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upermaxfight
Golden Member
 
supermaxfigh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33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那就祈禱 AMD 在倒閉之前能即時推出 32nm 的產品,否則每次都晚對手一年以上這仗要怎麼打

這幾年我觀察到一件事情,AMD似乎養成了惡習...
"產品生出來沒關係,三不五時出來放話、打嘴砲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
徵你不要的AM4 CPU
徵你不要的SATA接頭斷裂SSD
舊 2009-07-07, 08:32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maxfight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supermaxfight
這幾年我觀察到一件事情,AMD似乎養成了惡習...
"產品生出來沒關係,三不五時出來放話、打嘴砲即可"

AMD 能與比它大數倍的敵人周旋了十幾多還是二十年(?)中間還幾度佔過便宜,其實已經很厲害了啦,雖敗尤榮...

你應該知道我私心上其實比較偏袒 AMD,因此被迫講出8樓第2段的話是有些痛心的 但事實終歸是事實...
 
 
 
舊 2009-07-07, 10:40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NONOPIG
Power Member
 
NONOPI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513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AMD 能與比它大數倍的敵人周旋了十幾多還是二十年(?)中間還幾度佔過便宜,其實已經很厲害了啦,雖敗尤榮...

你應該知道我私心上其實比較偏袒 AMD,因此被迫講出8樓第2段的話是有些痛心的 但事實終歸是事實...
 
 


還是有辦法的,

叫AMD公司砍掉重練,讓INTEL一家獨大,

接下來

反托拉斯會讓INTEL分家,兄弟自相殘殺也不錯看。

會比現在半死不活的AMD打INTEL好看多了。

再後面還可以演的戲碼是AMD閃電式的復活,三強鼎立。

INTEL分家分的欲哭無淚。
舊 2009-07-08, 12:07 A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NOPIG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NONOPIG
還是有辦法的,
叫AMD公司砍掉重練,讓INTEL一家獨大,
接下來
反托拉斯會讓INTEL分家,兄弟自相殘殺也不錯看。
會比現在半死不活的AMD打INTEL好看多了。
再後面還可以演的戲碼是AMD閃電式的復活,三強鼎立。
INTEL分家分的欲哭無淚。

沒記錯的話,美國當年也曾因為微軟獨大而打過將微軟的作業系統與其它業務分割為個別獨立公司的主意,但考慮到這有損美國國家整體利益(相對於其它國家來說)而作罷

所以反托拉斯聽聽就好,一旦事涉國家整體利益,一家獨大也沒什麼,因為它可吃遍全世界,對美國反而有利
 
 
舊 2009-07-08, 06:35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小壞蛋
Elite Member
 
小壞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說真的,cache不是越大越快就是好,重要的是命中率,不然越大越快但是一直miss也沒用

(雖然我相信intel的cache命中率很高,但是只用cache就決定cpu的好壞會不會太偏頗一點?)

DeepVoice兄解釋cache算是解釋的很平易近人了,下的注解也很中肯

東西設計出來不能只看表面的spec spec開的再高performance不行也沒用

不然為什麼要用軟體實測?整天開spec畫虎爛就好啦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再見!咱們夢裡見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舊 2009-07-08, 09:31 A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壞蛋離線中  
DeepVoic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66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17樓長篇大論(懶得引全文 )了半天,但結論「未必盡然」跟廢話有何不同?K10的L1及L2都比K8快,照你的邏輯K10的效能未必比K8高,但事實正好相反 所以你還是「噴」你自己吧

敝人不敢說大學四年讀資訊工程是否真學到了些什麼
不過基礎的基本書總是看過幾遍
所以看到一些奇怪的敘述總是忍不住多說幾句話
基本上個人希望閣下可以認真看完
接下來的文章是為了殺時間所做
資料方面儘量有多少就引多少
一方面嘗試寫的科普點 一方面也讓明年考研究所有更多準備
那 我們就開始吧!
===========================================================
先從爭論的開始點來討論[如何論斷快取的速度]
今天我們要取得一筆資料
我們需要找到他(延遲) 如後再把它運送出來(大小/頻寬)
這兩者加總起來的時間才是我們得到這筆資料的時間
光討論延遲或是頻寬這兩者的其中之一是無法來評論速度的
當然就算兩者皆討論也還是沒法定義快取的速度

因為快取有所謂的命中率
也就是你所要的資料有多少機會在快取中
假設以單層快取 命中率70% 命中需要1MS 沒命中要100MS
那你需要花的時間的期望值是1 * 0.7 + 100 * 0.3 = 30.7MS
而假設我用更好的方法提升了快取的命中率為90% 但是不影響其他參數
此時獲取我所需資料所需的時間降為1 * 0.9 + 100 * 0.1 = 10.9MS
就算我因為提升快取的命中率而使快取命中時所需時間增加為5MS
讀取一筆資料所需的時間期望值仍為5 * 0.9 + 100 * 0.1 = 14.5MS < 30.7MS
講到這邊懂我意思吧
明明從第一顆CPU的快取中獲取一筆資料的時間較快
但是由於第三顆CPU的快取擁有較高的命中率 而使的整體的期望值較低

也因此 我會對閣下所謂1.5倍速度產生質疑
請問閣下所謂1.5倍是考慮到哪個層次時提出這樣的說法?
==========================================================
再者 閣下之後的疑問說
假設我前篇文章所述者為真 那K8和K10的效能應當如何理解?

我的回答如下
首先 我似乎沒有提過任何有關K8和K10兩者快取速度的評比
我第一篇文章只想跟你說 考慮快取速度應當不是這麼簡單的事
再者 這邊要提到所謂的Amdahl`s law
我這邊直接以算盤書的翻譯為準
算盤書上對這定律的簡單解釋為:對某一部份進行改良而得到的可能效能增進,會受限於被改良部分在整體中所佔的比重
聽起來很模糊 我舉個例子好了
假設你今天一件衣服要經過 洗衣 脫水 烘乾 三道手續
[我今天買了才三倍速洗衣機 所以我就可以用原來三分之ㄧ的時間就拿到乾淨能穿的衣服了]這句話對不對?

我想 所有看的人用x眼想都知道這是牛伯伯的....
因為你只改進了洗衣時間 而沒去動到脫水和烘乾的時間
相對的 就算某個CPU比另一顆CPU在資料傳輸上所花的時間更長
也不代表前者的效能就必定輸給後者(搞不好只有20%或更少的指令需要資料傳輸)
==========================================================
雖然有點停不大下來 不過我先打到這邊告個段落
基本上我是希望針對我的敘述進行攻擊 而不是....

最後要提的是
評估效能本身是十分困難的
有些場合我們注重的是反應時間
有些場合我們注重的是總體的輸出量
有些場合我們注重的是資源的公平性
不同的需求 導致了對同樣設備的不同看法
也因此 評估一個設備的效能 最直接的方式是把你的使用需求 使用習慣
這些都考慮進去了之後 直接的實際去run
但基本上沒人能做到這點 所以我們才會使用評效程式
但是評效程式常常被無意義的最佳化
好比說現在大家也不大會拿3D MARK的成績當作顯示卡的能力
因為你也偷吃步 我也偷吃步
現在看CPU測試為啥都要拿一堆程式來跑
就是為了儘量讓使用者可以從中找出自己日常所會使用的程式組合
然後來找出適合自己的設備
討論單一評效程式的結果通常是沒有意義的 除非你的設備只拿來跑那個程式
好比說 SUPERPI?

恩....繼續工作一下....
舊 2009-07-08, 09:59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eepVoice離線中  
Terry6374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23
引用:
作者DeepVoice
敝人不敢說大學四年讀資訊工程是否真學到了些什麼
不過基礎的基本書總是看過幾遍
...恕刪 ...
那你需要花的時間的期望...


大認真給你推一下 !
像你這麼認真回文的不多囉 !
舊 2009-07-08, 10:45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rry6374離線中  
dynamo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760
這個Sandy裡面的CPU
是什麼架構的啊?
新的處理器?
舊 2009-07-08, 10:54 A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ynamo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小壞蛋
說真的,cache不是越大越快就是好,重要的是命中率,不然越大越快但是一直miss也沒用
(雖然我相信intel的cache命中率很高,但是只用cache就決定cpu的好壞會不會太偏頗一點?)
DeepVoice兄解釋cache算是解釋的很平易近人了,下的注解也很中肯
東西設計出來不能只看表面的spec spec開的再高performance不行也沒用
不然為什麼要用軟體實測?整天開spec畫虎爛就好啦

恕我跟您抬槓一下:

有關「快取是不是越大越好」,大概去年就有人以C2D為對象做過「軟體實測」了,結果也證明確實越大越好,怎麼會「偏頗」?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邊際效用的問題,但上述測試已證明C2D以雙核共享6M快取並沒有大而無當的問題。而 Sandy Bridge 以四核共享8M,平均每核心分配到的快取容量反而變小了,當然更不會有大而無當的問題。

DeepVoice 的「解釋」我會再看看,但若拿不出實測證據來支持他上面的結論,終究也只是一種理論罷了。畢竟全世界最懂 Core微架構 的只有Intel自己,Intel這樣設計必然是經過無數次計算跟驗證的結果,其架構、效能、成本等各方面的考量又豈是教科書的理論就能隨便加以含括的...相信您能理解我的意思。
 
 


 
 
舊 2009-07-08, 11:21 A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回26樓:

一、我有說1.5倍嗎?哪裡?

二、快取有命中率的問題我知道,但你如何證明速度慢的快取其命中率反而比速度快的高?否則豈非流於空談?

三、K8 到 K10 在「核心架構這部分」並未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快取(L1,L2)大小、解碼器數量、執行管線架構等都保持原狀,僅快取寬度及SSE指令寬度加倍,不正勉強符合你說的「兩顆快取相等而其中一顆的快取速度高過另一顆,假設其餘特性皆相等...答案是未必盡然」?

四、就算比綜效,Athlon II X2 還是打不過 C2D E8xxx。但要申明的是這邊是拿製造成本相近的兩顆來比較,而不是以售價相近的來比,目的是說明 AMD 的處境相當艱難,希望 AMD 的支持者不要誤會
舊 2009-07-08, 01:07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