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2,983
|
引用:
洩洪的水不是乾淨的 跟去農路取的水沒兩樣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7
|
今天大雨,我看又要洩洪了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943
|
引用:
會嗎? 我大部分都是帶淡黃色清澈的 ![]() ![]() ![]() ![]()
__________________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 因為我是和人類不同的生物啊。雖然降低身份當了卑下的軍人,但其實我是閃亮星星中的高等生命,到了二十九歲就會自動倒退越來越年輕。然後等到了十八歲又會自動停止返老還童,逐漸增加歲數,等再到二十九歲為止。一直這樣重複著。 ——by奧利比·波布蘭《銀河英雄傳說》 ![]() ![]() 偉大的人將火種傳給後人...大尾的人將他據為己有 (從M01偷來的簽名檔)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0
|
http://www.nownews.com/2010/02/02/11490-2566101.htm
水利署於97年即進行繞庫排砂隧初步規劃,研擬於水庫上游設置分洪防淤隧道,達到減少水庫淤積及增加水庫排洪能力的目的,並辦理鑽探、調查及工程布置,目前已完成初步規劃成果,預計100年完成可行性規劃工作。 ========================== 97年之前的政府在幹嘛? 100年完成可行性規劃,施工還要幾年,中間幾年的時間誰知道老天爺會怎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