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只要有一定基數, 死多少後的恢復靠時間解決.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63
|
較佳的消失一半作法應該是以家庭而非以個人為單位,
如此,即便是發現朋友消失了,也不至於一蹶不振或大張旗鼓嚷嚷要報仇。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63
|
引用:
在資源短缺、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溫柔體貼聽話的是不存在的, 隨時隨地都要面臨有搞鬼搗亂者,屆時,恐怕連「吃」的時間和心情都沒有。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12
|
引用:
,呃,有死就有生阿 不然去掃誰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0
|
引用:
市場需求減少,但供給也相對減少了 (產量減少) 勞工供給減少,但勞工需求也減少了 (因為需要被勞工服務的人也減少了) 這些都是相對的,不能只看其中一邊 引用:
少一半是隨機的,但以機率來說,各種不同工作、職位的組成份子都是將近少一半 應該不至於失去正常作用? 醫生少一半了,但患者也少一半 警察少一半了,犯罪也少一半 員工少一半了,大部分工作一個人應該可以勉強當兩個人用 出來混的,應該都有被凹過,偶爾一個人做兩份事 更何況人口少一半了,工作量也會減少 而且人少一半,很多工作不需要那麼多人 例如,房仲 可以填補到其他職位 加上機器不是取代了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嗎? 例如,光引進日本的自動點餐機,就不知道能取代多少勞力了 經濟會受到影響 但不至於失去正常作用 好像大部分人都往壞的地方想 人少一半,對於人口超級過剩的國家,如中、印 爽翻天了 一個個往上一層遞補 農民→民工 民工→固定員工 員工→主管 主管→老闆 其他國家人口沒那得多,勞力受影響的 可以從人口過剩的國家引進勞力、移民 現代社會,大部分國家都是人口過剩的 所以少一半,影響應該沒那麼大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閣樓
文章: 191
|
引用:
薩諾斯是以整個宇宙的資源平衡來看 人類的經濟活動對薩諾斯的角度來說根本不在乎 即使全宇宙都回歸原始生活,對薩諾斯的環保理念來說也是正常不過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
....@@.....住在閣樓的老男人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45
|
認真討論, 絕非政治文
如果死掉的另一半都是女人, 只剩陳菊 生命真的會找到出路的嗎?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7
|
引用:
如果今天要你去作隔壁技術部門的工作,有可能馬上就立即上手? 有些部門管理.中階職位沒有複數備援(只有休假替班代理),或是臨時一些需要查詢資料庫或資料才能順利執行的工作,這些都難以立即上手或替代 一個社會裡少數或單一組織混亂,其他組織可以馬上補上空缺,但樓主提的假想狀況是"整個社會的組織都產生殘缺" 那就表示沒有完整的組織可以對其他團體產生支援,大家內部都有需要時間或系統性重組才能回復正常的狀況 有些家庭裡可能只有父/母親上班,突然缺了另一半怎麼辦? 也可能雙親孩子就這樣不見了,雙親短時間內無法接受或瘋狂四處探詢而先放棄工作 政府組織也因隨機失去一半組成而難以立即回復正常發揮作用(偏偏你的要立即平復缺損的社會造成的動盪情況) 隨機失去一半人就跟一個人隨機失去一半身體組織/細胞一樣意思 人體少部分受傷或小範圍缺損,人體還是能靠其餘部分支持生存所需,但突然缺損一半人體組成時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我才說把60年代(一個30公斤的完整孩子)跟一個現代人(60公斤的成年人)對比時 把現代人砍成60年代的水準(突然隨機消去30kg身體組成質量),這個人會突然活不下去,因為他的構成缺損無法立即由其餘倖存部分補上,這個人的生存機能(社會運作)會崩潰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人( ゚∀ 人(∀゚ )人(゚∀゚ 人( ゚∀ ノ(↑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此文章於 2019-05-01 12:08 PM 被 艾克萊爾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730
|
引用:
我想你誤解了我的意思,也許文字表達並沒法說得很清楚 電影情節看到紐約市的場景,用高空鏡頭掃過,一片荒涼 球場沒半個人,碼頭沒船出海,沒人在街上逛.... 似乎導演想表達人口減半,紐約彷如鬼城 我的意思是還不至於 回看六十年代台北的街景,人口比現在少一半,可是街上到處還是人來人往,並無鬼城現象 如果是發生沒多久的事,人類因為悲傷不願出門,我覺得還可以說得通 可是過了五年,大家還要躲家裡不要出來面對現實嗎? 而你說的組織的運作是另一個層次,跟我要表達的完全是兩回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