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引用:
如果大家覺得費用不合理, 可以向地方縣市政府的新聞局(課), 或是消保官, 甚至縣市長提出申訴, 因為費率審查的權責單位是在縣市政府, 他們有權在每年的審查會議中制定費率. 但是, 申訴者最好也能夠提出詳細的分析, 讓審查委員能認知不合理的理由是否存在? 否則若消費者的說詞只是情緒性的感官認知, 沒有數據佐證, 無法讓縣市政府審查委員信服的話, 也是沒有用的. 據小弟私下瞭解, 目前縣市政府大多以系統台每年營收不超過 EPS 1.2 為標準來訂定費率 (確實數字我不太確定, 但不至於太離譜, 因為全球的系統台都在這個範圍上下), 這個標準應該不至於有所謂的「暴利」, 否則一些股票上市公司 EPS 動輒 5~10 的, 才真的是搶匪咧..... ![]() 至於品質方面, 既然付了錢, 當然可以要求系統台改進. 只要電視不清楚, 拿起電話就打給客服要求查修, 各位不用客氣! 系統台的保修範圍, 應該是從機房一直到進入家戶的電纜頭為止 (您的電視機不算喔... ![]() 價格貴或便宜? 其實每個人的感覺不同, 現在很多人的網路費或手機費, 其實都超過收視費很多, 收視費並非生活服務中最貴的一項, 或許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小弟不予評論. 但價格是依循市場機制來變化, 而收視費中最大的獲益者其實是頻道商(版權費佔了收視費的 80%), 所以要求降價, 要從頻道商下手, 要求頻道商降低授權費用, 而不是對系統台抗議, 因為系統台面對 EPS 1.2 的限制, 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價格空間, 頂多只能轉達這個要求給頻道商, 消費者對系統台要求降價是搞錯了對象. 不過, 由於頻道商躲在系統台後面, 消費者並不容易與之直接對談. 此文章於 2006-05-12 02:18 PM 被 raytracy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米缸中
文章: 8,886
|
引用:
數位化, 我一直認為這是業者的大陰謀 , 因為唯有數位化 , 才能針對以前的不特定對象 , 將其化暗為明 , 變成一個可追蹤的對象 , 單然 , 收錢也就方便多了 ... 看來,上面的回覆 , 已經得到答案了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引用:
當然, 小弟不諱言數位化確實是杜絕私接戶的好方法; 不過, 這只是數位化的短期邊際效應而已, 並非主要目的(當然, 也不諱言有少數系統台只看到這個短期利益). 對消費者而言, 數位化的好處有: 1. 畫質與音質提昇至等同於 DVD 的品質 2. 更多樣性的視訊品質 (16:9, HDTV..) 3. 更多的頻道空間 (由目前的 125 台, 擴展到 600 台以上) 4. 更彈性的收費方式 (可以依頻道收費, 不必再付費看不要的頻道) 從消費者的觀點來看, 正好解決了前面提過的幾個問題, 特別是頻道授權費的問題, 一旦數位化之後, 頻道商就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及市場的考驗, 費率才可能有調降的空間, 而且不好的頻道才能被市場淘汰. 回到「陰謀論」, 我們可以精算看看: 目前全台私接戶大約佔 15%, 以全國 300 萬訂戶x15%, 每戶 $600/月 來算, 數位化可以彌補的全國虧損總額大約是: 2.7億, 再分給 64 家系統台, 每家系統台也只能分到 $421 萬/每月. 相對於系統台每年數億的收入, 這樣的金額不但太少, 而且不敷成本. 以東森和中嘉投資的數位頭端來說, 每一套就超過四億, 這還沒算進將來要送給用戶的數位盒成本(每戶約$2,500) 也要數億到數十億元.... 投資幾十億下去, 光靠挖出私接的收入來平衡, 恐怕會虧本.... 此文章於 2006-05-12 02:42 PM 被 raytracy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嘴砲司令部
文章: 62
|
我家樓上加蓋,我也是牽一條線到樓上
室內也沒樓梯,進出都是走公寓裡的樓梯間...這樣看了10年也沒事阿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引用:
沒事的原因: 1. 系統台的稽查員無法進入, 所以看不到這種狀況 2. 收費員沒有察覺 3. 稽查員沒有盡責, 或懶得檢舉 4. 收費員看到了, 但懶得檢舉; 或因熟識不便檢舉 5. 貴戶不具「指標性」, 查了只會破壞關係, 沒有其他正面效應 規定是放在那裡, 沒有讓步; 但要如何執行端看執行者囉....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183
|
跟他說 我還在用纜線區網 不行唷XD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1,069
|
RAYTRCA的解說真的很精闢,請受小弟一拜!
不過小弟仍有一事不解,即是雙語的問題,以ESPN和STAR SPORT為例,訊號播出時都有雙語服務,頻道商收費也應是以此標準行之,但系統商擅自取消副語服務,是否有違約之嫌? 又如果小弟要求系統商派修,原因是:你們的副語故障了,這樣會不會被打呀?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
引用:
對於雙語的問題, 小弟對系統台也頗有微詞..... ![]() 事實上, 系統台並非故意「取消」雙語, 而是雙語的信號從衛星上面解入 IRD 設備之後, 如果 IRD 沒有提供雙語輸出的話, 系統台也當然無法傳送雙語出來. 而根據系統台與頻道商的合約, IRD 設備通常都是由頻道商所提供, 借放在系統台的機房內使用, 所以如果是這種狀況的話, 雙語的責任應該是在頻道商.......不過.... 小弟好像又有印象, 雙語也需要在 Modulator 這邊有支援雙語調變才行, 而 Modulator 則是系統台的資產, 如果系統台使用舊版調變器, 沒有全面更新的話, 就算 IRD 有雙語輸出, 系統台可能也無法調變至 RF 信號中輸出給用戶, 這樣說來, 系統台好像也有點責任..... 年紀大了, 記不清楚, 不知是哪一種.... ![]() 總之, 這種事, 可以先跟頻道商詢問, 譬如打 ESPN 的客服電話, 去問「為何聽不到雙語?」, 看看頻道商的建議如何? 如果他們認為是系統台的責任的話, 也順便問一下頻道商: 「建議如何解決?」, 好再去系統台的客服慢慢橋.....再橋不動, 請記得消保官是很好用的....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1,069
|
之前透過朋友問過雙語問題,e台前高層的回答是,該台有送出雙語訊號,但被系統台「拿掉了」,又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公視的雙語卻存在?反而是後面的頻道雙語不見了?是系統為了頻寬,為了容納更多的垃圾台,吃定e台和s台嗎?
以前在高雄收視某第四台,可收到e台雙語,e台不太可能只提供部分業者IRD吧? 又如果系統沒有MODULATOR,如何轉出公視雙語訊號? 小弟非此方面從業人員,以上疑問或許幼稚,感謝您的回應。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7
|
引用:
raytracy講得太仔細了.. 不過總覺得第四台是一個搶錢的東西.. 像是每次看電視看一看就給我跳到什麼麗x家具,不然就是某某候選人跟您問好 之前在什麼ESPN或是衛視體育台就算了.. 現在已經在一些娛樂台像是中天、三立等頻道 有些時候新聞台也會被蓋台..不知道這樣的行為第四台業者算不算是影響用戶收視 每次被蓋台就很不爽..雖然都是廣告 但是至少人家原本的****有"質感"多了,那些亂七八糟賣藥的****真是看的很度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