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iou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沒超頻也沒降壓的狀況下,在CnQ為最小電源管理時,主機板和硬碟和排線都沒故障,CPU散熱器風扇也沒問題,CPU和南北橋溫度正常,然後用m$自家正版的FDISK會死當?

  FDISK是如何執行的?其他顆硬碟也都如此嗎?CnQ的時脈和電壓都能正常地隨著負荷而自動切換嗎?

  有搜到過其他網友遇到類似問題嗎?
 
 
 
     
      

此文章於 2010-10-31 02:44 PM 被 Sioux 編輯.
舊 2010-10-31, 02:37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x離線中  
ss4b862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大江南北
文章: 163
引用:
作者Sioux
  沒超頻也沒降壓的狀況下,在CnQ為最小電源管理時,主機板和硬碟和排線都沒故障,CPU散熱器風扇也沒問題,CPU和南北橋溫度正常,然後用m$自家正版的FDISK會死當?
  FDISK是如何執行的?其他顆硬碟也都如此嗎?CnQ的時脈和電壓都能正常地隨著負荷而自動切換嗎?
  有搜到過其他網友遇到類似問題嗎?
當時測的結果是只要關掉CnQ,不管硬盤規格大小,FDisk都能正常運行;開了之後不是跳完菜單後死機就是顯示已切實際上沒切.
如果在C:\>下能看到電壓溫度工頻轉速的話,那還真想看看它搞了啥飛機.
 
__________________
兩個月掛兩張板一台CRT,真他X個好運氣...
970829:CRT 復活
舊 2010-10-31, 11:10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s4b8626離線中  
600806949
Master Member
 
60080694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195
我對這個桌布很有興趣
舊 2010-10-31, 11:21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600806949離線中  
Siou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引用:
作者ss4b8626
當時測的結果是只要關掉CnQ,不管硬盤規格大小,FDisk都能正常運行;開了之後不是跳完菜單後死機就是顯示已切實際上沒切.
如果在C:\>下能看到電壓溫度工頻轉速的話,那還真想看看它搞了啥飛機.



  所以您是以DOS開機來做FDISK?那就看看其他站友有沒類似的狀況回報囉...



  首先是不確定DOS下CnQ有沒在作用,至少在BIOS中CnQ應該是沒有作用的,因為BIOS中顯示時脈和溫度等都不會降.

  其次是我常用win安裝光碟來切新硬碟的開機分割區,這部份用起來跟FDISK的感覺很類似,從來沒有失敗過,當然此時BIOS中CnQ是開啟的.



  您在其他型號或廠牌的主機板上得到的結果也一樣嗎?

  略搜了一下似乎沒看到這種案例...
 
 
 

此文章於 2010-10-31 11:47 PM 被 Sioux 編輯.
舊 2010-10-31, 11:37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x離線中  
ss4b862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大江南北
文章: 163
引用:
作者Sioux
  所以您是以DOS開機來做FDISK?那就看看其他站友有沒類似的狀況回報囉...
  首先是不確定DOS下CnQ有沒在作用,至少在BIOS中CnQ應該是沒有作用的,因為BIOS中顯示時脈和溫度等都不會降.
  其次是我常用win安裝光碟來切新硬碟的開機分割區,這部份用起來跟FDISK的感覺很類似,從來沒有失敗過,當然此時BIOS中CnQ是開啟的.
  您在其他型號或廠牌的主機板上得到的結果也一樣嗎?
  略搜了一下似乎沒看到這種案例...
首先就分割工具而言,從Dos開FDisk對我而言比較利手,至於安裝光盤則是開機盤都掛掉時的最後手段.
其次,我手邊只有一塊08年的M2N-SLI(整件怪事的主角)有支持CnQ.也因為板子只有一塊,無法確定是個案還是通例.看在運行正常的份上,也懶得跟它計較了.
__________________
兩個月掛兩張板一台CRT,真他X個好運氣...
970829:CRT 復活
舊 2010-11-01, 01:47 A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s4b8626離線中  
Siou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哦,n社晶片組啊...

  看了一下華碩討論區,似乎沒有此類CnQ影響硬碟分割的問題回報.

http://vip.asus.com/forum/topic.asp...page=1&count=46

  到今年6月都還有測試版BIOS:

http://support.asus.com.tw/download...&f_type=3&os=17



  DOS的FDISK遇到現在的大容量硬碟還能正常切割嗎??
 
 
 

此文章於 2010-11-01 02:39 AM 被 Sioux 編輯.
舊 2010-11-01, 02:30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x離線中  
MM工坊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06
雖然知道降電壓會較省電,但從沒實際測量過差異。
感謝blake348兄費時測試∼熱心分享。
舊 2010-11-01, 08:08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M工坊離線中  
ss4b862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大江南北
文章: 163
引用:
作者Sioux
  哦,n社晶片組啊...
  看了一下華碩討論區,似乎沒有此類CnQ影響硬碟分割的問題回報.
http://vip.asus.com/forum/topic.asp...page=1&count=46
  到今年6月都還有測試版BIOS:
http://support.asus.com.tw/download...&f_type=3&os=17
  DOS的FDISK遇到現在的大容量硬碟還能正常切割嗎??
除了1T那塊沒時間搞外,其他(至少到320G)確定是可以切,只是菜單上的容量很詭異而已(在DOS下格式化時也是),不過格式化時是按照比例(數值)下去搞,跟那怪數字無關.
其他的話...該有的容量都用得到,也沒遇過SATA要另外掛驅動的情況(VT8237,ICH5R,SiS964,560MCP).
__________________
兩個月掛兩張板一台CRT,真他X個好運氣...
970829:CRT 復活
舊 2010-11-01, 08:33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s4b8626離線中  
Siou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winXP光碟那個分割程式也是輸入容量數字或比例皆可,前一陣子剛割過黑標2TB,不過還是會進win後用 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 再微調成在檔案總管中可顯示成 #0.0GB 這樣的整數容量...

  接下來就等著黑標3TB出現且砍半價囉∼∼
 
 
 
舊 2010-11-01, 11:41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x離線中  
Siou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引用:
作者Sioux
  AMD原廠的 AMD Power Monitor 就可以看出CnQ下哪一個核心各自是以多少電壓和時脈在運作且切換中,又有右下快捷列的圖示可以右鍵快速手動切換,還不用派出肥又易當的AOD:

http://blog.xuite.net/jyoutw/xtech/34171949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4556




  雖說以滑鼠右鍵點擊桌面右下系統匣的APM圖示來選擇電源配置,已經是很便利了,但還有沒有更快的方法呢?

  有些筆電似乎可以用Fn+FX的組合鍵來切換效能等級,但畢竟是雙鍵齊按才行.



  如果是AMD+ATI的使用者,可能會順便安裝了原廠的HydraVision,這就內含了熱鍵(快捷鍵、快速鍵)的定義功能.

  先在C:\下建兩個BATCH批次檔:

一直.bat

@echo off
powercfg /s "一直開啟"
exit


最小.bat

@echo off
powercfg /s "最小電源管理"
exit


  然後進HydraVision把比如F5鍵指定為執行”一直.bat”,比如F6鍵執行”最小.bat”即可,之後便可以單鍵來快速切換效能等級了!



  又因為電源配置的選項是可以由使用者自行定義和增添的,所以此單鍵切換法可以對應到更多不同的自設效能等級哦.
 
 
 
舊 2011-10-08, 03:27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x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