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2,749
|
不確定樓主提到的電腦進步包不包含到計算力與運算方式。其實很早以前就有看到異於傳統電腦的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使用量子疊加(quantum superposition)與量子糾纏狀態(quantum entanglement)兩種物理狀態做運算,離子或電子都可以當成量子單元
目前傳統計算機有很大一部分局限於當前的物理限制,如果量子電腦可以成功民生量產,那麼現在你我電腦裡的傳統的物理限制將不再是限制了。 下圖為IBM展出的量子電腦 ![]()
__________________
linuxwuo資源回收分身帳號kounikova一樣會亂嗆、攻擊、引戰,可能還有其他分身帳號請大家小心!!! 此文章於 2022-11-20 12:06 AM 被 igogo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901
|
引用:
量子電腦擅長的領域跟傳統電腦不同 兩者各有互相無法取代之處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1
|
具有硬碟的容量、記憶體速度的儲存媒體。
這個講很久了,也有許多新科技前撲後繼。無奈硬碟容量進步太快、記憶體速度進步太快。使得這類儲存媒體,容量比不上硬碟、速度比不上記憶體,最後都走不出實驗室。唯一成功的只有SSD, 但 SSD 仍未到完美,且隨著容量提升,SSD的可靠性就越低,以後SSD將會遇到瓶頸,誓必要有接替者。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1
|
引用:
現在算有了吧,有些螢幕只要插一條線就可以把手機畫面在螢幕上顯示了。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2,749
|
引用:
量子計算的概念雖然上世紀70年代已有,但發展至目前也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的模式,少部分像google IBM用於自己部份商業用途,更多在於學術實驗室目的,所以上面我講的不是現階段各個領域上的取代,而是傳統計算機僅能記錄與計算0與1的計算方式限制移除的方向,人類發展始終必須朝這個方向走,不可能遠在0,1紀錄與計算方式上打轉,因為量子計算方式沒這個位元限制。 就好比當傳統計算機還在實驗室真空管時期,誰也不會預想到人手一台半導體超級電腦的時候,有這種情境的時候,才是民生量產的時候。
__________________
linuxwuo資源回收分身帳號kounikova一樣會亂嗆、攻擊、引戰,可能還有其他分身帳號請大家小心!!!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58
|
引用:
這衹是把手機畫面輸出到熒幕或電視,但是操縱還是得靠手機。 ![]() 我感覺這樣也就是看電影OK,真要取代電腦作為生產工具還早。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ankk chumowu cp03 jeffk LDSKING LDSKING II leeking leeko MyChris River Spinach smoguli Whole Truth wpc0406 YorkHapy 冬之炎陽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爆走企鵝 tvt hill45678 rcack 卜派 polor manoerina afeaanpv 感謝網友提供的篡改猴script, 可惜失效了 ![]()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901
|
引用:
你就沒想過有些東西就是適合用0、1去計算? 基本功能的電子手錶、電子計算機,有需要去掉位元限制? 量子計算方式再猛,也不會做成手錶戴在手腕上 殺雞焉用牛刀,火箭推進器也不會裝在電動腳踏車上 不然我再舉個例子,衝壓發動機可以比渦輪噴氣發動機速度更快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A%A8%E6%9C%BA 但衝壓發動機不適合在低速領域工作 所以想要兼顧2種速域,就需要融合2種發動機技術 這也適用在傳統電腦跟量子電腦 在適合0、1計算的領域,就用傳統電腦 用傳統0、1計算難以勝任的高複雜運算,就需要量子電腦 相輔相成才是最佳的,而不是把量子電腦發展成可以勝任0、1計算的工作...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2,749
|
引用:
現階段確實依然是傳統計算機0,1計算沒錯呀,但我講的是發展方向,你不可能永遠都只看0,1 才會提到上世紀70年代就有人提出量子計算的概念不是嗎?上面也強調到「我講的不是現階段各個領域上的取代」 我舉的例子從真空管計算機>>電晶體計算機>>半導體計算機 不就是個發展過程? 從大體積縮到小體 從實驗室到商業化化應用 再到民生都是必然過程。樓主的標題下一波電腦該"進步"什麼,才會去回答到到量子計算這種進步。 你Focus點在於"應用",而我回復第一句focus點的在於發展方向免除傳統計算與記錄的0,1限制(不確定樓主提到的電腦進步包不包含到計算力與運算方式 這句),其實我們之間的說法都沒有相互牴觸
__________________
linuxwuo資源回收分身帳號kounikova一樣會亂嗆、攻擊、引戰,可能還有其他分身帳號請大家小心!!! 此文章於 2022-11-20 12:36 PM 被 igogo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901
|
引用:
這個進步都是0、1的傳統方式 就像馬車>>蒸汽動力車>>燃油車>>電動車 但量子電腦則是另一種領域 就像滑翔機>>螺旋槳飛機>>噴射飛機 兩者都是交通工具,但各自有擅長領域且互不取代 沒有人可以把飛機做到能市區低速上下班工具 也沒有人可以把汽車做到能跨洋長距離飛行 至於要把飛機進步到跟汽車一樣大小 同時兼具優秀的低速、高速能力,那麼也可以勝任汽車用途 不過以量子電腦的複雜度,民生化目標可是遠遠困難很多倍 簡單講,你講的是夢想,我講的是現實 如果你是說千百年後,量子電腦民生化,人手一台量子電腦 那我會說太遙遠,數十年內不會見到,甚至我們這一代都見不到 因為若是稍微了解這技術,就會知道這東西跟太空計畫等級相當 當然可以學電影、動漫那樣天馬行空想像未來人人可以開鋼彈 自由進出宇宙,抵達月球、火星基地,在那邊有太空站可以自由生活 但是自從人類第一次登月以來,尚無第二個國家踏足月球 連美國現在要再次踏足月球,借助如今科技,也還是非常困難 有些東西如相對論、量子力學,要驗證、要突破 無法像真空管計算機>>電晶體計算機>>半導體計算機那樣快速的進展 而是可能需經歷幾代人的努力都不一定有成果 隨便都是十年、五十年、百年為單位才能看到一丁點的進展 就好比拍攝到黑洞照片、探測到引力波...經過的時間真的很久很久 當然,如果要說人類突然獲得黑科技,科技瞬間進步幾百年 不是沒可能,但跟中樂透一樣機率很低就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2,749
|
引用:
樓主這個主題原本就沒設限,才會提出量子計算也是電腦計算與紀錄方式的一種進步。 他的民生化如何不是現在這個時間點該討論的範圍,主因為是商業化還沒走到籌熟的程度。但是我認為長期一走向總會往這個方向邁進,只是屆時的應用方式我們不知道會用哪個範疇,就像30年前我們也不會想到穿戴裝置,不會想到民生也用得到30前超級電腦的算力,不會想到比教室還大的真空管計算機原理的裝置能戴成手錶。 對於運算力的需求人類本來就永遠填不滿。舉個例:藥物的製造或是癌症蛋白質受體這種東西超級電腦都不見得下去算就一定能算得出來,藥物開發週期遠遠都還無法滿足速度上的需求,如果簡單的話台灣藥廠每家都能變成pfzer,從找尋一個receptor開始到計算一個吻合的donor都非常難計算,更別提星體軌跡之類的東西,現今超級電腦呈現出的受限本來就很明顯了。 我上述提到的著眼點主要在計算方式沒跟著變革的話,超級電腦也有它明顯的瓶頸,量子力子計算至少是現今可以找到的方向與定位,台灣的台大也有投入研究,不是僅有IBM、Intel、Goole,以及中國有實作。民生方面的需求我則認為隨需求跟進也能找到他的立足點,但要不要以「夢想」來評論這樣的預測,這觀點因人而異。只是現在傳統計算機可以滿足大部分而已,所以不會讓人認為量子計算需要在各領域很快取代傳統計算。 但如果量子計算裝置能縮小到小型或微型,那並不需要侷限以今日看大型量子計算機的眼光來限制將來它可能找到的民生應用,至少你我在使用的PC也從0,1這種傳統真空管計算機來的,當時的體積也是一整座計算機中心那麼大型,誰也不可能想到會走進家庭縮小在一個小機殼,民生需求怎麼應用都只有屆時才知道,但至少大方向我認為量子計算不會一直僅侷限在實驗室或部分商用,它的應用點會跟著時間點而變,但重要的是它的體積、型態、存在的方式就像今日的傳統計算機一樣,也會一直在隨時間而變,這就可以很直覺肯定。
__________________
linuxwuo資源回收分身帳號kounikova一樣會亂嗆、攻擊、引戰,可能還有其他分身帳號請大家小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