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127.0.0.1
文章: 430
|
引用:
+1 風流順暢才是最重要低 但是機殼過小就目前標準ATX或是E-ATX架構而言應該是絕對沒有好處的(除了省空間跟美觀) 排線一擠就算整理的再好都會使內部空間變的更小 空氣自然也更不易對流 以樓主的需求感覺HD應該不少吧?(兩顆暴龍然後還有SCSI?) 那排線跟擴充卡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 小弟也來推一個...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products-tj03.htm 小弟之前超想買的機殼(全鋁) 只是礙於空間(宿舍空間不夠放 )以及偏高的價格(近8K)後來才忍痛改敗PAC-T01(全鋁) 其面板相當精緻 擴充性高 靜音的12cm風扇且可避免灰塵堆積 且小弟去現場摸的感覺就像是在摸大理石地板一樣 基本上TJ03的鋁板高達1.5mm厚我想是不會有共振的問題的 而且SilverStone可是台灣公司唷(不過這咖產地在哪就不太確定了) 總之個人認為這咖除了server/workstation級的Case之外 無論是在質感上或是設計用料上 就算是CM或是Tt也不能與之匹敵 (小弟個人偏好全鋁的精緻風格 )當然這樣說可能太主觀了 只是提供點意見囉... ![]()
__________________
【Collected platform】 「Multi-threading + Energy saving」 繼顯卡之後,連3.5吋硬碟都要消失了.. 經典HT》Northwood 3.4CG + 865PE(GA-8IPE1000 Pro2 GT) + G.Skill UCCC 1Gx2 + X850XTPE AGP 經典內顯》Athlon 4850e + 780G(GA-MA78GM-S2H) + PATRIOT 2Gx2 + WD740GD + Seasonic S12II 330W @ SilverStone SG03B 迷你驢子》SantaRosa〔Merom 低電壓版 L7500 + AOpen i965GMt-LA〕+ G.Skill SQ CL=4 2Gx2 + Hitachi 7K200 & 7K500 + BenQ DW1640 @ AOpen S180 Accessory: Dell 2407WFP-HC + ASUS Xonar U1 + JungleRex AF-11s + FILCO FKB104M/EB(無刻) + Razer DA + Canon MP180 Changeable Storage: ST31000520AS @ MB664US-1S-B + 5K500.B(HTS545050B9A300) @ MB668U-1SB (備料: Logitech VX Nano + audio-technica ATH-M30 + ATEN CS62DU) 數位單眼》Nikon D90 + N18-105 VR + N35f2 + T124 II + N70-300VR 嫩咖練功中... Pre-collect platform: 輕便MID》12~13吋 + 3.5G + 續航力8小時以上〔等待32nm Sandy Bridge + Optimus...〕 警戒賣家列表: p*pert、L*MLKM / 惡質業代列表: 哎呀好像都倒光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桃園八德
文章: 1,067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371
|
引用:
風流順暢當然是要小機殼呀... 至於排風情形良好則跟機殼大小無關吧?!排出去就到外面了... 一般人的風扇都是有進有出,假設某人在正面下方安裝一進氣風扇, 在機殼背面上方安裝一個排氣風扇,最理想的情況下, 就是進氣風扇吹入的"同一批"冷空氣,經過硬碟跟CPU,然後出去. 反之如果機殼很大,可以保持風流動順暢? 用極端的例子讓大家想想, 如果上述兩個風扇是裝在"貨櫃"的兩端,還有可能產生接近理想的氣流嗎? 當然是不可能! 再用更簡單的實例, 今將一顆P4噴火龍(只上散熱片),放在小白鯨中全速運作(小白鯨前後各一個風扇) 同時另外一顆P4噴火龍放在貨櫃中,貨櫃兩端一樣裝兩個風扇 請問哪一顆會先死? 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別忘記空氣是最糟的熱導體啊! 還堅持用大機殼? 以上推論若有錯請指教.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3,163
|
so what ?
有通過INTEL/AMD的熱流認證再來講吧...
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只能回憶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127.0.0.1
文章: 430
|
引用:
部份文章恕刪 您的舉例過於極端了 沒有人的電腦機殼會大到跟貨櫃一樣 你舉的例子就像是小機殼然後裝風扇拿來跟裸機無風扇比一般 出發點是不公平的 小機殼是未來BTX定義的趨勢 但是請注意 BTX的散熱風流是完全規定好 每個發熱元件的位置都已配置好的 散熱的重點是在風流要經過發熱元件 畢竟空氣的流動不是像開水龍頭一樣就吸哩嘩啦的流過去 (想必您沒學過氣體力學吧?) 而且BTX這不在現在討論的範疇 就目前ATX架構下 小機殼的散熱效果有可能勝於採用E-ATX架構的大機殼嗎? 照你這樣講 準系統不是無敵了? 最好是準系統塞張6800Ultra會比放在其他伺服器機殼低溫了 電腦裡面會發熱的元件本身就不止是CPU + HD (你如果裝的是內建顯卡的BT機的話那當然沒有必要用到伺服器機殼 )就ATX與E-ATX架構而言 你就隨便挑個伺服器用的機殼來跟小白鯨比吧(準系統就放過你吧 )注意不要在小白鯨上另外打孔 大機殼另外的優勢就是風扇孔大且多阿 哪個小機殼是用12cm或是8cm"低轉速"扇就能達到好的散熱效果的?? (要比暴力扇更不用說了) 麻煩po出來給大家見識一下 感謝~ 還有 不要忘記之前說過的 排線也是要列入考量的問題之一... 不用比太多啦 小弟機中一顆WD740GD目前運作溫度30度C (PAC-T01 + 1100rpm降壓後的黑標無力扇 + CM AG2測溫) 去找顆暴龍看裝在小白鯨裡是幾度吧 你可以正對2000rpm的風扇沒關係 ![]() 反正樓主也有暴龍散熱的需求 就麻煩您試試看囉~ ![]() 此文章於 2005-03-10 04:16 AM 被 Foxly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371
|
引用:
準系統也是極端呀! 連裝個介面卡都要計較東計較西的機殼能幹啥? 6800Ultra連要找個地方擺恐怕都有問題(只是"擺"喔,不要說插在它該插的位置) 當然,我認為合理設計的準系統,也可以做到安靜又涼快,但是我對準系統不熟就是了, 或許浩鑫可以試試?? 我的機殼不小(高41cm寬18cm),CPU頂多算小火龍(P4 2.4CG), 顯示卡更僅僅是ATi9600等級(原廠就沒裝風扇), 可是我的電腦"整台"也只有一個不到1000轉的9cm風扇...您覺得夠嚴苛嗎? 我平常沒跑什麼大程式,或許頓三,HL2算吧??我玩時CPU跟顯卡都約65~70度, (當然顯卡有超頻,風扇調到約2000轉), 以上都是溫度計測的(監控程式溫度要低些,顯然不準) 重點是,我不認為同樣的配備裝到高60cm寬25cm的大機殼,能有同等的冷卻效果... 因為我的散熱靜音策略,是將機殼有孔的地方全面封死, 只剩下排氣風扇口跟兩個PCI開口(各提供進氣風流經硬碟跟顯示卡)... 大機殼只會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縫隙,大大降低散熱效果罷了... 大家可以繼續討論,或請提供意見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286
|
刪.................
__________________
Trust everyone just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them
此文章於 2005-03-10 02:36 PM 被 joe6611 編輯.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270
|
引用:
你說的這個鯊魚Case我有考量過!!不過光是看外觀它的最大缺點應該是隔音不好~ 左側板露出那麼大個B字型網狀孔(約側板一半多的大小)!!聲音應該都會跑出來了~ 所以此款就被擱置了!!不過還是感謝你的建議~ 另外我之後的HD一共會裝四顆~ 分別是兩顆SCSI 36G一萬轉U320及兩顆WD SATA 74G 一萬轉!! 所以隔音跟散熱對我來說還是較重要地!!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5
|
引用:
http://www.thermaltake.com.tw/chassis/va9000bws.asp 18kg...散熱看起來不錯 造型還可以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270
|
引用:
感謝~這一款有機會要去看看實物一下!! For vandenbroucke~ 我不會在意Case的重量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