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7
|
引用:
的確有可能發生登記數量1000萬片、實際只有800萬片的情況發生(數字為假設) 這的確是個問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
要解決庫存售完或賣不完必須靠精確即時統計補貨,
一天一班不夠。而且要時間建立大數據。 7-11 捷盟幹了30年的系統,花了幾百億。 要叫統一把檳榔交出來? 從供應鏈倉儲物流到末端銷售,要大量的錢還有時間。 每個系統的便利店都自己搞一套。 藥局/醫療院所的系統,頗爛,但是還是能用。 (接觸式的讀卡機容易接觸不良,舊版 icash也是插卡, 一樣接觸不良。要換感應式健保卡/讀卡機? 2300萬人……) 藥局的電腦可以開一萬三的規格,7-11 的終端 pad ,三年前 一台兩三萬。(點庫存、訂貨)大的店有兩三台。 大台 pad 加獨家程式就是這麼貴。 還有POS 機結帳會線上更新庫存。但是架上數量不一定一樣…… 此文章於 2020-02-20 12:08 PM 被 GCVincent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7
|
引用:
需要排隊,但是保證能買到.....現行是排了也未必能買到 的確想過這系統不是短時間內能架設好的,也真的可能等架好時口罩已經不用搶購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94
|
引用:
現在實名制的做法就是啦 像我家4個人今年完全沒買口罩,也沒去排政府那個實名制 因為我家本來就會買口罩在家放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
引用:
一樣7天一次,一次可以買3片...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7
|
引用:
我想...等未來疫情不嚴重時 依部份台灣人的想法就開始不戴口罩、不買口罩了 而現在不斷生產的口罩就變成庫存品 廠商也不可能自己吃下庫存、而會要求政府將口罩購下(如同生產過剩的農產品一樣) 接著數十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口罩就由政府買下 但是因為沒有完善保存 導致污染了這些口罩無法使用 接著這些口罩就只能丟棄、製造了大量垃圾、也燒掉了大量稅金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7
|
引用:
現行方式無法讓想買的人就能買到呀 上班族同事幾乎都放棄購買了(被動放棄、而非主動)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63
|
引用:
您的想法前題會是架構在供=需 或是 供>需 但,現況扣除要給醫療院所或是特定需求後,能夠在市面上發售的就遠遠不足需求 更何況,想買和需要是二回事,誰來判斷誰需要誰不需要? 就算真的有能夠判斷出真正有需要的方式好了,想要卻被判定為不需要的人,罵的一定更難聽更大聲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
香港600萬人口,政府庫存就4千萬片以上,
反送中時期戰備一億片……沒有口罩產線。 台灣政府平時庫存也是4千4百萬,但是人口2300萬。 好在今年口罩產線還沒有全部關閉跑到中國。要是 過幾年,很多小廠機器掛點後,大概也不會買新的, 說不定就關廠了?! 醫療院所每日需求就160萬左右,4400萬只夠一個月用量。 外科醫生按標準,一個人一天就可以用到10幾20個。 此文章於 2020-02-20 12:20 PM 被 GCVincent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461
|
引用:
數量不夠時 政府要實名制 可以考慮更周延........ 安排藥局指定各 三個時段 早下晚 或者 規定 連鎖藥局的 晚上時段.... 這樣有些人是輪三班的都有機會 要不然每個人 一早都在還沒開門藥局大排長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