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巴西,有可能來嗎?
文章: 1,963
|
嗯嗯,也吸收了很多新知啊……
多謝多謝!
__________________
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外國人…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非想非非想處天
文章: 2,148
|
泥這台可以先在防火牆把所有port先封起來,再逐步設定開放瀏覽、收發信功能,其它滴不要開放就無法用p2p、ftp,偶記得在小峰站上有教學設定,泥找看看吧!
不然就素把比較gy滴接到同鍋hub,再到分享器上把該hub頻寬固定住,這樣也可以咧! 此文章於 2005-01-22 09:14 AM 被 ALI88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巴西,有可能來嗎?
文章: 1,963
|
嗯嗯,不好意思,看大大有人是用hub,也有人介紹用switch
switch跟hub的差異,是否switch比較不會發生封包碰撞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
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外國人…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女人窩
文章: 307
|
引用:
因為是2600+設定好3m/256的頻寬給第4port 在由第4port拉到24port的hub 所以這24port的速度全被限制在3m/256的速度下 本來2600+原廠確定會出新版的韌體改善這個區網被限制在3M/256的窘境 不過我真的問很久了 日前才向小峰要最新的測試版韌體這個問題才獲得解決 但是還不是原廠正式釋出的完整版 我當時是跟團購一起買的才4700 當初3台機器買下來大概9000多就解決了 設定上還算簡單 我只開遊戲及p2p需要的通訊埠 其他的都關掉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Kaohsiung
文章: 1,979
|
引用:
"HUB,又可分為Switching Hub以及一般的Hub. 一般的Hub只是將Ethernat的Packet Copy至其他的Port,讓其他的Port能與Local Port做Communication.(也就是Broadcast)藉以達到共用Ethernet 頻寬的目的.而Switching Hub則增加了Layer 2 Switching的功能,藉由Layer 2的 Switching, 讓 Packet 能盡量以Unicast的方式傳送,所以理論上Switching Hub能讓連接的每一個Port能以 full speed(maximun)來傳送Packet.也就是達到10/100Mbps的傳輸送率. 而一般Hub則因其傳輸特性,只能共享其頻寬,也就是說8 port 的 100Mbps hub其每Port的最大傳輸速率只能是100/8 = 12.5Mbps.而且是所有的Port不管有沒有插上.這也是為什麼Hub,跟Switching Hub會有這麼大的價差了! Switch Hub的每一個Port都是獨立的10/100/1000M, 而Hub是同一個Hub上的所有設備共同分享一個10M/100M, 而如果有串接到其他的Hub, 那又必須和那些Hub上的設備來分享, 但是如果此Hub的Port沒有接任何東西或是有接但未開機, 是不會用到這一個分享的頻寬, 而就算有接, 但沒有在透過網路收送資料, 也是沒有用到頻寬, 並不是將此一頻寬(10M/100M)平均除以Hub的port數。 一般Hub每一個Hub port當然仍然可以傳輸到最大頻寬 不管Hub有沒有Switch的功能,他的頻寬都是一樣的.只是使用效率的高低,只是一個封包進Hub,他會複製多份送到每一個Hub Port真正的Des. Node可能只有一個,其他的電腦收到這並沒有用,但是Switch Hub可以依據L2 Header的Des. Mac決定送往哪個Hub port 此外, 現在有些Switch Hub大概也有了部分Router的功能了,可以做Layer 3 Switching。"這是不合理的,L2 Switch就是L2 Switch,L3 Switch就是L3 Switch 分辨的依據就是看他們是由哪一個Layer的資訊決定封包走向沒有L2 Switch具備L3 Switch功能,只有L3 Switch具備L2 Switch功能的產品;事實上這是邏輯的問題,例如一台有冰箱的賓士轎車我們會把他看成一台車,但是有冰箱可以冰東西不會把他看成是一具有載人跟行走運輸能力的冰箱;L3 Switch具有L2功能的東西也很常見,很多的Switch都是這樣 他有多個網路介面,Switch本身依據L3 Header決定應該送到哪各界面上,但每個介面上又對應一個L2 Switch,來決定封包走的Hub Port,這樣的東西我們一定會把他成L3 Switch,而不是具有L3功能的L2 Switch的 Store-and-Foward Cut-Through FragmentFree 這是Switch傳輸的三種方式,目的是為了驗證封包的正確性,各有優缺點。 要封包正確性高自然就會損失時間,要速度快自然封包出錯(出錯怎麼辦?出錯就重傳囉)的機率就高。 Switch簡單的說應該是指每個PORT之間都有獨立的通道,當某兩個PORT(A和B)在傳輸時,其它的PORT(C和D)還是可以互相傳輸並不影響,但若是某個PORT(E)要丟資料到(A、B、C、D)其中之一的話還是要等。 如果沒記錯一般的Switch大多是Cut-Through,兼具速度與封包正確性(因為只檢查封包的頭段),除此之外Switch的BUFFER也要看一下,當然是大的比較好。 Switch從L2到L7都有吧........所以單單說Switch一定是L2的產品也不是很恰當,應該要說是L幾的Switch,但是Switch一定是L2以上的產品。 剛翻書.....書中對於switch三種交換方式如下: Cut-Through:亦稱為ON THE FLY方式。 依照位於接收封包的前六個octets的MAC位址,來和MAC位址表進行比對,比對完後便進行轉送工作。 封包從進入交換器到離開的內部延遲時間相當短,適合對於延遲要求較高的多媒體應用程式或VOD與視訊會議。 Store-and-Foward:將接收到的封包從頭到尾都儲存在內部裝置的緩衝記憶體內,在封包錯誤檢查執行完畢後才進行傳送。 FragmentFree:對封包前面到64octets為止的短封包進行錯誤檢查,然後傳送到目的地。所以FragmentFree比Cut-Through有更高的信賴度,也比Store-and-Foward的內部延遲時間更短,是一中庸方式。但FragmentFree無法在不同的傳輸速率間與不同的LAN之間執行通訊。 不過不管如何...........個人覺得買switch總是比買hub還要有效益一點。 要買switch應該不難與hub分別啦,包裝上都會註明是switch或是switch hub,有心一點的廠商還會說明BUFFER的大小以及交換方式,仔細看一下就可以分辨囉。" 以上沿用過去網路上看過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
2025.08.12 Edited CPU:Intel Core i7-14700 SRN40 MainBoard:ASUS ROG STRIX B760-A GAMING WIFI BIOS 1805 RAM:Kingston FURY Beast Black DDR5-5600 32GB (2*16GB) VGA Card:ASUS Dual Radeon RX 6650 XT Adrenalin Edition 25.8.1 SSD0:Solidigm P44 Pro 1TB HDD0:WD GOLD 8TB WD8004FRYZ HDD1:WD GOLD 8TB WD8005FRYZ HDD2:Seagate EXOS 7E8 6TB ST6000NM0115 Monitor:ViewSonic VX2476-smhd LAN Card:Intel Gigabit ET Dual Port Server Adapter Sound Card:Creative Sound Blaster Z Power:Seasonic FOCUS GX-750 ATX 3.1(750W) Mouse:Logitech G102 Lightsync RGB Case:PC-7N OS:Win11 Professional x64 Version 24H2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步雲崖
文章: 606
|
modem-->IP分享器-->Hub-->電腦
我用中華電信ADLS,基本上modem-->IP分享器-->電腦 1. 方法正確。 2. 不一定要固定IP,動態IP也是OK 3. 2104當然可以,不過可能沒有頻寬管理。不建議使用電腦當IP分享器,因為那台電腦要很穩而且「全年不能關機、不當機」,否則Client會無法上網。 4. 難連線?除非硬體有問題。您要擔心的是頻寬問題,若真的20∼28人同時上網、下載檔案甚至架站或玩P2P,那真的要申請大一點的頻寬。建議您買有頻寬管理的IP分享器,平均並限制每個port的頻寬。而且您要注意,您的IP分享器對軟體的支援性,是否支援各類架站軟體或聊天軟體的使用,支援性較差的IP分享器,可能會讓您無法使用MSN、ICQ、Server-U甚至網路線上遊戲或不支援架設遊戲站,我不確定現在的IP分享器是否都已經非常friendly and smart,對於各種軟體都支援,您應該無法保證這20個人會不會用到這些軟體。 5. 可以。 6. 一台IP分享器可支援200台以上的電腦上網。 7. 2014可不可以限制每個port的頻寬我沒用過不知道,但我想是沒有這功能。 8. 就我的印象,Seednet一般用戶等級的會給一個固定IP、數個動態IP,不必特定去申請固定IP,當然,對於需要多個固定IP的企業型用戶就另當別論。 9. 可能要看您買的IP分享器是否有提供監控每個port的流量的功能或軟體。 10. 固定、動態IP都一樣是實際IP,沒有誰比較好或比較穩吧!只是IP address固不固定。 11. 不建議使用電腦做Router
__________________
吾能驅十萬橫磨劍,能讀四庫未見書。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272
|
引用:
既然你"很懂"網路,那我只糾正你錯誤的"觀念", 其他你應該很容易解決.... ==================== 1.什麼是關念?筆誤扣五分 .. ==================== 2.好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ADSL, 能有8 port ip, ......』 你說有8個浮動IP或是 固一+浮動七 我都沒話講....可是 "8 PORT IP"......orz.... ==================== 3.本來筆誤也不是什麼大事情..可是配合上你開頭的『既然你很懂電腦, 那我只糾正你錯誤的關念, 其他你應該很容易解決....』 我只有一句話 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鬍子刮乾淨..... ==================== 4.『超過8部呢, 你應該用一台當伺服器, 伺服器設定固定IP,其他電腦設虛擬IP即可, 通常可以254個虛擬IP, 所以可以接254台,至於頻寬, 不再此討論....』 這樣的話..買個入門級的分享器不是比較單純好維護? 有大量P2P需求怎麼辦? 一般入門級的菜市場機 可能就撐不住了,也別擔心,能撐得住P2P的凌虐的分享器也不是沒有,也沒貴到哪去.... ==================== 此文章於 2005-12-27 08:35 PM 被 a9607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