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ewgam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588
南京大屠殺的教訓,就是拿槍的都跑了,別以為沒跟著一起跑留下來會有什麼好事。

國民黨與地方軍閥只想保存實力不想保護老百姓,至於共產黨對這事更沒什麼資格提(都躲到陝西去了,躲的比什麼還快)

日本死不肯承認以前所做過的事很可恥(日本學中國的漢字大概沒學到"可恥"這兩個字吧)
     
      
舊 2007-01-26, 01:00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wgame離線中  
shtse
Golden Member
 
shts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nan Taiwan
文章: 3,701
Cool

台南的噍吧哖事件, 又稱西來庵事件 , 1915年的事 ,

要不是有心人散播消息至全世界 , 引起各國矚目 ,
台灣人鐵定死得更多 ...
 
__________________
字卡美, 號鳥, 請多指教

音響也可省省玩 , 一萬塊買七零年代 Rotel Marantz Luxman 三美聲
我的 Canon 中三元 , Bronica Mamyia Pentax 中片福鏡頭
舊 2007-01-26, 01:02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tse離線中  
tonyleo_2nd
*停權中*
 
tonyleo_2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PCDVD半獸人巢穴
文章: 287
南京大屠殺70週年 相關題材電影:

《南京夢魘》美國製作人 朗恩·喬瑟夫博士 美國獨立製作 紀錄片 總投資:10萬美圓
The Massacre of nanjing(Rape of Nanking)

《南京浩劫》 美國好萊塢製片人 傑拉德·格林 中美聯合製作 總投資:3000萬美圓

故事大綱:一個中國普通家庭中的一對母女協力合作將中國人從屠殺和劫掠中拯救出來,以此再現南京大屠殺情景。

《日記》 香港導演 唐季禮

故事大綱:以參與大屠殺的日本士兵的講述為切入點,融合當時在南京生活的外國人的日記等史料,表現災難降臨後人性的變化。

《南京!南京!》 中國導演 陸川

故事大綱:故事尚在劇本最後階段還未披露,但會有三條主線,包括美國牧師、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故事。


附:《南京夢魘》製作人朗恩.約瑟夫博士採訪手記

朗恩.約瑟夫博士忐忑不安地走到螢幕前。已經開始打片尾字幕了,但觀眾席上仍然鴉雀無聲。約瑟夫仔細瞧了瞧前排觀眾,他們臉上的震驚,與20多年前自己臉上的,幾乎一模一樣,「可為什麼沒反映呢?」約瑟夫有些緊張,「是不是這電影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半分鐘後,字幕結束,全場突然炸開熱烈的掌聲。這個來自美國加州的心理醫生終於鬆了口氣,他目光轉移到吳海燕身上,這位坐在第一排的中國女助手也微笑地看著他,用勁地鼓掌。這是2005年南京 大屠殺紀錄片《南京夢魘》在美國首映時的情景。隨後,製作人約瑟夫與助手吳海燕帶著這部電影,先後在美國加州、紐約與華盛頓引發50餘場震動。 如今,在南京大屠殺過去69年後,他將《南京夢魘》中、英文版上傳到網絡,供網友免費下載,甚至還「鼓勵盜版商盜版」。 據 YouT ube與google提供的數據,到目前為止,這部紀錄片已被下載了100餘萬次。「哪部好萊塢電影有這樣的傳播率?」約瑟夫興奮聲音從越洋電話裡衝出來。

  納粹眼中的惡魔

  「南京大屠殺不是噩夢的終結,而是一個開端,一個日本人企圖征服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開端。」這個開端「有別於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暴行」。在短短8周內,全天24小時,日本人在南京輪**婦女,活埋居民,進行殺人比賽,用刺刀刺死老人、嬰兒與孕婦,將活人推向火海燒死……南京陡然變成28萬魂靈縈繞的地獄。 看著眼前的一切,日本人竟然在敞懷大笑,像是一群「精神錯亂的魔鬼」!隨後,他們的魔爪還向菲律賓、美國、荷蘭、英國、韓國與蘇聯,奪走上萬條生命。南京大屠殺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災難,而且是一場全人類劫難的開始,它是日本人虐殺其他民族的「熱身練習」。日本民族注定是這場人類受難史的施害者,其命運根源於國內的天皇統治……2005年3月,美國加州一個學術論壇上,約瑟夫博士發表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演講,並說自己正在製作一部紀錄片,來展現這場暴行與暴行發生的原因。這番演講讓台下的吳海燕為之一震,演講者思考南京大屠殺的視角是她「前所未聞」的。 這個來美3年,剛獲得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國際關係與亞太研究碩士文憑的中國留學生,此前是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在她印象中,南京大屠殺給她留下的印記幾乎全是控訴。歷史教科書與相關影視作品的內容、紀錄片裡倖存者的指證等等,總結起來就是「悲慘」與「仇恨」兩個詞,是日本對中國欠下的血債。從來沒有人像這位演講者,超越中日兩國間具體的歷史事件,而從全球與人類的視野來向她展示這場劫難。約瑟夫對這位中國女記者也充滿興趣。在演講前一個月,他已開始按自己的思路,製作《南京夢魘》,同時打算做中文版本,爭取片子能在中國的電視台播出。不久,約瑟夫與吳海燕達成了合作協議,將配樂搜索、中文翻譯、配音的工作交給她。 採訪中,約瑟夫對此前媒體反覆報道的「20年努力、10萬美元投入」不願贅述,相反,他強調自己「並非將所有心力投入於此(《南京夢魘》)」。這位畢業於芝加哥大學醫學系的心理醫生自稱是個「貪婪的閱讀者」與「二戰史迷」,在他看來,二戰是一嘲善與惡的較量」,而他一直著迷於對惡之本源的探尋。2004年,他拍了《希特勒日記》,在美國幾家電視台播放,收視率頗高。他說,自己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純屬偶然。上世紀80年代初,他無意中看到一本關於這場屠殺的史料,裡面的文字與圖片讓他震驚,「天哪!日本人殺了人還笑得那麼開心。這位長年研究精神問題的專家對這個民族感到不可思議。殘暴是戰爭中的常態,但再殘暴的人,也很少像日本人這樣,在殺人中獲得巨大的快感。「怎麼會有這樣的民族,像是魔鬼附了身,集體陷入精神錯亂的狀態?」此後,約瑟夫開始收集南京大屠殺的史料,事實漸漸清晰起來。一次,他看到一份史料,發現就連納粹也將日本人形容為「惡魔」。他開始明確地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思議且「有別於其他所有暴行」的研究樣本。

  全人類的劫難

  雖然約瑟夫事先聲明,「做助手沒有任何報酬」,但吳海燕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認為,除了對這位知識廣博的美國人心存敬意外,「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感」也是重要的原因。除了翻譯與配音,吳海燕還負責資料搜集工作。她曾建議約瑟夫到中國尋找史料與倖存者,但約瑟夫不喜歡採用歷史與現今穿插的方式,認為這樣會影響敘事的流暢與真實感。更重要的是,南京大屠殺的現存圖片與影像資料主要存留於美、日兩國。當時,中國戰地記者不及日本的百分之一,且多集中在後方拍「宣傳照」。約瑟夫介紹,紀錄片的資料全部從美國檔案館、圖書館、日本人拍攝的影像及華裔作家張純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殺》中得來,此外,「沒有受到中國任何一家研究機構的幫助」。

  吳海燕解釋說,約瑟夫是在強調這部紀錄片的客觀、中立,這也是他本人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有時候,他客觀、中立得近於「冷酷」。在編輯影像時,那些尚滴著鮮血的頭顱、被虐殺的婦女、被割掉的生殖器、燒焦的屍體,時常讓吳海燕不忍看下去,她央求約瑟夫別用這麼多極端殘暴的史料,因為「不希望把自己的同胞表現得那麼慘」。約瑟夫會很嚴肅地告訴她,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你做過記者,應該知道立場中立的重要性」。「可我無法違背自己的感情。」吳海燕說。在給日軍姦殺中國婦女一段配旁白時,她得盯著畫面,講述中國女子如何被剝光衣服,手腳攤開,用鐵鐐固定在椅子上,供日軍幾百上千次地輪**……這時她總是忍不住乾嘔,失聲痛哭。每當情緒失控,她便跑出去,擦乾淚水,平靜下心情,才回去繼續錄音。如此反覆了上百遍後,吳海燕一度患上抑鬱症,頻繁地做噩夢。約瑟夫知道後,給她做了心理治療,對她做噩夢的原因「在科學層面上分析得很透徹」,但始終不提「民族感情問題」。只有在閒暇時,約瑟夫會指著電視上的車禍,對她開玩笑說,如果死的是日本人,你會很高興吧。 「約瑟夫其實知道我心裡怎麼想的,他是有意在提醒我,要客觀、中立。」吳海燕說。 中文版的配音進行到後期,吳海燕曾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將731細菌部隊、日本在菲律賓等國殺害白人、包括美國人的暴行也放進影片,這不是離題了嗎?「一點都不離題。」約瑟夫很高興她提出這個問題,「南京大屠殺不是一次孤立的暴行,也不僅是中國人的劫難,而是全人類的。」為了揭示這場全人類受難史的原因,約瑟夫在片中放了兩幅日本軍人殺人後,仰頭狂笑的畫面。「殺人對於他們來說,是快樂而不是痛苦。日本人從小就被灌輸『天皇注定統治世界』的思想,他們在天皇面前,沒有獨立的人格,必須無條件效忠。征服其他民族,是他們的使命。他們從幼兒起就被調教成魔鬼,何來負罪感1

  心理醫生的答案

  這部77分鐘的紀錄片在製作上共花了6個月時間。約瑟夫對每個細節都很挑剔。他花了100個小時來選擇配樂,這位在大學期間選修過中國古典音樂的醫生,反覆強調音樂要貼切地配合圖像,客觀、適當地表達情感。在吳海燕配中文旁白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別讓觀眾聽出你的想法,讓他們自己去想」

  「這其實是中國拍的南京大屠殺進入不了西方視野的原因之一。」吳海燕說。在美國,每逢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史維會等社團都會舉辦展覽,展出歷史圖片、紀錄片等。可去看的都是華人。西方人對中國紀錄片中太多的宣傳、說教元素很牴觸,也不太相信。 吳海燕的切身體會是,從1982年至今,國內拍了十幾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但「配樂與旁白無一例外地充滿了鮮明的感情色彩,中國人看了也許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好,但拿到國際上,就不行了」。然而《南京夢魘》的客觀性也遭到質疑。不少下載此片的網友提出:片子以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結束,這讓人感覺「是美國人拯救了中國」,「怎麼能對中國軍隊的貢獻視而不見呢?」此外,單純的民族性格與心理分析是否足以支撐屠殺發生的原因,也是該片飽受爭議的一點。對此,約瑟夫的反應顯得頗為激動,他在回復提問時甚至連用數個驚歎號:「我當然沒有忽視中國人自己的抗戰!!-…不要把我當成歷史學家!!我是一名心理醫生、藝術家和電影人!我主要是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和觀眾的需要去思考,尋找答案。」「至於原子彈,」約瑟夫說,「最深層的寓意是,讓觀眾看到惡魔遭到懲罰,由此得到心靈的安慰。」《南京夢魘》在美國3個州放映了50多場,觀眾每次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對此他解釋為,「大家都為日本人的下場感到歡欣鼓舞」。

  據海外媒體報道,觀看該片的觀眾70%是華人,30%是白人。吳海燕說,白人觀眾的比例算是非常高的了,此前,類似題材幾乎無白人問津,畢竟,「這段歷史對於他們太過陌生」。她並不否認片****現原子彈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美國與南京大屠殺的距離,但她強調「這並不違背歷史事實」,最重要的是,「它帶來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一個民族的「失聲」

  一名華僑在博客上用「奇妙」來形容自己對該片放映的感受,「美國人的熱情與好奇心像火山爆發一樣噴湧而出」。美國《僑報》記者看到的是,「禮堂座無虛席,走廊都站滿了人」,「在洛杉磯與加州灣區,好幾個白人連看數場,包括他們完全聽不懂的中文版」。

  每場放映完後,約瑟夫與吳海燕都毫無例外被觀眾團團圍祝「他們簡直把我們當成了歷史學家。」吳海燕說。美國人的提問常讓她哭笑不得:八年抗戰是什麼?日本人和中國人幾乎長得一樣,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仇恨?南京現在怎麼樣?中國和日本恢復建交了嗎?

  約瑟夫應付起這些問題來,比中國助手從容得多。「他們問這樣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要不是偶然接觸到,我這個二戰史迷對此同樣一無所知。」他說,美國歷史教科書在介紹二戰歷史時,中國戰場的情況僅是一筆帶過,更不用說南京大屠殺了。此外,美國作為「日本的好朋友」,其實是模糊這段歷史的「幫兇」,為的是「讓日本在西方世界的形象顯得體面,而讓中國人看上去很糟糕」。

  「美國人是看不到,而日本人是不願看到。」吳海燕說。約瑟夫曾聘請一個美籍日裔負責日文版的工作,沒過多久,此人就開始「不對勁」,她幾次三番地與約瑟夫激烈辯論,「我所知道的情況不是這樣的,這是謊言1此後,合作不得不中斷。在一次放映結束後,一個日本觀眾衝到台前,對約瑟夫說:「你的片子多處失實1此外,他們還曾接到過匿名恐嚇電話與郵件。雖然負面與正面的反饋來得同樣強烈,約瑟夫仍充滿了興奮與成就感。吳海燕也同樣歡欣鼓舞,畢竟,《南京夢魘》使這場劫難前所未有地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引起巨大轟動。

  約瑟夫拿猶太民族與中國做了個對比:這兩個民族受到的迫害與虐待幾乎不相上下,但猶太人受納粹壓迫的歷史被全世界所知曉,相關題材的電影就有上百部,而南京大屠殺卻「像是不曾發生過」。他分析,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猶太人善於利用全球尤其是美國的媒體,而中國與全球媒體的合作仍相當少,這導致了南京大屠殺真相的「傳播效果」不佳。 但在吳海燕看來,南京大屠殺在西方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失聲」,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資料基本保存在美日兩國,但它們像是被遺忘了一樣」,如今,《南京夢魘》產生空前反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製作者是一個美國人」。

文自: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info...8/13842963.html
舊 2007-01-26, 01:09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nyleo_2nd離線中  
pfbspfb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68
引用:
作者E55AMG
也好!!
讓他門去打一打
免得中共把氣出在台灣身上!!!


不太好吧 我覺得 如果我是中共 要打日本 我也會一起把台灣問題解決 畢竟 我們跟日本 都算

親美 而且 兩個一起打比較省事
舊 2007-01-26, 01:21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fbspfbx離線中  
Ming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0
文章: 5,720
引用:
作者tonyleo_2nd
「南京大屠殺不是噩夢的終結,而是一個開端,一個日本人企圖征服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開端。」這個開端「有別於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暴行」。在短短8周內,全天24小時,日本人在南京輪**婦女,活埋居民,進行殺人比賽,用刺刀刺死老人、嬰兒與孕婦,將活人推向火海燒死……南京陡然變成28萬魂靈縈繞的地獄。 看著眼前的一切,日本人竟然在敞懷大笑,像是一群「精神錯亂的魔鬼」!隨後,他們的魔爪還向菲律賓、美國、荷蘭、英國、韓國與蘇聯,奪走上萬條生命。南京大屠殺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災難,而且是一場全人類劫難的開始,它是日本人虐殺其他民族的「熱身練習」。日本民族注定是這場人類受難史的施害者,".

看到這些文字....

就知道這篇文章不太需要認真看了

就跨大解釋到整個日本民族都是邪惡的
舊 2007-01-26, 02:02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g離線中  
大寶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17
引用:
作者Ming
看到這些文字....

就知道這篇文章不太需要認真看了

就跨大解釋到整個日本民族都是邪惡的


那時候日本的軍國主義
以及主戰派的思想的確如此
雖然不能說日本民族是邪惡的
不過日本帝國的作為的確是如同文章內所描述的
可以說是不把人當人看 所作所為殘忍至極
日本在二戰做過很多殘忍的事情 根本就是變態
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聞 我不多做贊述

德國
二戰後被兩勢力分括成兩部分:東德 西德
等於國破人亡 國家受到其他勢力的擺弄
好不容易終於統一了 德國有這種經歷 也難怪他們能坦然承認錯誤
相對於日本實在幸福多了
戰後主權沒喪失 只不過多了美軍入駐 美國還幫助他們快速恢復經濟
加上可能是東西方民情不同
造成日本人這種死不認錯的個性
或者因為戰敗是國恥 所以不承認那些變態作為
不可諱言的是
日本的確還蠻利害的國家 很多地方都很進步
民族優點也發揮在技術研究 公共工程等諸多方面
不過這個殘忍變態的過去 仍是大家不可遺忘的借鏡

而且日本也修改教科書 刻意不讓他們後代知道有侵略中國這回事情
只是他們在"進出"中國
絲毫不把他們在二戰中所犯下的殘忍罪行 當作過錯
也不檢討反省
二戰中的日本國際戰犯(被國際法庭審判定罪)
還不是被供奉在靖國神社(類似忠烈祠)
小泉純一郎之前不是還去參拜過數次

我想很多日本人也許會說南京大屠殺只是中國製造的假象
不過我想世界其他國家 甚至當時有服役的日本老兵
他們的眼睛應該還沒瞎
日本竄改教科書 自己片面宣稱沒有在中國境內犯下變態罪行
亦不過是掩耳盜鈴的徒勞之舉
舊 2007-01-26, 02:24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大寶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大寶
那時候日本的軍國主義
以及主戰派的思想的確如此
雖然不能說日本民族是邪惡的
不過日本帝國的作為的確是如同文章內所描述的
可以說是不把人當人看 所作所為殘忍至極
日本在二戰做過很多殘忍的事情 根本就是變態
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聞 我不多做贊述

德國
二戰後被兩勢力分括成兩部分:東德 西德
等於國破人亡 國家受到其他勢力的擺弄
好不容易終於統一了 德國有這種經歷 也難怪他們能坦然承認錯誤
相對於日本實在幸福多了
戰後主權沒喪失 只不過多了美軍入駐 美國還幫助他們快速恢復經濟
加上可能是東西方民情不同
造成日本人這種死不認錯的個性
或者因為戰敗是國恥 所以不承認那些變態作為
不可諱言的是
日本的確還蠻利害的國家 很多地方都很進步
民族優點也發揮在技術研究 公共工程等諸多方面
不過這個殘忍變態的過去 仍是大家不可遺忘的借鏡

而且日本也修改教科書 刻意不讓他們後代知道有侵略中國這回事情
只是他們在"進出"中國
絲毫不把他們在二戰中所犯下的殘忍罪行 當作過錯
也不檢討反省
二戰中的日本國際戰犯(被國際法庭審判定罪)
還不是被供奉在靖國神社(類似忠烈祠)
小泉純一郎之前不是還去參拜過數次

我想很多日本人也許會說南京大屠殺只是中國製造的假象
不過我想世界其他國家 甚至當時有服役的日本老兵
他們的眼睛應該還沒瞎
日本竄改教科書 自己片面宣稱沒有在中國境內犯下變態罪行
亦不過是掩耳盜鈴的徒勞之舉

人和禽獸的差別在於人有 [是非善惡] 的觀念 , 犯了錯會知道 [羞恥慚愧] . 沒了是非善惡 , 羞恥慚愧 ..... 那就和禽獸無異 .

由此看來進出東京/屠獸除魔是必要的善行義舉 .

此文章於 2007-01-26 03:17 PM 被 nzcym 編輯.
舊 2007-01-26, 03:15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79394616
訪客
 
文章: n/a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使中
日战争成为全面持久的战争来拖垮日本。1937年8月11日,蒋介石将他最
精锐的、由德国将军亲自训练的全德式装备的三个师: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
十八师投入上海,主动向在上海租界的日军进攻,使中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全面
战争。随后蒋介石向上海投入了70万大军,迫使日本向上海派出了以松井石根
大将为司令的20万人的上海派遣军来与中国军队抗衡。上海战役中日军的伤亡
多达5万余人,中国军队的伤亡也多达27万余人。为了打开上海战线的胶着局
面,日军又派出以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的10万人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中
国军队。1937年11月5日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使中国军队面临背腹受
敌的局面而被迫撤退。1937年11月9日,上海失陷。

  上海陷落后,距离上海300多公里的首都南京直接处于日军的威胁之下。
上海失陷两天后的1937年11月11日,蒋介石召集各路将领商讨保卫南京
的问题。在该会议上,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等大部份将领都主张放弃南京。
因为上海和南京之间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而且中国军队的主力在上海战役
中死伤消耗甚大,战斗力的恢复需要相当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对日作战战
略是持久战,并不在于争夺个别城池的得失。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也主张放弃
南京,不作“无谓的牺牲”。

  可是这时唐生智却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
之陵所在地。如果我们不战就放弃南京,怎么对得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
人愿意守卫南京,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本是湖南军阀,在过去曾二次
参加倒蒋运动。到1937年,唐生智在国民政府中已仅仅是一个坐冷板凳的名
誉官员。这次唐生智出来主动请战,也是出于一种企图恢复军权的功名心。唐生
智这样激昂的爱国主义发言和决心,使其它将领都失去了反驳的勇气。蒋介石当
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

  从内心来讲,蒋介石也是主张放弃南京的,因为即使日军占领南京,在战略
上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由于9。18事变以来,蒋介石一直被贴上不抵抗的
“恐日病”标签,蒋介石害怕下令不战而放弃南京,又会被社会舆论和他的政敌
指责为投降和卖国。所以蒋介石希望在南京进行一下象征性的短期抵抗,以应付
社会舆论。但唐生智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死守南京建议,在道义上尽占上风,使蒋
介石不得不同意唐生智的死守南京作战计划。死守南京的作战计划造成了后来南
京军民的重大伤亡,是南京大屠杀的契机。

  当时日本政府并没有发动进攻南京的计划,日本政府和军部本来准备让在经
历了3个月艰苦作战和巨大损失的日军“凯旋归国”。1937年11月7日,
日本参谋本部向上海派遣军的松井司令和第十军的柳川司令发出的命令是:“扫
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可是当时日军中的狂热军官
并不肯就此停战,“下克上”的现象再次出现。11月15日,第十军召开了柳
川司令临席的军团扩大会议,在会上血气方刚的年轻军官提出了第十军单独进攻
和占领南京的疯狂计划,最后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
追击。”有人提出粮草和弹药的补充如何解决,狂热的军官们说:“粮草不足就
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11月20日非常吃惊地接到第十军
已擅自向南京进军的情报,多田次长当即下令第十军停止进军,但没有任何效果。
11月22日,多田又接到上海派遣军松井司令打来的电报:“为了尽快解决事
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原来松井率领的上海派遣军看到柳
川率领的第十军向南京进军,按捺不住争功的心情也开始向南京进军。上海派遣
军和第十军就象在运动会上争夺第一名一样,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南京进军。多田
次长等不扩大派本想阻止对南京的进攻,但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也是攻占南京
的积极支持者,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少壮派军官们高喊:“南京!南京!”。最
后参谋本部不得不在11月28日批准占领南京的计划。

  二、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

  守卫南京的主力是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三十六师、
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以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1万2千余人) 。
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在上海战役中人员损失都已过半,士兵的大多数
都是临时补充的新兵。由于中国没有预备役的征兵制度,这些新兵都是从农村临
时召集或强行抓来的壮丁。这些新兵完全没有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使三个主力
师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只有教导总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日
以后,南京的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南京,蒋介石夫妇也于12月7日飞离南京。
在国民政府撤离前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唐生智司令悲壮地发誓要和南京共
存亡。南京的行政机构撤走后,将南京的行政责任委托给由德国人拉贝为首的十
几个西方人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在南京设立了一个保护一般
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8日,日军占领了南京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
南京守军的唯一退路只剩下北渡长江一条路。可是唐生智却摆出了“背水一战”
的布阵,将长江上的渡船全部销毁,自己断绝了南京守军的退路。唐生智还把三
十六师布置在面临长江渡口的挹江门,下令如果有人试图向城外逃跑就开枪阻止。
12月9日,松井司令向南京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2
月10日以前投降,但中国军队没有理会日军的”投降劝告书“,于是日军在1
2月10日对南京发动了总攻。

  南京的城墙高达20米,宽13米,一般的山炮无法击破。日军首先向地形
上比较容易进攻的光华门发动攻击,但守卫光华门的是最有战斗力的教导总队。
战斗十分惨烈,日军曾一度占领光华门,又被教导总队发动反攻夺回。坚守中华
门和雨花台的八十八师抵抗也十分顽强,到12月12日为止的3天激战中,日
军伤亡人数多达7200余人(死2600人,负伤4600人) ,但仍没有
能够突入南京城内。

  可是在12月12日傍晚7点,唐生智却突然向各路守军发出撤退的命令,
自己也背弃了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于12月12日傍晚8点,乘坐为他保留的
最后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逃走。唐生智的带头出逃引起了南京守军的哗然,本来
大家都准备战死到最后一个人,可是自己的司令却在最关键时刻首先背信逃走,
还有谁愿意继续拼命抵抗?南京守军一下就发生总崩溃,完全失去了组织,官兵
们开始各自设法逃命。

  由于南京三面被日军包围,唯一可以逃跑之路就是北渡长江。于是大量士兵
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蜂拥向挹江门,试图北渡长江而逃。但唐生智并没有解除他
对守卫挹江门发出的三十六师的不准任何人出城逃跑的命令,所以三十六师开枪
阻止试图出城逃跑的守军,于是中国军队双方发生****火,最后城内的守军动用
准备进行街巷战的坦克,击破挹江门出城,随后的大量逃兵和试图逃跑的难民也
乘势冲出城外。但渡江的船只已全部销毁,很多人就抓一块木板、一条树枝试图
游水渡过近2公里宽的长江。但12月份的江水十分寒冷,绝大部份试图渡江的
人全冻死在江中。一些逃兵看见无法渡江,就再次返回城中。他们扔掉武器,脱
掉军装,抢夺老百姓的服装穿在身上,逃入保护一般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13日一早,日军吃惊地发现曾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忽然全部退走,
日军轻易冲入南京城内。下午2点左右,日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挹江门,发现挹江
门外有成千上万的逃兵和难民挤杂在一起试图渡江,于是日军向逃兵和难民们开
火,造成血染长江的大惨案。由于南京城内四处都是中国士兵脱扔的军装和武器,
日军认定有大量的中国军人化装成平民潜入“安全区”。由于在上海战役中日军
多次遭到平民和学生组成的“便衣队”的袭击,所以日军开始对“安全区”进行
大搜捕,抓捕“便衣队”。一旦抓捕到隐藏在“安全区”内的逃兵就处死,一些
无辜的平民也因此被杀。此外,日军还以缺乏粮食为由,杀害了很多投降的中国
士兵。

  日军12月13日进城后的2周内,日军士兵在南京进行了大量的杀人、强
*和抢劫,这就是“南京大屠杀”。据中国政府估计有30万人被害,但多数日
本人认为30万人是一个过份夸大的数字。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数字问题在后面再
谈。关于南京大屠杀具体过程的中文资料非常丰富,在此就不再赘言。


当时国民党军队为了保卫南京弹净粮绝,人民惨遭屠杀,真不明白,台湾人现在居然如此哈日,更有无知少女杨成零在综仪节目上说出那样的话,让大陆的网民恨的牙痒痒。最可气的是台联有个贱人居然去参拜精国神厕。不知道台湾人的反映是什么,05年最反日的时候,我们大陆这边日本货柜台前一个人都看不到,日本料理店被扎的一个不剩,周遍的人都不敢把自己以前买的日货拿出来。
舊 2007-01-26, 03:23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79394616
訪客
 
文章: n/a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使中
日战争成为全面持久的战争来拖垮日本。1937年8月11日,蒋介石将他最
精锐的、由德国将军亲自训练的全德式装备的三个师: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
十八师投入上海,主动向在上海租界的日军进攻,使中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全面
战争。随后蒋介石向上海投入了70万大军,迫使日本向上海派出了以松井石根
大将为司令的20万人的上海派遣军来与中国军队抗衡。上海战役中日军的伤亡
多达5万余人,中国军队的伤亡也多达27万余人。为了打开上海战线的胶着局
面,日军又派出以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的10万人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中
国军队。1937年11月5日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使中国军队面临背腹受
敌的局面而被迫撤退。1937年11月9日,上海失陷。

  上海陷落后,距离上海300多公里的首都南京直接处于日军的威胁之下。
上海失陷两天后的1937年11月11日,蒋介石召集各路将领商讨保卫南京
的问题。在该会议上,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等大部份将领都主张放弃南京。
因为上海和南京之间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而且中国军队的主力在上海战役
中死伤消耗甚大,战斗力的恢复需要相当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对日作战战
略是持久战,并不在于争夺个别城池的得失。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也主张放弃
南京,不作“无谓的牺牲”。

  可是这时唐生智却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
之陵所在地。如果我们不战就放弃南京,怎么对得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
人愿意守卫南京,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本是湖南军阀,在过去曾二次
参加倒蒋运动。到1937年,唐生智在国民政府中已仅仅是一个坐冷板凳的名
誉官员。这次唐生智出来主动请战,也是出于一种企图恢复军权的功名心。唐生
智这样激昂的爱国主义发言和决心,使其它将领都失去了反驳的勇气。蒋介石当
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

  从内心来讲,蒋介石也是主张放弃南京的,因为即使日军占领南京,在战略
上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由于9。18事变以来,蒋介石一直被贴上不抵抗的
“恐日病”标签,蒋介石害怕下令不战而放弃南京,又会被社会舆论和他的政敌
指责为投降和卖国。所以蒋介石希望在南京进行一下象征性的短期抵抗,以应付
社会舆论。但唐生智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死守南京建议,在道义上尽占上风,使蒋
介石不得不同意唐生智的死守南京作战计划。死守南京的作战计划造成了后来南
京军民的重大伤亡,是南京大屠杀的契机。

  当时日本政府并没有发动进攻南京的计划,日本政府和军部本来准备让在经
历了3个月艰苦作战和巨大损失的日军“凯旋归国”。1937年11月7日,
日本参谋本部向上海派遣军的松井司令和第十军的柳川司令发出的命令是:“扫
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可是当时日军中的狂热军官
并不肯就此停战,“下克上”的现象再次出现。11月15日,第十军召开了柳
川司令临席的军团扩大会议,在会上血气方刚的年轻军官提出了第十军单独进攻
和占领南京的疯狂计划,最后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
追击。”有人提出粮草和弹药的补充如何解决,狂热的军官们说:“粮草不足就
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11月20日非常吃惊地接到第十军
已擅自向南京进军的情报,多田次长当即下令第十军停止进军,但没有任何效果。
11月22日,多田又接到上海派遣军松井司令打来的电报:“为了尽快解决事
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原来松井率领的上海派遣军看到柳
川率领的第十军向南京进军,按捺不住争功的心情也开始向南京进军。上海派遣
军和第十军就象在运动会上争夺第一名一样,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南京进军。多田
次长等不扩大派本想阻止对南京的进攻,但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也是攻占南京
的积极支持者,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少壮派军官们高喊:“南京!南京!”。最
后参谋本部不得不在11月28日批准占领南京的计划。

  二、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

  守卫南京的主力是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三十六师、
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以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1万2千余人) 。
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在上海战役中人员损失都已过半,士兵的大多数
都是临时补充的新兵。由于中国没有预备役的征兵制度,这些新兵都是从农村临
时召集或强行抓来的壮丁。这些新兵完全没有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使三个主力
师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只有教导总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日
以后,南京的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南京,蒋介石夫妇也于12月7日飞离南京。
在国民政府撤离前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唐生智司令悲壮地发誓要和南京共
存亡。南京的行政机构撤走后,将南京的行政责任委托给由德国人拉贝为首的十
几个西方人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在南京设立了一个保护一般
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8日,日军占领了南京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
南京守军的唯一退路只剩下北渡长江一条路。可是唐生智却摆出了“背水一战”
的布阵,将长江上的渡船全部销毁,自己断绝了南京守军的退路。唐生智还把三
十六师布置在面临长江渡口的挹江门,下令如果有人试图向城外逃跑就开枪阻止。
12月9日,松井司令向南京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2
月10日以前投降,但中国军队没有理会日军的”投降劝告书“,于是日军在1
2月10日对南京发动了总攻。

  南京的城墙高达20米,宽13米,一般的山炮无法击破。日军首先向地形
上比较容易进攻的光华门发动攻击,但守卫光华门的是最有战斗力的教导总队。
战斗十分惨烈,日军曾一度占领光华门,又被教导总队发动反攻夺回。坚守中华
门和雨花台的八十八师抵抗也十分顽强,到12月12日为止的3天激战中,日
军伤亡人数多达7200余人(死2600人,负伤4600人) ,但仍没有
能够突入南京城内。

  可是在12月12日傍晚7点,唐生智却突然向各路守军发出撤退的命令,
自己也背弃了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于12月12日傍晚8点,乘坐为他保留的
最后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逃走。唐生智的带头出逃引起了南京守军的哗然,本来
大家都准备战死到最后一个人,可是自己的司令却在最关键时刻首先背信逃走,
还有谁愿意继续拼命抵抗?南京守军一下就发生总崩溃,完全失去了组织,官兵
们开始各自设法逃命。

  由于南京三面被日军包围,唯一可以逃跑之路就是北渡长江。于是大量士兵
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蜂拥向挹江门,试图北渡长江而逃。但唐生智并没有解除他
对守卫挹江门发出的三十六师的不准任何人出城逃跑的命令,所以三十六师开枪
阻止试图出城逃跑的守军,于是中国军队双方发生****火,最后城内的守军动用
准备进行街巷战的坦克,击破挹江门出城,随后的大量逃兵和试图逃跑的难民也
乘势冲出城外。但渡江的船只已全部销毁,很多人就抓一块木板、一条树枝试图
游水渡过近2公里宽的长江。但12月份的江水十分寒冷,绝大部份试图渡江的
人全冻死在江中。一些逃兵看见无法渡江,就再次返回城中。他们扔掉武器,脱
掉军装,抢夺老百姓的服装穿在身上,逃入保护一般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2月13日一早,日军吃惊地发现曾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忽然全部退走,
日军轻易冲入南京城内。下午2点左右,日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挹江门,发现挹江
门外有成千上万的逃兵和难民挤杂在一起试图渡江,于是日军向逃兵和难民们开
火,造成血染长江的大惨案。由于南京城内四处都是中国士兵脱扔的军装和武器,
日军认定有大量的中国军人化装成平民潜入“安全区”。由于在上海战役中日军
多次遭到平民和学生组成的“便衣队”的袭击,所以日军开始对“安全区”进行
大搜捕,抓捕“便衣队”。一旦抓捕到隐藏在“安全区”内的逃兵就处死,一些
无辜的平民也因此被杀。此外,日军还以缺乏粮食为由,杀害了很多投降的中国
士兵。

  日军12月13日进城后的2周内,日军士兵在南京进行了大量的杀人、强
*和抢劫,这就是“南京大屠杀”。据中国政府估计有30万人被害,但多数日
本人认为30万人是一个过份夸大的数字。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数字问题在后面再
谈。关于南京大屠杀具体过程的中文资料非常丰富,在此就不再赘言。


当时国民党军队为了保卫南京弹净粮绝,人民惨遭屠杀,真不明白,台湾人(中华民国人)现在居然如此哈日,更有无知少女杨成零在综仪节目上说出那样的话,让大陆的网民恨的牙痒痒。最可气的是台联有个贱人居然去参拜精国神厕。不知道台湾人的反映是什么,05年最反日的时候,我们大陆这边日本货柜台前一个人都看不到,日本料理店被扎的一个不剩,周遍的人都不敢把自己以前买的日货拿出来。
舊 2007-01-26, 03:24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X-隱者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52
日本人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真的很可恥∼連明明是被強迫抓去當慰安婦還要硬凹成那是對方自願為日本皇軍效力,而且現在日本還不肯承認侵略其他國家的事實,只以大東亞共榮圈這種口號來美化跟催眠自己是協助東亞地區國家
舊 2007-01-26, 03:37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X-隱者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