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6
|
因為紀錄跟查紀錄還有開藥都要經過電腦吧
除了看患部之外 應該都看電腦就好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南加州的牧場
文章: 3,280
|
美國和加拿大這裡, 我還沒有經歷過 醫生看診不面對病人的.
基本上, 台灣是醫生問診時間拿來做資料處理 (data entry) 和開始開藥... 這也是為何台灣醫生可以看那麼多病人. 美加的醫生一個小時不會看超過4個病人.
__________________
I pimp therefore I am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24
|
引用:
2014年在新北市雙和醫院看病就是這樣. 每次的檢驗結果就是直接在螢幕顯示, 檢驗與看診不是同一天, 檢驗早一個星期, 約診也是電腦上直接約, 開藥就有趣了, 本來都是開兩三個月的藥, 配合做腹部超音波的時間, 最後一次約診時,系統改成只能領一個月的藥, 變成還要再拿一次藥, 系統拼命跳警告, 所以醫生就撥電話上去,請管理者改一下. 最後還是拿到兩個月的藥. 我遇到的醫生還是有聊個幾句話, 不是電腦看一看就趕你出去那種. ![]() 此文章於 2016-01-25 02:11 PM 被 syntech1130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6
文章: 2
|
我覺得要要看醫生個性
我遇過很熱心的醫生 還會跟你聊天 也有遇過邊用電腦邊問話的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
之前腳的大拇指因為受傷傷口感染去看榮字輩體系的醫生, 從頭到尾也沒看我和腳的傷口就開口說:
醫: 你平常吃很好齁? 我: 還好耶 醫: 很久沒運動了吧? 我: 偶而跑步騎車, 一週2-3次 醫: 天氣熱流汗又喝水不多的話容易發作... 我: ?? (心中暗想: 一天少說也喝個2-3000c.c., 在他心中算少嗎?) 醫: 等一下上樓右轉抽血, 然後一樓拿藥吃 我: ??? (怎麼腳受傷還要抽血拿藥吃? 你該不會真當我是痛風吧?) 最後還真的抽血驗尿酸和開秋水仙素給我....我老婆都笑翻了, 本來以為拿藥膏的結果拿了一堆藥錠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應該是說,只要是有一定規模的醫院,大概都這樣吧 當然每間醫院都有電子化程度上的差異,但差異只是在某些醫院還需要印出來,某些則全部都可以無紙化的程度而已,完全不需要靠電腦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少 小醫院不敢講,但大醫院電腦化的程度通常很高,醫院資訊化的程度其實已經到了沒有電腦,大概醫生都不會看病的感覺 ![]() 引用:
美國那邊醫師看病和台灣差太多了,它們那邊應該還有一段時間還是會這樣吧 在醫療資訊系統來說,台灣可能比美國應用的更多吧,但這樣也不是說台灣多強這樣,很多都是當白老鼠或者趕鴨上架 此文章於 2016-01-25 02:37 P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南加州的牧場
文章: 3,280
|
引用:
你的意思是? 北美專科診所我不知道, 但在家醫診所裡, 候診室是沒有電腦的. 所以醫生不會, 也無法盯著電腦... 一般人不會去大醫院看門診. 所以若是在大醫院裡 "看醫生" 多半是住院, 醫生也不會拿著一台筆電趴趴走.
__________________
I pimp therefore I am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我認為這跟電腦化程度沒有直接相關 在台灣還是有很多醫生在與病人溝通時是會轉個身面向客戶的 比較多程度是與醫師與人溝通習慣的方式有關 會只盯著螢幕講話的醫師,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是個害羞甚至有溝通問題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我的意思是說看診的生態與習慣不同,所以在美國醫療方面的資訊系統,思維與設計也不會像台灣那樣 題外話啦 引用:
我不太認為,至少,在醫病關係的溝通層面,電腦化程度在我個人觀察是有明顯的差異性 就算對於病患溝通很重視的醫師,往往醫院政策的限制(這會影響資訊系統),也或多或少會影響醫師花費在溝通時間與方式 我以前有稍微找過一些國外相關的研究,其實就連國外醫療資訊化沒像台灣這麼多這麼廣泛,都有一些報告在探討這其中的影響,我想台灣不至於完全沒有影響 我舉一個例子,最近衛福部和健保署推了一個避免藥物重複開立的案子,設計一個查詢系統,希望透過醫院上傳的用藥資訊,提供醫師參考 這個政府要推,一定要有誘因,也就是說會計算醫院醫師使用率,用越多補助金越多 醫院就會透過資訊系統的提示或者強迫點選之類的方式,要求醫師去用 這些限制都會影響醫師在使用醫院資訊系統的流程,進而影響醫師與病患的溝通 此文章於 2016-01-25 05:37 P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