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bo5738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746
養家的骨氣.

引用:
作者polar168
強者我堂哥, 50幾了....老婆鬧著要跟他離婚
(小孩都高中大學了)

原因, 他不太賺錢養家, 兩個小孩基本上靠老婆出去工作
(以前是有在股票上賺到錢, 但....全都吐回去了 )


整天窩家在看股票

這樣很不好 至少要找個兼職

說難聽點 如果是我 哪敢娶老婆 會被女生看低

男人很重視面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
我回應你的文章 你也幫我回應我的文章
就很感謝你了 -----------
舊 2015-03-01, 12:50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o5738離線中  
Select_fro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161
引用:
作者Earstorm-2
我前天吃喜酒跟老妹聊過, 答案很簡單:

三代同堂擠在一起然後婆媳小姑等問題, 你願意嗎?

換過來男生去住女方家也是同樣道理.

說真的我老妹是說要有個20多坪才夠, 只是以公設都30%多來講, 很不容易.

抓500萬大概都是室內17P多而已, 這都是計算問題, 你的問題比較淺, 比較好回答.

除了上述心理問題, 你願意給"寄居"家庭的人多少錢換取你們居住的空間權力.

對方的小孩可以接受或抵抗比較低, 如果是存心給長輩養的就當我沒問這些.

我說這些都沒有惡意, 其實女生想得很多, 老妹有時候比我有社會觀(人情世故).


學長,我覺得應該再有骨氣一點,徹底脫離台灣環境,來到先進國找工作定居才是。
親戚那些都是小問題,不爽可以在外面租,你房子買下去,你就一輩子住在台灣這「好山好水」的X地方了,您說是吧?當個真正有骨氣的男子漢,不要事情做一半,帶著心愛的家人,
脫離台灣,加油!!
 
舊 2015-03-01, 01:20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lect_from離線中  
polar168
Elite Member
 
polar16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4,207
引用:
作者abo5738
這樣很不好 至少要找個兼職

說難聽點 如果是我 哪敢娶老婆 會被女生看低

男人很重視面子的.........


雖然說送貨的工作辛苦, 薪水也不是很高

但....連工作也辭了, 他老婆才會鬧要離婚的

而且是要求兩個小孩都她來扶養, 強者我堂哥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
https://pcdvd.com.tw/showpost.php?p=1087489044&postcount=7

一生卜卦 缺財想錢
舊 2015-03-01, 01:25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ar168離線中  
r5954189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80
我弟超利害的
他一個月賺25000
但他交了一個女朋友
沒工作離了2次婚有3個孩子.其中一個遲緩兒
我弟租了2間套房跟他們一起住
租金加水電大概8000
吃飯連我弟5個人一個月大概也要15000--她不會煮飯
還有其他日常開銷的
以他的薪水根本無法負擔
但他卻很甘願
前天聽說他女朋友有了
我只有感到淡淡的哀傷

我弟應該算她"同時"交往的男人中
最有愛心的一個
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問為什麼抵制統一.而不抵制路邊攤或小吃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規模"
路邊攤客源只有幾百最多上千
但統一的客源人數是上百萬
統一隨便一個問題商品.受影響的可是好幾十萬人
你能否想像這影響的層面有多嚴重

吃的健康.是做食品的基本要求
統一至少應該為消費者的健康.負起把關的責任
才不枉費台灣人幾十年來
對統一這個老品牌的信任
舊 2015-03-01, 01:50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5954189離線中  
abo5738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746
養家的骨氣.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之前我在商辦
還看過有OL 假日加班 結果1歲多小孩沒人戴
要推著嬰兒車 順便一起到公司上班的

也不是所有老一輩 都會幫忙顧小孩

聽過上一輩 年紀大了70以上 沒體力帶小孩也是有的 給錢對方也不願意.......
__________________
我回應你的文章 你也幫我回應我的文章
就很感謝你了 -----------
舊 2015-03-01, 01:56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o5738離線中  
xxdm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對小孩重投資 小孩長大變成吃吃喝喝愛旅行的新貧族

交不到女友 說女人公主病 結婚了就叫女王
娶大陸就說大陸新娘很會騙錢 娶越南的幾乎每個都騙光光

阿扁不也被台灣女人搞垮 標準閩南家庭

話說5/6/7/8年級 我們享受的福利 甚至台灣近代形成的經濟圈

幾乎都靠3/4年級打下來的 3/4年級的父母是怎樣養大他的小孩 回去問你老爸老媽

現在換你們要承擔世代 每個都跟龜孫一樣

希臘為什麼會那麼輕易破產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只有一千萬
舊 2015-03-01, 02:05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dmd離線中  
蒜精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315
引用:
作者r5954189
我弟超利害的
他一個月賺25000
但他交了一個女朋友
沒工作離了2次婚有3個孩子.其中一個遲緩兒
我弟租了2間套房跟他們一起住
租金加水電大概8000
吃飯連我弟5個人一個月大概也要15000--她不會煮飯
還有其他日常開銷的
以他的薪水根本無法負擔
但他卻很甘願
前天聽說他女朋友有了
我只有感到淡淡的哀傷

我弟應該算她"同時"交往的男人中
最有愛心的一個


3個小孩有社會補助吧?沒申請?

第4個小孩的話,趕快申請才對

畢竟苦不能苦小孩
舊 2015-03-01, 02:32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蒜精離線中  
人生開始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48
現在問題還算好的 上一代還算早生 還有體力幫忙照顧下一代
等67年級的下一代要生小孩的時候
67年級的都已經七老八十了
老的要看護 小的要保母
那時候才真的父老子幼 欲哭無淚了
舊 2015-03-01, 02:37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人生開始離線中  
yyptw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49
引用:
作者Earstorm-2
其實我知道時代變了, 但越來越多夫妻結婚後把小孩寄在其中一方的父母家裡.
可能是長工時低薪, 也可能是吃不了苦(我也認為照顧老人小孩是非常辛苦的).
小孩是看外面, 但接下來我親身經歷的是家中長輩年紀有了, 誰來照顧的問題.
不但小孩被當皮球踢來踢去, 老人也被當成累贅推來推去, 這樣子的社會很悲哀.
更好笑的是比較沒在照顧家人的那一方, 在外面會特別表現得很愛家人...

不敢要求薪資與努力爭取生活所得所需, 反過來不斷壓榨自己親近的人的付出.
這就是台灣60歲以下所有世代的悲哀!

忘了補: 軟蛋男越來越多, 小孩老婆都丟給娘家.

樓主所發回文都拜讀過
樓主所照顧的長輩,生活應該還是可以自理
先跟樓主提醒一下
父母失智且失能並不怎麼好照顧
樓主照顧過尿失禁嗎?
尿布根本擋不住因為老人家沒有要小便的知覺
小便就這樣跑出來自己都不知道的
而且讓老人家會陰部髖骨整天浸泡在尿布中
會造成褥瘡尿路感染且非常不人道
若整天臥病在床排便也很困難
給老人家吃瀉藥糞便拉在床上難以收拾
不吃腹脹腹痛哀叫聲不斷
照顧長輩真正的苦樓主再過幾年就會吃到
舊 2015-03-01, 02:52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yptw離線中  
Earstorm-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我家四代同堂了, 今年多了兩個小鬼, 但老人也少了三個: 一個往生, 兩個送回家.

當初就說有膽開嘴狗屁, 我就把人送回去, 況且住國外, 去年底去, 今年初回, 住不慣.

多兩個小鬼也是無奈, 畢竟老人家喜歡就收了, 我這裡也有空間也有看護幫忙.

老人眼裡的無奈也因為子孫的不爭氣又自視太高吧, 但這大環境, 大多數人也是遲早.

只是聽著表姊說夫妻都賺錢也買不起(高雄), 男方媽說真的也沒義務幫忙看...

當然, 我身為外人會覺得明明是你家的孫子居然還不肯付出, 可惜那媽寶不敢說話.

象徵性收點小錢, 也不為難小夫妻了, 只是覺得蠻悲哀的, 剛送小孩回來的場景.

另一個, 只能說... 沒救了, 男方家又整個很機車, 所以老婆決定帶回老家養

骨氣, 向來都不是指某一代, 通常是什麼樣的父母, 什麼樣的小孩.
舊 2015-03-01, 03:02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