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7
|
軟體也是去讀硬體提供得参數阿
硬體自身也是要抓自己的各類参數來對應變速.控溫等機制的,也許取樣率會有差異,但我不認為會差到完全不準,不然應該會一堆cpu.gpu自身取樣不夠準在過負荷時還傻傻不降速被自己燒死... ![]()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人( ゚∀ 人(∀゚ )人(゚∀゚ 人( ゚∀ ノ(↑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軟體取得的資料的確是硬體給的
但是, 這些資料的來源, 並不是數位資料, 而是從類比訊號轉來的 如果按照 hardware monitor chip 建議去作, 的確可以降低誤差量(溫度, 電壓) 可惜各家 RD 都有自己的想法, 也有不同的規格需求, 所以只有少數固定訊號源會比較準(CPU 電壓, 沒得改) 這時假設有誤差, 根據各家晶片的設計, 修正誤差的方式也不同 有些是硬體修正, 所以 third party 軟體可以取得修正後的值, 如果是軟體修正, third party 軟體就不準了 至於電流.... CPU 電流預測, 各家 VRM 控制器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 我記得誤差是10%算正常 VRM 控制器給的就有誤差, 轉成數位又來一次(如前述), 加上取樣的問題 讀取到的資訊自然大打則扣, 所以才建議用官方的工具程式 至少準確度會好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847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115
|
引用:
希望相關產品在台灣國內賣的價錢也能夠很漂亮。 (雖然機會不是很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