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28
|
引用:
不正確和不順暢是兩回事。 如果DAC還是音效晶片那邊有足夠的buffer並且能完整重現原始波型"理論上"就沒有差異了 但是理論和實際還是有差異的,為了完整重現原始的波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大DAC的buffer然後延遲輸出,但是會造成輸入和輸出的聲音延遲太大,要做電話之類的應用會有問題。 電腦內的傳輸封包經過各種處理,送到DAC時的時序已經不"像"原本的波型,那麼DAC重現原本的波型,不外乎就是用系統給的Clock來重建,但是如果DSP接收到的Clock跟Clock指定的資料來的"時間點"差太多,就只能靠Buffer硬吃,Buffer吃不下或延遲超過一定容忍時就要靠其他算法來重建,為了讓你聽到正確的音樂,但是中間的資料也許排列或完整性早就不是原本預期的那樣。 關於看影片我舉的例子只是說明怎麼去"聽"出他的差異,並沒有說這是相同的原理,請諒解。 引用:
用KS模式時kmixer沒做resample和音量控制,不代表系統就不處理音效了,就像你寫程式把變數引進來卻沒處理一樣,他資料一樣經過一個傳輸的過程,我說的"干擾"只是這個多增加的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延遲罷了,並不是指他的Resample,抱歉是我用詞不太嚴謹。 引用:
我的文章中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提到Kmixer做的Resample, 這個對音質產生的影響本來就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就算開ASIO如果不使用Resample還是會過音效卡的Resample的DSP阿...在都使用Resample之下比較ASIO、KS和DS還是有意義的。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其實天使的羽翼さん說了這麼多,就只是指一個情況…「Jitter」。電話包含播跟收,跟純播放是不同的。
不知道天使的羽翼さん這些理論是建立在哪些基礎、根據之上?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28
|
引用:
抱歉我沒有足夠好的錄音卡也沒時間去弄一份專業的RMAA報告來驗證以上的說法, 但是我相信我的耳朵聽出來的差異 你如果認為你的論點站的住腳,實際去聽也真的聽不出來,那你要說我 只是道聽塗說的濠洨我也沒辦法 ![]() 如果樓主還有看到這篇的話,我只有個建言,音效卡支援的話按照我說的配置去聽看看 KS或ASIO,最好Foobar2000的執行序優先權能調成Realtime更佳(靠ProcessTamer或ProcessLasso來調整比較不會有問題) 反正只要不動到硬體,一切都是免錢的東西...去聽看看就對了,聽不出來就恭喜了...不會落入不停研究的迴圈中 ![]() 此文章於 2009-04-09 12:32 AM 被 天使的羽翼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不一定要好的音效卡或喇叭才能聽得出差異的。如果天使的羽翼さん不相信 A.C 沒有關係,可以到這裡詢問 Windows 音效結構的設計者 Larry Osterman。由他來回答相信更有分量。 此文章於 2009-04-09 12:57 AM 被 A.C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512
|
反正聽起來高興就好,管他哪種設定?
ASIO和KS聽起來有分別,多數人都「自認」聽的出變化。我也不例外,但那「應該」只是底噪的變化,音質有否提升?天曉得?但我喜歡用ASIO,因為多開的一個濾波器,感覺有拜有保佑 ------------------------------ 回到主題 這問題應該放在音響器材類別 因為追求音質絕對是訊源、器材、空間上的追求,而不是軟體上的選擇。當然,玩HI-END的根本不會用電腦當訊源 但樓主是HTPC,要求的是播放軟體,而不是器材等物。那就是看哪家內建的CODEC寫的最好,或是哪家用起來聽起來最合胃口,那就是一套好的播放軟體。會推薦FOOBAR是因為CPU使用率低,自由度高,可以亂掛一些有的沒的外掛,但FOOBAR要弄得漂漂亮亮真的有點麻煩。 如果追求方便∼∼iTunes,千千靜聽也是不錯,但不同播放軟體的音樂表現差異應該只有CODEC和EQ等化器,所以選一套可以自己換CODEC的軟體就顯的比較重要,這也是為何推薦FOOBAR的原因 題外話: 就算無損壓縮,還原燒錄成CD用HI-END聽還是比原版差(燒錄片的Jitter關係,總不能每片都拿That's for Master用PLEXMASTER燒吧?買正版還比較便宜....)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當科學變成迷信,其本質就被扭曲。相信很多使用者開始知道 ASIO 是從論壇或教學得知的,寧願相信這些教學的發布者,也不願相信微軟鐵一般的事實,科學便成了迷信。選擇播放軟體不應著重在此,符合自己的需求才是正確的。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28
|
引用:
你會認為這是迷信,我不怪你。但我只能說我相信實際聽到的感覺,比一堆理論或xxoo權威的說明更重要。 不過你也沒有提出RMAA之類的報告來證明,看了半天也只有一些別的網站的連結不是嗎 Windows的音效卡發者...都說了..他負責是os方的音效,那跟jitter有什麼關係? 那個Win的開發者也沒辦法去管音效卡最後怎麼處理OS送出的資料的 至少我還是相信在ASIO介面下對OS對聲音資料的搬移動作是更少的,這就夠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所以請天使的羽翼去詢問,相信 Larry 很樂意回答。一個可以詳細回答的人都提供出來了,何不馬上行動?喜歡使用何種 Output 是使用者的選擇,但沒有必要誤導他人。 引用:
因為以上這段言論並不正確。音質的影響只在時基誤差,不論哪個 Output 都逃不過。且 ASIO 跟 KS 都不會提升音質。真搞不懂為什麼會一直說資料排列跟完整性?到底是從哪裡得到的結論,自己真的很好奇。如果真的有,希望能解釋明白或提供一個連結作為參考。 建議音質的言論,如果在盲測也能夠分辨出來,再來說也不遲。還是天使的羽翼さん願意試試自己線上的測試? 此文章於 2009-04-09 12:15 PM 被 A.C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412
|
這時候...盲眼交叉測試就派上用場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28
|
引用:
但是我是跟你討論不是跟他討論,你既然知道理論那就提出自己的理論,沒必要請人出來回答問題。 引用:
可以∼如果你設計出來的話我願意測試看看∼測試不過我也就沒話說 Foobar2000的ABX Comparator只能在同個output下比較不同音軌 如果可以有比較不同Output的方法那麼我願意測驗看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