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amu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您的住址: 路很小條的新莊
文章: 429
引用:
作者wwchen
4k 若是用 H.264 編碼的, 相同以往的流量比率, 要四倍, 大約是 80Mbps.

使用 HEVC 編碼發行 4k 藍光, 期望的流量是一半, 大約是 40Mbps 左右.
所謂不符精神, 是這樣來的嘍!

如此, 才不用使用太高的光碟容量, 還有減少網路串流負載!~

剛剛看到 NV 的新聞, 下一代是 Pascal, 2016 推出, 有特別說為了解決
4k 顯示效能, 但未提及支援編碼. 使用 FinFET, 應該就是 16nm 工藝.
估計, 要 2016 年才有比較可用的中階卡可用於 4k.

恩?
我手邊幾片bd,平均流量都差不多25~30mbps說...
因為是L4.1的關系 Max bit rate則都是40mbps上下

因為4K是FHD的4倍,把平均流量 25 x 4 = 100 mbps
Max bit rate 40 x 4 = 160 mbps

然後HEVC因為演算法的關系,可以比H.264省下30~50%容量
所以HEVC的4K BD 100~50mbps的平均流量確是合理的範圍啊
     
      
舊 2015-03-18, 01:28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muy離線中  
wwche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57
引用:
作者kamuy
恩?
我手邊幾片bd,平均流量都差不多25~30mbps說...
因為是L4.1的關系 Max bit rate則都是40mbps上下
因為4K是FHD的4倍,把平均流量 25 x 4 = 100 mbps
Max bit rate 40 x 4 = 160 mbps
然後HEVC因為演算法的關系,可以比H.264省下30~50%容量
所以HEVC的4K BD 100~50mbps的平均流量確是合理的範圍啊


先說好, 我無意論戰!

以我手邊的大量 2k 藍光片來說, 你報的數據有點樂觀!

用 SONY 演示片來舉例: 平均約 15 ~ 25 Mbps 流量, 所以我說是 20Mbps.
當然也有特規版本的, 流量有達 40Mbps, 那是例外, 要以大量言.

另外, 以 SONY HANDYCAM FDR-AX1 4k 拍攝機, 正常流量 60Mbps,
可上探到 100Mbps(24P), 這是 H.264 編碼的, 如推出 HEVC 的機種, 大約是
30Mbps ~ 50Mbps. 我認為, 考量播放機的製作難度, 這個流量範圍
會是最有可能出現在大量 4k 藍光片的.

當然流量大一點, 影像品質會更好嘍! 但廠商會這麼佛心以平價機就能有
超高畫質的產品推出嗎? 從過去經驗來看, 緣木求魚! 4k 若不是 SONY
強推, 可能還要戰 2k 十年, 這是因為 SONY 的關係.

回顧過去, 還有廠商當年反對電腦能夠撥放Blu-Ray DVD 勒, 不說了, 那家現
在紅遍半邊天, 如果, 硬體規格明顯不佳, 我想, 這種反對是正常的吧!
 

此文章於 2015-03-18 01:50 PM 被 wwchen 編輯.
舊 2015-03-18, 01:47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wchen離線中  
magicalx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801
引用:
作者wwchen
4k 若是用 H.264 編碼的, 相同以往的流量比率, 要四倍, 大約是 80Mbps.

使用 HEVC 編碼發行 4k 藍光, 期望的流量是一半, 大約是 40Mbps 左右.
所謂不符精神, 是這樣來的嘍!

如此, 才不用使用太高的光碟容量, 還有減少網路串流負載!~

剛剛看到 NV 的新聞, 下一代是 Pascal, 2016 推出, 有特別說為了解決
4k 顯示效能, 但未提及支援編碼. 使用 FinFET, 應該就是 16nm 工藝.
估計, 要 2016 年才有比較可用的中階卡可用於 4k.

業界是以HEVC Profile為標準這跟個人期望無關.
若偏好低流量HEVC相信沒人會阻你,但你會買Youtube流量的藍光碟嗎.
舊 2015-03-18, 06:00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gicalx離線中  
kamu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您的住址: 路很小條的新莊
文章: 429
引用:
作者wwchen
先說好, 我無意論戰!

以我手邊的大量 2k 藍光片來說, 你報的數據有點樂觀!

用 SONY 演示片來舉例: 平均約 15 ~ 25 Mbps 流量, 所以我說是 20Mbps.
當然也有特規版本的, 流量有達 40Mbps, 那是例外, 要以大量言.

另外, 以 SONY HANDYCAM FDR-AX1 4k 拍攝機, 正常流量 60Mbps,
可上探到 100Mbps(24P), 這是 H.264 編碼的, 如推出 HEVC 的機種, 大約是
30Mbps ~ 50Mbps. 我認為, 考量播放機的製作難度, 這個流量範圍
會是最有可能出現在大量 4k 藍光片的.

當然流量大一點, 影像品質會更好嘍! 但廠商會這麼佛心以平價機就能有
超高畫質的產品推出嗎? 從過去經驗來看, 緣木求魚! 4k 若不是 SONY
強推, 可能還要戰 2k 十年, 這是因為 SONY 的關係.

回顧過去, 還有廠商當年反對電腦能夠撥放Blu-Ray DVD 勒, 不說了, 那家現
在紅遍半邊天, 如果, 硬體規格明顯不佳, 我想, 這種反對是...

沒有要筆戰的意思啦,討論當然歡迎啊
我是MBTI的INTJ型,想戰也戰不起來

我在想動畫片這種東西,流量應該比不上好萊塢那些電影吧
所以剛才隨便找了一片BD,是台壓的秒速5公分
這是一部少年坐電車誤點又弄丟情書的衰毛故事

因為統計欄縮圖的話字會很小,所以不縮圖
下面圖大抱歉









可以看到平均流量大約是 30mbps,瞬間最高流量大約是40mbps
之前還有比較過幾片BD,像全面啟動這種的profile也都是 : [email protected]
所以我才會說BD的平均流量在25~30 mbps上下

MediaInfo查出來的資料看起來也差不多
Video #1
ID : 4113 (0x1011)
Menu ID : 1 (0x1)
Format : AVC
Format/Info : Advanced Video Codec
Format profile : [email protected]
Format settings, CABAC : Yes
Format settings, ReFrames : 4 frames
Codec ID : 27
Duration : 8s 8ms
Bit rate mode : Variable
Maximum bit rate : 40.0 Mbps
Width : 1 920 pixels
Height : 1 080 pixels
Display aspect ratio : 16:9
Frame rate : 23.976 fps
Standard : NTSC
Color space : YUV
Chroma subsampling : 4:2:0
Bit depth : 8 bits
Scan type : Progressive
Color primaries : BT.709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 BT.709
Matrix coefficients : BT.709
Color range : Limited
format_identifier : HDMV
Source : 00000.m2ts


沒想到一般BD平均是20 mbps
還是說,我BD都剛好買到高流量的
舊 2015-03-18, 07:05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muy離線中  
wwche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57
引用:
作者magicalx
業界是以HEVC Profile為標準這跟個人期望無關.
若偏好低流量HEVC相信沒人會阻你,但你會買Youtube流量的藍光碟嗎.


個人並無偏好! 沒啥好阻止的! 有 H.264 的就用, 只有 HEVC
一般流量的也會用, 更何況我說的那數字不叫低流量.

只是按照過去廠商的紀錄, 不用期望太高.
別忘了 H.264 編碼的流量是可調整的. HEVC 編碼的, 相信也是如此!
喊出的是 H.264 的一半, 就是如此!

我說了 40Mbps 是 HEVC 最有可能出現的 4k 藍光流量.
廠商還有大絕招, 就是只出這樣流量的 4k 藍光, 要買不買隨你!!!
從過去的 VHS 改成數位化的 VCD 便可知一般, 是有可能改成更差
的畫質的.

尤其 4k 聯盟誓言在明年 2016 要普遍化, 這真是有難度阿! 撥放器
並不像電腦顯卡那般, 直接在 Chip 上裝散熱風扇, 而是頂多用系統風扇,
你大概還不知 HEVC 解碼有多操硬體吧! 看個兩小時影片, 整部撥放
盒會熱烘烘的. SONY 在北美的 4k 串流服務會用 H.264 不是沒原因,
就是硬體還沒 Ready 啊! 也不知 16nm 工藝產出的芯片能不能耐得住,
說不定要 10nm 才 ok 勒! ( 說的是撥放機, 非電腦顯卡 )

所以, 4k 影片大量推出時, 我只敢用電腦來撥放, 顯卡必然會用 16nm
工藝的 ( 如果最後真的是 HEVC 出線的話 ), 等到有 ** 燒友 PO 出
可靠的經驗後, 才敢下手買好一點的播放機.

40Mbps 流量沒有落在 HEVC 的規格書內嗎? 不然, 你為何如此言?
舊 2015-03-18, 07:10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wchen離線中  
kamu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您的住址: 路很小條的新莊
文章: 429
剛才查了一下維基

Example picture resolution @highest frame rate
要到4K UHD的門崁,Level至少要到5才有到NTSC的24fps

然後Main 10@L5 最高流量才 20mbps ,這個比BD還少
我覺得未來的4K BD用的流量應該不太可能用這麼低

High 10@L5 最高流量 80mbps,我覺得這個還比較可能

再下一級的Level 5.1 的 example 3,840×2,[email protected]
感覺才有辦法塞進可以塞進3D版或像哈比人那種 48fps

不過這級的比較符合magicalx的說法,因為
Main [email protected] 最高流量 32mbps
High [email protected] 最高流量 128mbps

不知道以後的片子是會用哪一種等級來壓,像BD好像都是[email protected]

此文章於 2015-03-18 07:36 PM 被 kamuy 編輯.
舊 2015-03-18, 07:33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muy離線中  
SmallCatMK2
Advance Member
 
SmallCatMK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UHD-BD在電影業界的規格是Fox在喬, 有興趣的話可以注意一下最近他們的動向
舊 2015-03-18, 08:18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allCatMK2離線中  
magicalx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801
引用:
作者wwchen
個人並無偏好! 沒啥好阻止的! 有 H.264 的就用, 只有 HEVC
一般流量的也會用, 更何況我說的那數字不叫低流量.

只是按照過去廠商的紀錄, 不用期望太高.
別忘了 H.264 編碼的流量是可調整的. HEVC 編碼的, 相信也是如此!
喊出的是 H.264 的一半, 就是如此!

我說了 40Mbps 是 HEVC 最有可能出現的 4k 藍光流量.
廠商還有大絕招, 就是只出這樣流量的 4k 藍光, 要買不買隨你!!!
從過去的 VHS 改成數位化的 VCD 便可知一般, 是有可能改成更差
的畫質的.

尤其 4k 聯盟誓言在明年 2016 要普遍化, 這真是有難度阿! 撥放器
並不像電腦顯卡那般, 直接在 Chip 上裝散熱風扇, 而是頂多用系統風扇,
你大概還不知 HEVC 解碼有多操硬體吧! 看個兩小時影片, 整部撥放
盒會熱烘烘的. SONY 在北美的 4k 串流服務會用 H.264 不是沒原因,
就是硬體還沒 Ready 啊! 也不知 16nm 工藝產出的芯片能不能...

你搞錯討論方向吧,現在討論硬體解碼支援度.
只解到4K HEVC 40Mbps硬體能算是完整支援High Tier L5嗎.
當Profile都有了何謂不符HEVC精神,流量制定不夠高後續4K60p/4K120p/8K內容難不成想看魔術方塊.而目前Netflix/Amazon就是4K HEVC串流內容了.

另外960測那段NX1 Sample 80Mbps解碼能力115fps.
舊 2015-03-18, 09:01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gicalx離線中  
kamu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您的住址: 路很小條的新莊
文章: 429
引用:
作者SmallCatMK2
UHD-BD在電影業界的規格是Fox在喬, 有興趣的話可以注意一下最近他們的動向

感謝提供資訊

引用:
作者magicalx
另外960測那段NX1 Sample 80Mbps解碼能力115fps.

Nvidia的GTX960 內建的解碼器真的很強

剛才去doom9那邊看到有人測試,好像連HEVC的10 bit (Main 10P)也能硬解
超強!
舊 2015-03-18, 09:32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muy離線中  
magicalx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801
引用:
作者kamuy
Nvidia的GTX960 內建的解碼器真的很強
剛才去doom9那邊看到有人測試,好像連HEVC的10 bit (Main 10P)也能硬解
超強!

因為LAV作者有一張,HEVC解碼部分會針對960作優化.
舊 2015-03-18, 09:42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gicalx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