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08
|
引用:
所以你自己也知道問題在哪裡不是嗎...?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2
|
引用:
所以說勒?您想表達什麼?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269
|
連基本的倫理道德,禮義廉恥都不懂了還外交咧.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總聽過吧? "還不會走路就想要飛?!"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nan Taiwan
文章: 3,701
|
![]() 記得國中小寫作文 , 最後總會加上 拯救水深火熱的大陸同胞 當做結尾
![]() 往好的看 , 是努力生產厚植國力 , 不幸變壞 , 就變義和團再起 ...
__________________
字卡美, 號鳥, 請多指教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76
|
外交不是內政的延伸嗎?這句話改了嗎?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
成功的人找方法, 失敗的人找理由 -- 除了怨嘆 [外交被打壓] 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 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573257785-4.php 作者:吳祥輝 出版日期:2006 年05 月 05 日 狗兒、汽車、腳踏車也跟著主人上船。船上寵物艙、非寵物艙的標示清清楚楚。「貓權至上」、「人狗平等」,有人道的氣息,又有浪漫的感覺。「路權平等」也許是赫爾辛基城市規劃設計家的最根本信念;無論大街小巷,人行道都不小於車道。電車和汽車同軌的街道,車道寬度和兩邊人行道兼腳踏車道,加起來差不多。汽車道和電車道分離並行的大街,人行道和腳踏車道的寬度就佔約三分之一,和兩個車道分別相當。 紅綠燈偶有三個款式併聯;上方的較大,和台灣常見的差不多。略低的一個方便走近路口的人看。最下方一個人的高度處,還有一個迷你縮小版,適合腳踏車騎士和嬰兒車內的小嬰兒及坐輪椅的人看的角度。連看個紅綠燈的權利,赫爾辛基都想做到人人平等。 「怎麼沒有看到總統府?」我們找遍赫爾辛基,就是看不到具有總統府氣派的建築物。 「問芬蘭人吧?」我說。 「請問總統府在哪裡?」Catherine問一個騎腳踏車的年輕人。 「你問哪一國的總統府呢?」年輕人左腳腳尖踮在地面,一臉狐疑。 「當然是芬蘭總統府啊!」Catherine說。 「夫人,你現在就正站在芬蘭總統府的大門前。」 說著,他騎著腳踏車一溜煙不見了。留下Catherine抬頭看看,左右望望,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智商。最後,她下了一個顧全面子的結論:「我沒錯,是芬蘭年輕人少見多怪,至少他沒到過台灣。」我向Catherine對不起,都是我「白目」,才害她在赫爾辛基當街被年輕帥哥漏氣。 台灣人哪知芬蘭總統的待遇是這樣?台灣的總統府不但四周都是持槍的武裝衛兵,附近也都佈滿便衣警衛人員。總統一出門,沿路每個紅綠燈都有交通警察站崗,拿著無線電。他們的任務有兩個,第一是確保總統車隊不會碰上紅燈。第二是防止交叉的方向,不會有車子闖入。車隊後方的旅行車上,還有機關槍護駕。除此之外,還有整個營的武裝部隊隨時待命。這是台灣總統的規格,很大的排場和陣仗。 Catherine問我:「台灣會不會是全世界總統出門成本最高的國家?」 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小國 - 白色芬蘭 http://blog.yam.com/jamezku/article/12748586 歷史的鎂光燈總是探照在以小抗大的英雄身上。如果說,九○年代轟動全球的小國奇蹟是由台灣主演,千禧年後上演的續集,則由芬蘭擔綱最佳主角。 在過去六年中,芬蘭四次摘下世界經濟論壇(WEF)國家競爭力桂冠。芬蘭十五歲中學生,在四十三個先進國的「國際學生評量計劃」(PISA)大賽中,蟬聯兩次總冠軍。國際透明組織公布的最清廉政府榜單上,榜首還是芬蘭。 芬蘭不是北歐「正黃旗」,它不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語言、人種皆與北歐諸國殊異,在日耳曼語系裡,「芬人」(Finns)指的是北歐狩獵採集的原始人。歐洲人從不把芬蘭當歐洲國家看待,在冷戰時期,歐洲甚至視芬蘭為遊走資本主義和共產社會的「雙面間諜」,戒它防它。 對於不歐不亞、不東不西的尷尬處境,芬蘭人刻骨銘心。芬蘭人不訴諸激情,反而用智慧來證明,它並非兩面國,而是東西世界的戰略緩衝地。芬蘭還用智慧折服一向有優越感的歐洲和北歐鄰邦,在文化和經濟上,它也可以是贏家。 「芬蘭模式」是近年經濟學家熱中研究的主題,當過二十一年國會議員、六十四歲的總統哈洛寧十月中旬應倫敦政經學院邀請演講,娓娓道出芬蘭從一個最貧窮、最遙遠的國度,變成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秘方就是這一帖集合「民主、完善治理、社會福利和投資教育」的芬蘭模式。 芬蘭鼎起聰明的三足--務實哲學、福利制度和聰明的投資策略--穩穩踏上強國之路。 Smart philosophy:務實,智慧的開始 要找一個詞來形容芬蘭,務實是最好的選項之一。務實哲學讓芬蘭即使面對惡劣情勢,也能保住民主和完善治理。既然改變不了地理位置,乾脆順勢而為,化雙面夾擊為雙面助攻。 務實,智慧的開端 獨立已經九十年,和前蘇聯兩次決定命運的戰爭(冬戰、續戰)也結束一甲子,提到前「祖國」,芬蘭還是有那麼一點顧忌。芬蘭從建國以來,就不拘侑意識型態,堅定走務實政治路線(realpolitik)。只要上過學,都背得出前總統帕西奇夫的這句名言:「認清事實是智慧的開端。」芬蘭人知道,得有「唯智者,能以小事大」的能耐,他們堅持的民主體制才能維繫至今。 超英趕美,西方富國 也是因禍得福,為了償還戰爭賠款,芬蘭在短時間內發展出堅強的重工業基礎,馳名世界的諾基亞和造船、造紙業,都大發「國難」利市。芬蘭像是國家版的灰姑娘,靠出口到東邊市場的木材紙漿和金屬工業,快速工業化。在八○年代超英趕美,一舉追上傳統西歐強國,躋身西方富國之林。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芬蘭已經成為世界產品輸入俄羅斯的「重要導管」,西歐國家透國芬蘭,將產品送到俄羅斯這個超級市場;畢竟,最會跟俄羅斯打交道、做生意的,還是芬蘭人。 「芬蘭不能錯過俄羅斯的機會,芬蘭企業未來要靠它成長,」芬蘭科技與工業協會創新中心主任亞拉亞斯齊(J. Yla-Jaaski)不諱言。 就以芬蘭零售業龍頭、有一百五年歷史的Sotckmann集團為例,有四分之一的銷售額和獲利都來自以俄羅斯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四國,這塊區域共有一億五千萬人口,對只有五百萬人的芬蘭,簡直是一張生意源源不絕的聚寶盆。 通往亞洲的市場,要經過芬蘭 東望之外,芬蘭也絕對不自外於歐洲。 芬蘭自十二年前加入歐盟後,就安分且積極的扮演模範生角色,率先遵守並實現歐盟各種協議,也是北歐唯一使用歐元的國家。芬蘭並提供他們的對俄「專業」,協助歐盟和俄羅斯打交道,歐俄之間的重要高峰會議,經常都由芬蘭當東道主,負責穿針引線。芬蘭加入歐洲大家庭,也名正言順分散出口重心,如今,歐盟十五國佔芬蘭的貿易量已有六五%,芬蘭超過七成的資金是投資在歐盟各國。 除了東守俄羅斯、西拓歐洲,芬蘭更南開亞洲市場。 芬蘭人的務實,並不是短視的現實主義,而是深謀遠慮後的精算抉擇。從一個敏感的政策議題,即可見芬蘭從遠看近的務實思考。 環境部司長尤蘇卡寧(J. Uosukainen)舉例,早在這波能源荒發生之前,芬蘭就已警覺太過依賴俄羅斯能源;他們也注意到,芬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全歐第二高,遲早會面臨歐盟的減碳壓力。在政府民間多方討論後,芬蘭達成共識:打破歐洲高舉二十年的反核神主牌,成為西方世界第一個重新使用核能的國家。 芬蘭現在已經有四座核電廠,第五座兩年內完工,目前正在評估第六座。至於最頭痛的核廢料問題,在芬蘭也不曾造成衝突,處置廠所在地居民以壓倒性的三分之二,贊成設在自己家門口。 「只要是對未來有利的事情,芬蘭人一定會去做,」尤蘇卡寧強調,芬蘭沒有對抗意識,只有務實意識。 從六○年代歐洲的窮國,八○年代追過歐美水準,到現在國民所得名列全球第十一名,芬蘭人聰明務實的思維,讓這個偏遠的北大荒,每二十年量子躍變一次,不斷累積前進的能量。 ***************************************************** 此文章於 2007-12-14 04:44 PM 被 nzcym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