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22
|
自己親身經歷,買了台分享器想wifi餵手機
結果一開頭就暈,關掉就沒事 來回試了幾次確定就是wifi的關係 至於人家說電磁波無害,不管別人信不信 反正我是覺得肯定有影響。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209
|
我覺得不是高頻還是低頻的關係
不應該拿什麼自然光的頻率更高來當反證 或許該說那個頻率是否會與你的體質產生共振之類的效應 可能才是受不受影響的關鍵?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681
|
我猜這種通常心理影響生理
例如你無不良嗜好,只是偏愛飲食吃某一樣東西或者從事某種運動 哪天你患病了,偏偏醫學角度又無法解釋你患病原因通常就會往那邊聯想,例如特別喜歡吃炸的結果得了睾丸癌,偏偏家人中沒有此遺傳病史 又或者每天醒來一定是洗澡洗頭,然後哪天得腦癌了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晨早洗澡導致的 久了,你就越來越認為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
引用:
用音波來舉例 有些聲音聽起來很舒服 有些聲音讓人熱血沸騰 但也有聲音讓人捉狂難受 電磁波也是如此 有些波段無感 有些波段好感 但也有些波段讓人難受。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7
|
引用:
廚房油煙危害不比二手煙小啊~~~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303
|
引用:
這是很有問題的論述,微波爐對食物的作用是在密閉空間,就像在在教室高頻唱歌與玻璃共振 頻率一致,玻璃是剛體(剛體無法扭曲震動,如果是像軟的東西可扭曲震動不會碎掉)才會碎掉 在開放空間(如野外)無法共振,玻璃就不會碎掉,就像機場雷達是用微波,剛裝上去的時候經常 有人說機場鳥兒會被微波烤焦,這麼多年過去是有人在機場(開放空間)發現被微波烤焦的鳥 嗎?再加上之前便利商店一堆微波爐放在員工身後,這些人一天到晚微波幾百次,你有聽過便 利商店員工得癌症比率特別高嗎?而且便利商店微波爐還是高功率的喔,一般家用微波爐 都還是低功率的喔.電磁波這定義實在很模糊,光也是一種電磁波,手機電磁波也有一堆頻率, 是哪種頻率(700MHz,900MHz,1800MHz,2600.....)致癌?我們從小到大生活在一堆電磁 波如廣播( AM FM) 電視的電波 ,高壓電的電波...., 生活中對人體影響最強的是哪種,猜猜 看?答案是"吹風機" ,因為功率高使用時又離人體很近,這麼都沒人反應使用吹風機頭很痛呢? 可見心理因素影響生理佔很大的原因 ,就像小感冒很多時候醫生開給你的藥是安慰劑(就是些 維他命之類),但很多人吃了藥就覺得好很多,就是心理作用,醫生不會公開對你講這件事,不 是為了賺錢而是說穿了就對你(心理作用)無效了.
__________________
禍福相倚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1,553
|
引用:
抽菸只是推高機率而已,不是唯一途徑 微笑老蕭不也是不菸不酒 講電話講半天,以平常人來說算過頭了 沒手機時代,不少學生佔著學校公用電話講不停 不覺得這樣講,別人都不用打了? 現在是手機低頭族比通話族打過頭了 此文章於 2015-12-14 09:11 AM 被 dragoncat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842
|
引用:
人體是很精密的機器,當然不反對可能對某些電波有特殊反應 但如果是普遍性的,早就會被醫學界發現且證明 那如果只有少數人會有特殊反應,那不就不能說電磁波對人體有害 因為有些人對甲殼類過敏,但是我們不會說蝦蟹對人體有害 過敏反應千奇百怪,有人對水過敏,也有人對光過敏,任何物質都可能會引起部分的人過敏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598
|
心理引響生理
你說不重要 偏偏會造成影響 那就重要了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
引用:
不必危言聳聽講什麼癌症朋友, 也不會說電磁波對所有人都完全無影響 實際上患有EHS(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電磁過敏症的人的確暴露於電磁場內會有不適, 跟癌症無直接關聯. WHO作過研究, 成大也有, WHO的論文我就不貼了, 成大論文的總結(不說結論, 有結而無論)可以看一下 引用:
所以推斷出的特定族群並非與生理因素有關, 而是與其教育或獨居生活有關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