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76
|
看起來幾乎是一樣的東西
還好S2H昨天買下去沒錯太大 對了~ 拆開散熱片後南北橋都已經沒有ENG的字樣了
__________________
CPU: I5-6400 MB: B150M-A MEM: Samsung DDR-2400 16G M.2 PCIe: Samsung 512G HDD1: Sandisk X400 128G HDD2: Seagate 1T DVD: SPD2514BM 20X DVD SATA CPU FAN: HR-01 CASE: 聯力 PC-A05 POWER: Seed 400W 80plus SPK:NHT SB-1 + PT-35x + 0404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
S2H背板有e-SATA,S3H反而拿掉,真是可惜
以背板來說S2H才是大無敵呀,D-Sub + DVI-D + HDMI + e-SATA + S/PDIF ![]() 光是這點,我就覺得S2H比較吸引我.我蠻建議GA可以把S3H做成Ultra Durable2,這樣比較有明顯的市場區隔(S3H主打用料+好超) 看了一下S3H的連結,基本上主要的系統晶片都是一樣,只有PWM晶片從S2H的ISL6323換成S3H的ISL6324 此文章於 2008-03-24 09:32 PM 被 firmware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個都是女人的地方...
文章: 1,222
|
引用:
這一點上我倒是比較喜歡S3H 畢竟如果真的有eSATA的需求可以買擋版來裝 沒有eSATA需求的話就可以擁有六個SATA 但像S2H那種的話就等於不管你要不要eSATA都只有五個SATA 幾乎無法挽救 以我個人來說我覺得S3H比較適合我 但也可以藉此看出技嘉想把S2H定位在BT機或是HTPC機 S3H則是超頻玩家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ROC,Taiwan
文章: 469
|
樓上大大講的,我也是這樣想的
PCI-E 4x,我會拿來好好利用,像是裝RAID卡... 除了好像沒有內建顯存,USB位置不佳之外 暫時想不到這張版子有什麼缺點 下一台新主機應該就是這張主機板了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188
|
引用:
所以技嘉這樣區隔也沒錯,想要組Micro-ATX的小機殼內通常也裝不下這麼多裝置,所以這種電腦外接的支援相對來的重要, S2H選擇直接將eSATA做在檔板上是正確的,僅有的4個擴充槽不會因為又要另外裝eSATA檔版而浪費掉, 否則,有的裝個雙槽顯卡,裝個音效卡,裝個電視卡,4個檔板空間就馬上不見了,當需要eSATA時哪還來的空間給他裝檔板呢.... 當然,除了拿ATX機殼裝Micro-ATX板子的除外,但現在ATX的就理所當然的選擇S3H囉...
__________________
沒沒無聞的無名士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30
|
重點是...
什麼時候上市.. 定價呢?要像69G-S2H.S3H時一樣嗎? 再來.雖然扯有點遠.等790GX出現時的區隔又在哪裡? 總覺得790GX應該也是ATX. 覺得.在那之前.以裝機板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 因為幾乎全包了.需要更高效能時.再買張卡就可HYBRID CF.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946
|
引用:
790G效能跟780G一樣吧,多了一些功能而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