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4,365
|
引用:
目前暫時還沒有多快,純粹是排線改善 等到將來需要更大量的資料讀寫(例如:Blu-ray) 就有可能增加頻寬速度支援了,目前的SATA燒錄機版本都是用橋的...
__________________
[XF] Facebook | XFastest - XFastest Media [XF] XFastest Media | 業界動態 Market Trends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622
|
引用:
硬碟換成SATA也不是因為ATA133頻寬不夠,DVD-ROM也沒有因為ATA133出來就換成ATA133,光ATA66就塞不滿了,純是因為主機板潮流,MB上快沒有IDE了
__________________
已關閉簽名檔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期待著...
雖然效能不見得差多少, 但散熱 & 理線部分會好很多!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279
|
引用:
據我所知的是 光碟機用什麼介面都沒差 因為在怎麼快都不會達到IDE介面的最高速更別說是SATA了 DVD 16X的速度好像是22,160KB/s IDE基本是33MB/s 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內容對不對 有錯誤煩請糾正
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知足、感恩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5
|
換了總是一件好事...這樣機殼裡面感覺也比較清爽~
也可以幫助機殼對流散熱~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484
|
電源線的規格也改一改吧,看起來好醜。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喵喵姊姊
文章: 698
|
換成sata的光碟機
在進入重慣系統中還需要sata的驅動嘛!? 什麼NCQ的技術怎麼還是挺不普遍的 光碟機跑16X時,轉速近乎萬轉 機械結構似乎快達緊繃 所以傳輸速度無法再有效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電腦好像中毒了 為什麼pcdvd的****多到爆炸多到礙眼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引用:
那就應該要換BD/HDDVD了 BD1X就的速度,就相當於DVD16X了 這麼好的東西,只可惜貴了點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260
|
引用:
我覺得這不用擔心 跟當初P3 K6時代的USB一樣.....少的可憐 現在主機板USB裝置超多...... 同理..... 而且真正的熱插拔 更有可看性.............
__________________
樂觀進取 親近自然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4,365
|
引用:
不需要驅動 NCQ技術目前只應用在硬碟,並沒有在光碟設備上看見
__________________
[XF] Facebook | XFastest - XFastest Media [XF] XFastest Media | 業界動態 Market Trends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