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24
|
二○○○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以後,相信很多人對於新科總統小布希的好奇程度,可以說是與日俱增,令人津津樂道的地方,除了他與老布希是目前美國歷史上除了老小亞當斯之外,唯二的父子檔總統;有關於小布希的成長過程與順遂的政治之路,亦都有極高的興致。
出身顯赫政治世家的小布希,跟一般的常人一樣,也曾有過一段年少輕狂的荒唐,酗酒、沉迷舞會的日子占滿他的年輕歲月,直到某天,小布希從鏡中看到自己的憔悴模樣,而毅然的戒掉了酗酒的習慣。雖然貴為總統長子的小布希,卻在哈佛畢業後,沒有按照老爸的安排,到華爾街任職,獨自一個人背著行囊到西德州闖天下。 當老布希宣佈參選總統時,小布希回到了其父身旁,擔任選舉幕僚中智囊的角色,他參與決策,學習了使用「手段」,例如當老布希在選情落後其他競爭者時,他建議幕僚「去找本陰險耍詐的書來讀」。當老布希以寬厚、婦人之仁對待不稱職的部屬時,他卻能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幫助老爸解決了難題。 之後,小布希參與德州州長的競選並勝出,逐漸的累積超人氣,使自己成為新的政治明星及媒體新寵兒。並輕易的以壓倒性的勝利,完成德州州長的連任。使共和黨在二○○○總統大選的初選名單中,無人能出其右,終於擺脫父蔭的陰影,帶領共和黨得回失去了八年的美國總統寶座。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在你心裡
文章: 31
|
引用:
污名化真的害到不少人... 若非如此,何必改稱「身心科」。 行為、認知治療國內有翻譯的書,叫「理情行為治療」,那本比較偏理論一點。 「別跟情緒過不去」比較輕鬆一點,中間會有舉一些有用的例子。 都是出自同一個作者之手。 如果能再跟醫療配合上來,效果會好很多。 自己本身用過幾種不同的藥物,不論長效還是短效型,都有它的副作用。 請媽媽如果覺得藥物有不適應的情況最好表達出來,跟醫生溝通換藥的事宜。 有的吃了實在太暈@@~ 國家藥典這您可能用得上。有疑問還是那句老話,跟醫生談一談,跟藥師再談一談。 有時兩方說法會有點不同,覺得不安心,就再回去跟醫生確認。 另外,恐慌發作之後,感覺整個人會虛虛的。 因為能量都耗用在過度緊張上,所以如果發生較頻繁時,體力相對比較弱。 時間一久,可能會有憂鬱的傾向,如果有病友支持,感覺就不會那麼孤單。 情況允許之下,內分泌的狀況(約半年)固定抽個血檢查一下。 有的精神科醫生會幫患者注意到,有時候會沒注意到。就提醒一下醫生嘍。 單用藥物就想控制住,甚至康復,目前我還沒見過。 跟心理師或跟醫生做諮商費用印象中不高,定期去聊聊天。 就像愉快的下午茶。 ![]() 不過談話內容,你可能就比較不方便知道了。 除非大家協議在先。 關心媽媽,可是千萬不要自己變得神經兮兮的喔。 病程是發展到哪裡,單看這樣描述真的比較聽不出來。 prelude大大建議可以試著多提供資訊,這樣大家比較容易清楚一些。 令堂的舉動是試著想讓痛覺取代「慌」,讓自己鎮定下來。 別害怕。 ![]() 陪媽媽看完病之後,如果可以去小吃一頓,個人覺得有正面效果。 我自己是這樣啦。 ![]() 否則,看病的流程就是那樣,又要常常報到,不找樂子,很無聊的。 再來是我個人的好奇了...prelude大大是不是這方面的專科啊? ![]() 還有,殺人放火老大,您後面那篇好像post錯了 ![]()
__________________
在2005年的5月1號這個歷史性的時候,我去了跑步。 我很成功地將身體裡多餘的水份蒸發掉。 217號房的朋友,你已經被炸魚薯條和pizza取代。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雙子星裡的孤星
文章: 1,044
|
特別感謝prelude兄與B.J.兄與各位網友的寶貴意見!
媽媽今天起床,表情似乎有點為凌晨的失態,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我們並不會覺得難堪,因為我們都是很支持媽媽的! 因為凌晨媽媽有喝酒才會將情緒爆發出來! 我想我媽是壓抑太久了! 這兩個禮拜有兩次都是因為有喝了酒,然後聽到別人的閒言閒語! 一直悶在心頭才情緒失控的爆發出來! 其實我們也有錯!我們雖然是愛著我媽跟關心她的! 只是我想我們做的還不過多!讓媽媽有被忽略的感覺! 就這點我們是需要改進的! 今天跟姊姊與媽媽和舅舅到汐止的紅苑吃飯,媽媽的心情已平復許多! 用餐時我也跟我媽說她下次要去看精神科時我陪她去! 她說不用!我很堅持她才答應! 我知道我媽媽是會怕!怕我知道一些她不想說的事情! 每個人心裡都會有秘密的! 有時候是沒辦法對家人說的秘密! 但我覺得讓我媽寬心跟跟他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些不能說或不想說的秘密,我想不需要追根究底! 如B.J.兄所提到的讓媽跟心理師或跟醫生做諮商! 而談話的內容我也不一定要知道! 我想恐慌症這種病!心病(心裡因素)佔很大的比例! 唯有家人一起陪媽媽度過難關才是最重要的! 嗯~我會努力的!感恩! ![]()
__________________
心好累 定價香到爆的3900元含小烤箱的林內瓦斯爐(日本製造)開箱 3900元林內瓦斯爐(日本製造)大部拆解 以跑步健走美食旅行為主喔 莫名跑走去(個人網站歡迎來逛逛) 我的個人 IG 此文章於 2005-04-25 07:40 PM 被 莫名一言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United States
文章: 323
|
恐慌症(panic disorder)應該是屬於
焦慮性疾患(anxiety disorder)的其中一種 樓主媽媽的主述症狀似乎可以視為恐慌發作(panic attack), 身體及認知的症狀 13個內要有4個符合 心悸 出汗 發抖 呼吸困難 梗塞感 胸痛 噁心 頭暈 昏沉 失去現實感 …… 但是到底是不是因為恐慌症而引起 就要看看是不是由於一般醫學狀況所引發(due to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像是 心臟問題cardiac, 呼吸系統respiratory or 胃腸問題gastrointestinal. 要真正區分panic attack or panic disorder要看panic attack發生的情況 是無預警 必受情境觸發 或是易受情境誘發 才可以說病人是哪一個診斷 panic disorder 又可以分好幾個細目 有無伴隨懼曠症啦 社交恐懼啦 等等 不知道醫生所開的藥物能否跟酒精一同使用 有時會有很不好的藥理反應…要注意 BJ大大應該曾經是病友 您給的建議就是很好的病友支持 家人,醫護體系 藥物 諮商輔導 病友支持 這幾個支持系統若能發揮作用 對病人的預後 是很有幫助的 此文章於 2005-04-26 01:33 AM 被 prelude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United States
文章: 323
|
引用:
嗯 是呀 在78區能有認真 且針對問題提出回應的帖子 很清新 thank you for sharing!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士林劍潭
文章: 460
|
中醫說
過喜傷心 過怒傷肝 過憂傷肺 過思傷脾 過恐傷腎 所以請多注意您的母親 持久下去腎臟會出問題...腎主氣 ..很容易接著就精神耗弱.. 我看過一本 "走進中醫" 的書 , 裡面有提到 古代的一位名醫 擅用情緒治療方法 ,前面提到恐會傷腎 , 但是喜可以勝恐...建議你可以多以用喜樂的事情轉移你母親的情緒 也許會有些改善...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
============================= 討厭捷運裡 架拐子,偷跑,暴力搶座位的歐巴桑!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士林劍潭
文章: 460
|
還有,看看精神科醫生可以..不過別服西藥...那只會更傷害腎臟而已....而且還會有其他的副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
============================= 討厭捷運裡 架拐子,偷跑,暴力搶座位的歐巴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遙遠的亞凱布星
文章: 265
|
我也有這種情況很久了
幾年了 也沒去看過 不過最近比較好一點了 不過還是很容易緊張 以前幾乎每天都發作 真的很難過 |
![]() |
![]() |
訪客
文章: n/a
|
引用:
gareth提出是就中醫的觀點,但我並不認同 當個人的心靈生病比較嚴重時,很多人都以為不用吃藥 但在心理衛生的工作上就看到很多人都去"看"醫生 卻不吃藥 到後來病人的狀況更糟糕...甚至一直發病... 服用藥物的確會產生副作用 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所產生的副作用也不同 病人或家屬應該告之醫生服藥的狀況 這樣醫生才能根據病人狀況調藥 不配合吃藥是很不正確的觀念喔...因為有些精神疾病服藥是相當重要的 不然會影響復原的狀況喔... 拜託大家要儘量跟醫生配合..不然你去看醫生幹嘛,只是看個診斷嗎? 如果再服藥有問題上也希望病人可以告訴醫生和醫生配合 這才是解決之道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在你心裡
文章: 31
|
引用:
這個很重要!因為我幾乎不碰酒,所以會忘記。 ![]() 像aklin1986這麼能硬撐的也不多見。 同時喜歡「大逃殺」和「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的,大概不多吧。 ![]() 漢堡王其實說到一個重點,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很重要。 有好的醫病關係做為基礎對於精神科而言,十分重要。 今天病人選擇那個醫生都不是問題,病人有選擇權。 不過單單這樣分析,請病人看了醫生,卻否認醫生累積的經驗與所學。中醫可能也會勸病人,換一個醫生吧。 中醫的確有此一說,我不否認,西藥一直為人所詬病的部份,我也沒想否認。 還是那句話,病人有選擇權。 可是,以前很怕看到的就是,兩邊跑,兩邊拿,兩邊吃,兩邊都沒好。 只怕更傷。 我也想過這件事,傷不傷?怎麼辦? 只是,我選擇相信醫生,我們溝通還不錯,他還肯花時間,會看狀況給建議。 如果就這麼傷,我想,那就當我是醫學的路程上的小石頭吧。 活得久很好,活得品質好也很重要,如果二選一,我會選擇後者。 不平靜下來,病人根本無暇思考任何事,藥物怎麼免? 平靜下來,有思考的餘力之後,才有後續的動作。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立場及想法。並非刻意批評,請gareth大大務必見諒。 事實上,我一直不斷地跟我的醫生溝通,再修正,再溝通,再修正。 很幸運的是,他願意也可以跟我溝通。很多時候,病人跟醫生常常有溝通不良的情況。 有時候,就當它是個遊戲。 雖然慌起來的時候,簡直是...千言萬言不如一個字...「按」! ![]() 北部的資源比較多,莫名一言大大應該可以找到一些周邊支援系統。 中、南部,甚至是東部,這類的系統相對的不足得明顯。 加上莫名一言和姐姐的愛心跟支持,比我自己當初好很多了。 如果我今天敢承認這一切,都要感謝我第一個認識的病友,她給我很多支持。 要不是當初她的說明,她的專業(她也算是這一專科),還有她的鼓勵,我一定會更慌亂。 雖然沒說,但我想把這個心情傳達出去。 ![]() 說不定,莫名媽媽有天會到78區,看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說:當初喔...我也是如何如何... ![]() 或是說:接下來,我們家莫名一言,要表演一個莫名其妙的魔術。 ![]() 變成一個網路上超受歡迎的酷媽! ![]()
__________________
在2005年的5月1號這個歷史性的時候,我去了跑步。 我很成功地將身體裡多餘的水份蒸發掉。 217號房的朋友,你已經被炸魚薯條和pizza取代。 此文章於 2005-04-26 07:42 PM 被 B.J.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