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墨索里尼 他還有一把 1646 年的 Nicolo Amati... 不過那是 Label 寫的... 經查應該是 Girolamo (II) Amati,但是不確定是幾年製的...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50
|
引用:
照這說法中國可能連一個知名的獨奏家都沒有吧,可偏偏出了個李雲迪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4
|
引用:
郎朗五歲就開了第一場獨奏會啊!他算知名獨奏家吧! 李雲迪四歲時先學手風琴,七歲才開始改學鋼琴,以大部份成名鋼琴家而言他的起步算稍晚(以正式學習鋼琴而言),不曉得他第一次公開演出是什麼時候就是了。 其實那個說法也只是指出天份在藝術上的重要性,應該請天大貼那張「這種事是講天份的」的圖 ![]()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此文章於 2007-05-17 03:27 PM 被 老飛俠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有些人有那種程度但是不選擇走那條路... 例如 Glenn Dicterow,他可是有能力當獨奏家(甚至比現在有些獨奏家還有能力),但是他選擇不走那條路... Arnold Steinhardt 也偶爾獨奏,但是還是選擇不同的路。 Paavo Lotjonen 要他拉古典獨奏也不是問題... 但是現在賺的錢恐怕比馬友友更多吧... 但是走音樂這條路真的很可憐也很累。最大問題是有沒有人捧。 沒人捧,只好另開別徑。畢竟不是所有獨奏家都能夠跟世界上那幾個最高級的樂團和指揮合作演出。一但妳沒有辦法跟那些樂團合作,妳的 profile 就不夠好看,不夠好看大家都不會理妳。整個音樂廳恐怕只有 10% 不到的人能更真的分辨妳演奏的好壞,其他都是來看戲的,先看本子上這個人有多顯赫的事蹟後才覺得好不好聽的... 進 Juilliard, Indiana, Eastman, NEC, Peabody 這麼一海票,哪個不是從小就開 recital 被認為獨具天份出來的?甚至有些還跟一些 symphony or phil 合作獨奏演出過呢。還有一些什麼什麼比賽的首獎二獎三獎的... 最後成名的又有幾人呢? 至於您上面提到的朗朗... 要是沒有 Issac Stern 在他 17 歲的提拔,他能這麼快在 2001 年第一次在美國 debut 嗎?還早李雲迪兩年呢... 此文章於 2007-05-17 11:15 PM 被 A級黑豬肉 編輯. |
|
![]() |
![]() |
訪客
文章: n/a
|
郎朗技巧非常好,但很"演"奏…
看他和倫敦愛樂協奏後的感覺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4
|
引用:
想不到我po了以前聽的那個說法,引來這麼多意見,大家好像都搞不清楚「充份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差別... ![]()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381
|
當興趣好,搞專業路不好走。李雲迪領了兩千年蕭邦鋼琴大賽金獎,還不是被批一堆,什麼技巧好沒靈魂,還有說是背後中共外交施壓波蘭有的沒的。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101
|
引用:
![]() ![]() ![]() 為什麼好死不死放個克林頓吹那根.... 每次看到他就自然想到柳文司機........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因為成為知名的獨奏家,年紀小就出來 debut 並不是 "必要條件"。 您朋友說 9 歲鋼琴就要開獨奏,但是... 最有名的 Vladimir Horowitz 呢?他雖然很早習琴,但是第一個 solo recital 是 1920 喔,也就是他 17 歲時。 Sviatoslav Richter 第一個 solo recital 是他 19 歲時... 所以,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兩個鋼琴獨奏家,馬上被您朋友否定掉... 那至於小提琴家來講... Salvatore Accardo 第一個 solo performance 是 13 歲(拉 Paganini Caprice)。Mutter debut 是 1977 年,14 歲(前一年受 Karajan 之邀跟柏林愛樂共同演奏,但不是您講的開獨奏會) Isaac Stern debut 是 16 歲 Joseph Szigeti debut 是 13 歲 我可以認同小提琴必須要很早開始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當然也不要太晚沒錯,但是著名的獨奏家一定要早早 debut?Sorry... 您的朋友可能不太正確吧。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4
|
引用:
這種事情本來就絕對舉得出反例(你就舉出好幾個了),我倒覺得我朋友的那句話只是描述鋼琴和小提琴這兩種學習者最多、競爭最激烈樂器目前的生態,原本就不是太嚴謹的敍述,沒想到大家的反應這麼認真 ![]()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