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ose Chin
*停權中*
 
Jose Ch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您的住址: 関内
文章: 246
高度近視的建議最好半年做一次眼底檢查

話說我也好久沒去做了 哈哈
     
      
舊 2015-08-15, 03:02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se Chin離線中  
taipeigoodvoice
New Member
 
taipeigoodvoi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16
文章: 1
眼睛出血
你的情形比較像是眼白結膜的小血管破掉
最好給醫師確定一下

如果只有外面受傷就沒有關係
一兩個禮拜血塊會慢慢吸收
如果有一直流動的可能就要吃藥會好得快一點
最近盡量多休息
不要做激烈運動吧

如果你擔心醫師不好的話
我可以推薦你一家
這家掛號費不會太貴醫師又親切
全健保診所

診所:光晶妍眼科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55號
(萬大國小斜對面 公車站牌正前方)
(捷運西門站轉307公車到萬大國小站)
電話: (02)2301-3556
門診時間:星期一~星期日
(週六週日全天連晚上都有開)

早診:09:00--12:00
午診:15:00--18:00
晚診:18:30--21:30

這家掛號費不貴
比大安區便宜一點
禮拜六禮拜天晚上也有開
醫師很親切
開藥水口服藥也很乾脆
蠻快好的

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喔
祝你眼睛快快好喔∼∼
 
舊 2016-01-02, 09:16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aipeigoodvoice離線中  
老飛俠
Senior Member
 
老飛俠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34
我自己幾乎是習慣性結膜發炎,一發炎就整個眼睛都是血絲,我老婆都虧我說果然是屬兔的。

差不多每隔一段時間就發作一次,所以我隨身都帶著眼藥水,覺得不舒服就點一點,一旦開始發炎,大概都要兩三天才會全好。

幾年前有一天覺得眼睛看東西不太舒服,本來以為是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的關係,結果無意中發現我左眼看到的影像是彎曲的
因為當時我媽不久前才有黃斑部病變,症狀之一就是影像彎曲,所以我發現時很緊張,趕快請假去看眼科醫師。
診斷後真的是黃斑部有問題,還好不是我媽那種退化性的病變,而是黃斑部水腫,眼睛裡有漏水造成視網膜鼓起來,
所以影像才會彎曲。
後來醫生幫我做了雷射手術把漏水的地方封住,水腫消了以後左眼看到的影像總算沒有那麼彎曲了,
不過因為雷射手術留下的疤痕,我現在左眼視線有一小塊區域是灰的(閉上眼睛就很清楚可以辨識),
沒有對視力造成太大的障礙就是了。但是雖然沒有彎曲得那麼厲害,我到現在左眼看到的水平線仍然不是直的,主要就是繞過雷射手術疤痕周圍會有一點扭曲。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看!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舊 2016-01-02, 09:38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飛俠離線中  
蒜精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315
引用:
作者bass1.
可惡~找不到合適的歌可以編


張清芳有吧!

給菠大一個新年新工作的藉口不難
舊 2016-01-02, 10:26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蒜精離線中  
mini.m
Senior Member
 
mini.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人間不知處
文章: 1,321
引用:
作者小吳
黃斑部病變有可能會發生血管增生的現象,導致看東西時直線變成曲線.之後就每2-3個月要回去接受治療(注射一種藥劑),最近剛好認識一位老闆是這個情形.保重啊...

應該是光動能或類似的 當老闆的有錢 才負擔得起的治療方法
一般人就是打雷射或冷凍這類的
舊 2016-01-02, 10:51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i.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