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3
|
引用:
當年有個把自己的薪水腰斬,結果............。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您的住址: 龜山苦窯
文章: 2
|
引用:
誰找我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231
|
歷史上想動證交稅、證所稅的政務官和民意代表,都沒有好的下場
一個國家股票市場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所有企業的價值 想降低國家企業價值的人絕對是全民公敵 台灣企業和股市的相連性很大,股市波動影響企業獲利不小 當年郭婉容事件幾乎動搖國本,政府還要臨時籌資一千多億才穩定股市 健保的財源還是要從房市著手,影響才會比較小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6
|
引用:
我是覺得現在執政黨以前當在野的時候 不是強調尊重市場機制嗎? 怎麼.....又是復徵又是漲稅 這些都是干預市場的行為 借一下改上面一句話 一個國家的土地房屋市場代表著也是一個國家所有不動產的價值 我的看法是如果從房市著手 影響的層面將不小於股市 況且這種漲稅法案能過的了關再說 不要忘了 明年有多少立委候選人也要靠不動產來籌措選舉大量資金 執政大位還要這些人來抬轎 此文章於 2010-12-10 08:44 PM 被 yaohoung2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股市-->企業價值-->動的人是 "全民" 公敵 (我是台灣人-->欺負我=與全台灣人為敵) 真能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懸崖邊
文章: 1,462
|
藍委:擬增酒捐菸捐挹健保
藍委:擬增酒捐菸捐挹健保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1/6027084.shtml 中央社╱台北10日電】 2010.12.10 08:31 pm 二代健保修法一波三折,藍營人士透露,為增加健保收入,擬修法調高菸品健康捐、開徵酒品健康捐以及提撥部分證交稅挹注,初估一年將有300多億元經費挹注健保。 據藍營人士透露,二代健保費基擬不採計家戶總所得的方式,回歸一代健保6類14目的做法,並針對失業民眾課徵基本保費。 而為增加健保收入,他指出,擬提高菸品健康捐、開徵酒品健康捐、挹注千分之零點五的證券交易稅給健保使用。 他說,根據國健局及相關單位的估算,提高菸品健康捐可為健保挹注每年約新台幣100億元的經費;開徵酒品健康捐則可挹注健保經費50億元,加上提撥千分之零點五的證券交易稅約17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這些項目可望為健保每年挹注320億至350億元的經費。 在擴大費基部分,這名藍營人士說,目前的基調就是不要「老是讓用勞力賺錢的人負擔保費」,而是要讓「用錢賺錢(資本利得)」的人,增加對二代健保的貢獻。 他說,初步確定會納入健保保費計算的項目有海外所得及專業人士執行業務所得,但針對房屋交易、土地交易所得,則不會納入保費計算。此外,在計算民眾常態所得時,也會納計年終獎金及各項獎金。 這名藍營人士表示,財政部目前的稅基包括常態所得一年3.3兆元、非常態所得1.2兆元,但扣除地下經濟及課不到稅的部分,財政部能課得到的部分只有2.7兆元。衛生署在計算健保費基時,竟是拿理想狀態的4.5兆元稅基估算,忽略課不到稅的部分。 【2010/12/10 中央社】@ http://udn.com/ -------------------------------------------------------- 健保還是廢一廢算了 免得以後吃飯洗澡都要稅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0
文章: 1,748
|
我是沒在玩股票所以對我來講沒差
健保的話我也不知道 我覺得如果能控制好成本搞不好不太需要漲 但問題是醫生也是要賺錢阿 藥品公司也是要賺錢阿 很難去做好真正的控管吧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231
|
引用:
要批評別人以前,請提出自己的論點。 不會因為你只會放冷箭而事後不理而代表你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台灣股票質借比率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而質借出來的資金是投資在實體市場,一旦股市價值減損,銀行強迫還錢股東還錢,會引起一連串經濟風暴,2008年經濟快速衰落與投資在實體市場的資金大幅下滑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不要因為你沒投資股票或是沒辦法在股市獲利就把股市價值是國家生計大事的事實拋諸腦後。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文章: 5,720
|
不要說這麼多啦
快點收資本利得稅啦 證交稅根本不算資本利得稅 這新聞寫的好詭異阿 ![]() 我舉雙手贊成政府開始徵收資本利得稅 收個15%應該不過份的啦 此文章於 2010-12-10 11:59 PM 被 Ming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要增稅的原因在於政府沒錢了,礙於舉債規定不敢借錢。
至於為何沒錢不外乎兩個:收入減少,支出降不下來。 收入為何減少?在於景氣雖然復甦或持平,但是大賺錢的電子業繳的稅本來就不多,傳產外移更收不到錢。 十幾年前失敗的大陸政策讓廠商有機會在外地設籍海外公司然後前進大陸,沒有把負責繳稅的母公司留在台灣。 支出降不下來要看看十大建設的例子,十大建設先花錢搞建設,但是搞出來的都是金雞母,會生蛋也會生雞仔(養活自己又養出金雞)。 北二、中二、南二高加速各縣市交通,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遇到產業、資金外移、人口下降的年代就注定效益大減。 花博、世運、聽障大拜拜,幾百億的錢砸下去效益有限,那些場館未來還要花公帑去維持養護,等於這幾隻雞只會吃飼料不能再生雞蛋。 其實用商業的投資法則去看待政府的投資就很容易理解,工廠老闆買機器、雇員工為的是這個工廠未來二十年能回收多少。 現在的決策官員一狗票都是法律、政治背景,為了選票花大把公帑也無所謂,也導致投資回不來,最後變成呆帳。 於是各種加稅的措施是最快能平衡帳目的方法,其實很多財經官員不是不懂,礙於選票與執政權,專業意見只好拋兩邊。 其實這種現象不是台灣獨有,一狗票凱因斯信徒都是這種思維,殊不知凱因斯時代是二戰後世界各國百廢待興,適量借貸投資適得其所。 但是現代化較快的國家幾乎都是人口負成長,需求減少了怎麼可以再去向子孫向外國借錢來搞『擴大投資』? 以前日本就有報導幾千人的鄉下地方,山路鋪設的品質跟都市一樣好,這就是因為官員只偏信擴大建設的觀點,只在帳面上GDP增長搞把戲。 沒有一種政策是絕對好的,時機不對,地點不對就注定失敗。健保的黑洞固然有其癥結,但是說穿了政府已經承擔不起所以要另闢途徑(收錢)。 像美國最近在罵歐巴馬食言延遲向富人增稅,其實他也陷入兩難,有富人的壓力也有平民對於社會醫療的需求,偏偏政府的帳他必須承擔,所以才進退失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